天天看點

王鴻雁散文集《見瓦》首發式西安舉行編輯:高思佳

作者:文化藝術報
王鴻雁散文集《見瓦》首發式西安舉行編輯:高思佳
王鴻雁散文集《見瓦》首發式西安舉行編輯:高思佳

文化藝術網-文化藝術報訊 (全媒體記者 齊敏 何超鋒)9月25日下午,由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瓦庫出品系列圖書,散文集《見瓦》首發式在西安瓦庫30号舉行,陝豫兩地,80餘位文藝界嘉賓出席見證。現場,《見瓦》作者王鴻雁,與傅強、餘平、李宗奇、孔明、周燕芬等文化、建築領域學者,圍繞《見瓦》,以及“物質生活飛速發展之下,城市化環境中的精神空間”“城市文明與農村記憶”等話題,展開對談。

王鴻雁,陝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曾主編有散文集《問瓦》。此次她推出散文集《見瓦》,在其筆下,以“瓦”與“茶”元素為集合,将城市中日益漸失的土木磚瓦石用散文的筆法記錄和賦予深情的回望,并以茶生活鋪展,倡導在喧嚣物質的社會裡回歸精神的安甯。作者文風樸實,起筆自然又立意高遠,以真誠、真實的生活感悟,将内心的風景和生活的本來面目交融在一起述物志懷,實作着文字中的“我寫我心”。

王鴻雁散文集《見瓦》首發式西安舉行編輯:高思佳

瓦是生活物件,是曆史頁片。以秦磚漢瓦之濃縮,瓦也是古城西安特有的一張“風景名片”。在《見瓦》中,從《瓦庫舊事》到《隻将石窟做茶舍》,從《達達的下午茶》,到《擇一城終老》,王鴻雁寫“瓦”,寫“茶”,也寫這些中國文化符号背後的故事,寫生活中的細碎,寫自己與友人的相伴,寫城市、鄉村之于都市人的不同羁絆。首發式上,王鴻雁表示,自己在西安城牆根下長大,從小生長在有瓦的院子裡頭,“我這個人可能是生來就善于懷舊,是以我在我的心裡總是有關于瓦的情緣。時代日行千裡的進步到了今天,盡管現在到處高樓聳立,但青瓦房、老城磚、尋常市聲依然在。西安,我的城,是一座令我充滿最真情回憶的城。”

陝西人民出版社第三編輯部主任、編審孔明表示,王鴻雁的作品讓自己有點意外,“她的文字非常感性,将心靈印記與創作靈感在書中一氣呵成。這本書我認為重新整理了散文創作理念——圍繞一個物件,一個居所,行成一部作品。”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周燕芬則認為,王鴻雁不管為人,還是文字,都“自帶一種暖光”,“她的文字帶着她的性格——樸實,踏實,溫暖。我完全被她筆下的靈動書寫所吸引。她寫的很放松,景緻描摹絲絲入扣,情感抒發一派天然。說瓦說茶說聚會,皆說出了人生的滋味和哲理,而且用的是行雲流水不事雕琢的語言。本真的文學源自于愛,自由随性地寫出内心的真與愛,那就是至美的文學了。”

王鴻雁散文集《見瓦》首發式西安舉行編輯:高思佳

作為主辦方,瓦庫品牌持有人趙少君表示,瓦庫不僅僅是一個喝茶的地方,更是藝術空間、文化空間。多年來,瓦庫集結出品了多部優秀文學作品,除了見瓦之外,還有:《瓦庫》《有瓦的日子》《瓦庫茶事》《問瓦》等。此外,瓦庫還緊緊圍繞着倡導生命平衡、提升大衆審美等的使命,堅持定期開展各種類型的藝術展覽、文學作品品讀會等多元度的公益藝術活動,希望能夠實作“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讓大家的生活與藝術緊密的結合。日後瓦庫也會繼續為社會大衆呈現更多豐富多彩的藝術文化活動。

王鴻雁散文集《見瓦》首發式西安舉行編輯:高思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