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回鍋肉,

是四川人認識世界的第一道葷菜。

在家弄飯:

尖弄啥子吃喃?回鍋肉。

出門點菜:

點個啥子吃?先來個回鍋肉。

去逛超市:

買了一坨豬肉不曉得咋弄?那就炒回鍋肉嘛!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一般情況下,10個四川人裡面,起碼有8個都會炒回鍋肉,如果你問一個成都娃兒會弄啥子菜,他多半都會回答你:我會弄回鍋肉。

回鍋肉的做法家常、草根,獨具煙火氣,這種巧妙的烹制方法讓肥、瘦、皮兼備,油重且味猛。

四川人喜歡把回鍋肉說成“熬鍋肉”。豬肉煮熟、切片、晾涼、下鍋,慢慢熬出油之後,開始起燈盞窩兒,燈盞窩兒是四川人用來檢驗回鍋肉的标準,對于四川人來說,隻有起了燈盞窩兒的回鍋肉,才是資格的回鍋肉。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回鍋肉是一道很難把它做難吃的菜,我們四川人在弄回鍋肉這件事上,從選肉開始就有各種選擇:你喜歡二刀,我喜歡前夾,你用家常豆瓣兒,我就郫縣豆瓣兒,你吃青椒,我吃蒜苗……

通常情況下,因為自身的喜好,一個人都沒辦法完全說服另一個人,是以四川人的回鍋肉,從來都莫得标準答案這一說。

1.選肉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曾經有人稱贊,回鍋肉是五花肉最好吃的做法,四川人面對這樣的稱贊連連擺手:我們這兒弄回鍋肉從來不用五花哈!

是的,四川人弄回鍋肉不用五花,一般都用“二刀坐墩兒肉”,“坐墩兒肉”,就是豬後腿靠近屁股那個地方的肉。

據說,殺豬匠殺豬,一般第一刀下去都會先把尾巴兒那圈肉旋了,第二刀就是這個位置,二刀坐墩兒肉,是以得名。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二刀坐墩兒肥四瘦六,切成巴巴掌那麼大的一片,不用太薄,要三寸厚,炒出來色澤油黃,吃起來肥而不膩,嗯,這個就是我們說的“連山回鍋肉”。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不過,也有人喜歡用前夾肉,前夾肉是豬腿和肚子連接配接那個地方的肉,肥瘦二八分,瘦肉之間還有油層,吃起來嫩氣有韌勁,口感更豐富一些。

雖說四川人弄回鍋肉不用五花,但你真正用五花肉弄一盤回鍋肉出來,四川人還是吃得笑兮了,五花肉爆油、二刀肉成型好、前夾有韌勁,最主要是,它們都是回鍋肉。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2.豆瓣兒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回鍋肉的豆瓣兒之謎,大概可以歸結為家常豆瓣兒和郫縣豆瓣兒之争。

在做回鍋肉這件事上,老一輩的四川人都有這樣一種執念:做回鍋肉一定要用郫縣豆瓣,最好,還是鵑城牌的。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郫縣豆瓣兒一般都是用上等的二荊條和二流瓣蠶豆做出來的,因為經過了暴曬和發酵,有一種經過時間沉澱之後的厚重感,用郫縣豆瓣兒炒出來的回鍋肉都是青花亮色、不鹹不淡,很下飯。

不過,也有一部分四川人不愛遵循老法,他們覺得,家常豆瓣兒做出來的一樣的好吃。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四川人對于自家廚房裡的豆瓣兒缸子都有一種迷之自信,缸子雖小,卻能鎮得住場面,對于回鍋肉這樣的經典川菜,也是錦上添花之筆。

家常豆瓣兒勝在新鮮,用家常豆瓣兒做出來的回鍋肉,顔色莫得那麼深,有時候還辣fer辣fer的,類似于小炒肉那種味道。

因為各家的豆瓣兒味道不同,做出來也是各家有各家的icon,用郫縣豆瓣兒的也不一定就非要鄙視用家常豆瓣兒的。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3.伴侶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以前都是吃青椒回鍋肉,上等的二荊條,經過鍋汽的烘煸之後,有了生辣之氣,和已經裹好豆瓣并冒出香氣的肉嘎嘎相遇,香辣合二為一,match!

不過,大多數四川人應該更偏愛于蒜苗回鍋。蒜苗獨有的清香能解掉一部分油膩,反過來說,沾上肉香的蒜苗似乎更具陽春之氣。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老一輩的成都人下館子,都愛點蒜苗回鍋,除了好吃之外,還有一個原因:蒜苗回鍋的肉要多些。

因為蒜苗比青椒容易炒“死”,為了讓整盤回鍋肉看起來和标準的分量一樣,是以館子頭的廚師一般都會再放幾片肉來湊一下堆頭。

除此之外,還有洋芋回鍋、甜椒回鍋、鍋盔/饅頭回鍋、蓮白回鍋、洋蔥回鍋、鹽菜回鍋……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我個人比較偏愛幹豇豆回鍋,豇豆曬過之後的幹香混合肉香堪稱完美,在口感上,炒過的幹豇豆綿延中不失脆勁兒,配上肥瘦得宜的豬肉,這絕對是對舌尖的一場難得的寵溺。

而且回鍋肉不怕隔夜,不管是跟啥子配菜組合,剩到第二天再回一道鍋,不管是蒸、炒還是用微波爐打,都比前一天還要入味,還要好吃。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4.佐料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照理說,放了豆瓣兒的回鍋肉,最多放點兒味精鹽巴提個味就可以了,但對于四川人來說,寡放味精鹽巴?單調了。

四川人炒回鍋肉有一種儀式感,每一個步驟都是必不可少,每一個味道都是缺一不可。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一個朋友說,她們家炒回鍋肉,會在每一次起鍋之前勾一點點醋進去。也說不清楚到底是為啥子,習慣就是這樣,頂多,是給味道上再加一個清晰的層次感吧!

另一個朋友說,她奶奶,70多歲了,炒回鍋肉愛放糖,而且是放很多很多很多的糖。

本來炒回鍋肉确實是要放點兒糖的,白糖經過高溫之後,能起到提味的作用,四川人的燒菜和鹵菜都愛放,但朋友奶奶這幾瓢白糖下去出來的回鍋肉,就有點兒翻甜味了。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四川人的麻婆豆腐必須用老豆腐,上面必須撒花椒面兒,你不這樣弄,就不是麻婆豆腐;

四川人的魚香肉絲必須要放姜蒜米子,必須要用泡海椒,你這樣弄,就炒不出魚香味兒。

但是一千個四川人卻有一千種回鍋肉的秘笈,這些秘笈都離不開一個中心思想:你想咋個做就咋個做,隻要好吃。

一千個四川人有一千種弄回鍋肉的秘笈

回鍋肉的特殊就在這裡。

你們還有啥子弄回鍋肉的秘笈?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一手,

說不定我們把秘笈一湊,

反手就能弄出全世界最好吃的回鍋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