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者散文的别樣氣象——評羅振亞散文集《習慣溫暖》

作者:原鄉書院
學者散文的别樣氣象——評羅振亞散文集《習慣溫暖》
學者散文的别樣氣象——評羅振亞散文集《習慣溫暖》
學者散文的别樣氣象——評羅振亞散文集《習慣溫暖》

最初看到《習慣溫暖》的書名,我的第一反應是小有好奇。羅振亞教授本是地道地道的黑龍江人,生長于冰天雪地的東北嚴寒地區,不是應該“習慣寒冷”嗎?随着閱讀的深入,我悟出,羅振亞筆下的“溫暖”與氣候學意義無關,可以了解為蓬勃人生的大溫暖、大寫意。他的寫作視域與角色也随之轉換,不再聚焦于所擅長的詩學思考、詩性闡發與詩意言說,而呈現出另一種“散文”氣象。

《習慣溫暖》分四輯,即“和親人說會兒話”“拔節與開花的聲音”“在黑土地上打滾兒”“拾貝的日子”。前部分散文展示了其豐富的個人性情風貌,後部分收入的是一些即興随筆。組合起來,便是羅振亞人生與事業的完整“拼圖”和歲月見證。

學者散文的别樣氣象——評羅振亞散文集《習慣溫暖》

羅振亞的故鄉是讷河縣(後改為縣級市)和盛鄉,一個位于小興安嶺西麓、松嫩平原北端的偏僻村莊。那是他的生命起點和人生搖籃。16歲那年,這位青澀的農家少年離别家鄉的黑土地,到哈爾濱讀書4年。他20歲大學畢業,赴黑河師範專科學校支邊執教。黑河的地理位置更靠北,年平均氣溫為零下1.3到零下0.4℃,與俄羅斯隔江相望,最近距離僅750米,妥妥的祖國邊陲。他回憶第一次給學生上課,很有些怯生生,他進教室走在踏闆上時故意用勁兒,為的是給自己壯膽。講課過程中,“每隔幾分鐘,就把手拄在講桌上,以支撐有點兒打摽兒的雙腿”(《初上講台》),兩年下來,他逐漸找到了感覺,變得從容而自信。

接下來的20年裡,羅振亞從讀碩士、博士到成為博士生導師,借助于天賦加刻苦,闖蕩學海,打拼人生,在“他鄉”一步一個風景,在詩學研究領域自帶氣場,著述頗豐,備受好評。這個過程,自然是一言難盡。在羅振亞看來,無論經曆多大挑戰,走過多遠路途,心有“家”在,動力就在。他感恩故土根脈,年年回老家已經成了其一種自覺行為和生活習慣,自言“人活一輩子,誰也不可能離開家,甚至可以說,人生就是一次次回家的旅行,不是在家中,就在趕往家中的路上”(《回家》)。這個家,就是他内在的人生支點。

學者散文的别樣氣象——評羅振亞散文集《習慣溫暖》

由于地理環境、氣候風物和民俗習性的諸多原因,北方作家相比于南方作家,文學風格與筆墨韻味的不同是顯見的。這種不同,在東北作家與江南作家的散文寫作中,則更具辨識度。東北作家的文字多是冷硬的,沉實的,粗放的,大氣的,沒有那麼多飄逸、婉約、俏麗和纖細。羅振亞的散文透着濃郁的東北人文氣息,雖一直在大學執教,卻多是以本色示人,毫無一般的“文人氣”。40歲那年的深秋,他曾到流經家鄉的讷谟爾河畔“尋根”,眼前的滔滔河水倏忽間變成了滾滾逝水,“幾聲南去的雁叫一瞬間劃破了寂寥的長空,時間的塔台恍惚間振動了一下”,數千年的變遷與繁衍,在兩岸形成了多民族的煙火人間與燦爛文化,“兩岸的人醒了又睡,睡了又醒,一睡一醒之間,無數個朝代過去了,衆多的人成了過客”。這時候,他像是經受了一次文化源頭的洗禮,“在我和讷谟爾河的互相打量、對望中,河與我已經逐漸彼此難分,說不清是河像我,還是我更像河。細細想來,我這樣一介身無長物的凡夫俗子,卻能夠一直在土地上穩健踏實、一步一個腳印地行走,不正是源于母親河的精神塑造嗎”(《站在讷谟爾河畔》)?

羅振亞心态陽光,做人通透,最在乎的就是親情和師生情。他樂于在散文中把自己還原為兒子、長兄、女婿、丈夫、父親。他在離鄉的數年時光中,默默讀懂了父親母親的孤獨,“誰都是一個人孤獨地來到這個世界,最後再一個人孤獨地離開這個世界,途中會不斷遇到一些人,他們陪你走上一段,但是走着走着就散了,然後又有一些新的旅伴加入,隻是當你抵達目的地時,發現剩下的還是你自己”(《獨坐黃昏》)。人生艱難,不進則退,嶽父關于“生活就是戰鬥”的激勵時常響在耳邊,成為其不斷前行的座右銘。他回望自己讀碩讀博時的老師,感恩之情,山高水長,而寫到弟子的成長與成就則如數家珍,愛才之心,溢于言表。

羅振亞的随筆大多精短,有感而發,不吐不快,較之其長篇宏論,類似于學術主業之餘的“邊角料”,卻不乏銳見,同樣具有“含金量”。随筆話題一旦進入文學寫作,羅振亞更是思維跳躍,胸有成竹,侃侃而談。在《與詩共舞,永遠年輕》中,他指出要成為優秀的詩歌批評者,需要相容“顯微鏡”的透視之功和“望遠鏡”的統攝之力,協調微觀細察與宏觀掃描,既見“樹”又見“林”,處理好個案批評和整體研究的關系,堪稱經驗之談。談及散文寫作現狀,他直言其間弊端不少,諸如“一窩蜂”的同質化、偏于抒情與記事的“自戀症”、“貪”大文化情結日益膨脹、“散文”的強調過盛,等等。他反感“文勝于質”,形式大于内容,認為散文“瘦身”是大勢所趨,要“徹底從‘像散文’的思維怪圈中走出”(《散文的不良面相》)。如此良藥苦口,實有标本兼治之效。

在他看來,一個文學研究者特别是從事寫作學研究的學者,最好也應該“下水”,你可以寫得不好,這沒關系,但寫不寫則完全不一樣。寫作課屬性之一就是實踐性大于理論性,“教師最好具有對學生的引領作用,不僅專職,更要專業,不僅言傳,更要身教”。誠哉斯言。同時,“寫作課老師最好要不斷調整自己的身份、位置,和學生之間的關系由師生向朋友轉化,平等地對話”,并提醒同行,“學生是個群體,其思維水準特别是知識視野會遠遠超出老師的覆寫”(《研究者要不要寫作》)。讀之,一位成熟學術導師的襟懷與睿智躍然紙上。

《習慣溫暖》視域遼闊,言之有物,格調質樸,其明白如話的行文風格,與羅振亞近乎唯美的詩學研究話語形成鮮明反差。他寫散文,不會做高深莫測之态,也不會弄風花雪月之姿,從來是開門見山,精準入題,拒絕炫技,遠離賣弄。用深邃的筆墨搞學術,用淺白的文字寫散文,學者眼光與平民情懷互為印證,相映生輝,應該說,這是寫作智慧,也是筆墨能力。

本文刊發于2024年3月5日《天津日報》,作者黃桂元

學者散文的别樣氣象——評羅振亞散文集《習慣溫暖》
學者散文的别樣氣象——評羅振亞散文集《習慣溫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