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1951年,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發起的第四次戰役中,志願軍的傳奇翻譯兵莫若健在審問一名美軍俘虜時,發現這名俘虜竟然是美軍的憲兵,印象中,美軍憲兵是個很是嘚瑟的角色,戴着個标有“MP”白色字型的鋼盔帽子,趾高氣揚、耀武揚威,不可一世的樣子,似乎天地他最大。可眼前的這個美軍憲兵,一副衣衫不整、滿身污垢,還表現出特别喪魂失魄的模樣,似乎還沒有從噩夢中驚醒過來。還沒有等到莫若健詢問,便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嚎啕大哭,嘴裡還不斷“叽裡咕噜”着,莫若健仔細一聽,原來他“叽裡咕噜”的,就是不停的重複着一句話:“都被打死了,就我一個人活着,都被打死了,就我一個人活着……”看到這個美軍憲兵的這幅德行,莫若健将疑惑的目光轉向身旁的

團長張振山和政委盧昭

張振山和盧昭兩人相視一看,哈哈大笑。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一、李奇微:你想休整嗎?門都沒有。

1951年,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和北北韓人民軍連續發起的第一第二

第三次戰役

的打擊下,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丢失漢城,龜縮到至北緯37°線附近地區。

此時的中朝軍隊,兩個多月連續發起三次戰役,整個部隊已經極度疲勞,減員很大,後方補給線由100公裡拉長到500多公裡,使本來就遭到美軍飛機不斷轟炸的糧彈運輸線,更加困難了。

鑒于這種情況,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彭德懷将軍下令各部隊到達“三七線”後,一律停止追擊,志願軍主力轉入休整,1月8日,第三次戰役結束,第50軍停止追擊後,立即轉入防禦,掩護主力部隊撤退休整。

然而,這個時候,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馬修·邦克·李奇微中将,卻向垂頭喪氣的

"聯合國軍"司令道格拉斯

·麥克阿瑟将軍建議,立即從日本、歐洲和本土的駐軍調集大批老兵補充部隊,向北韓戰場增兵,反攻志願軍。

馬修·李奇微這個人,也是一個自命不凡的人物,曾經以美國五角大樓參謀長聯席會議副總參謀長的身份,多次指責

道格拉斯

·麥克阿瑟的剛愎自用,由于他總是對北韓戰争發表意見,是以,原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将在逃跑途中摔死不久,就被任命為新的第八集團軍司令,調往北韓戰場,接替沃爾頓·沃克的職務。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麥克阿瑟從“仁川登陸”成功,叫嚣聖誕節前結束戰争,赢得西方世界一片崇拜,到全面大潰逃,沃爾頓·沃克摔死,受到美國總統哈裡·S·杜魯門的毫不留情地指責,經曆了一個冰火兩重天的過程,可謂是灰心喪氣,自知不久了,如今面對李奇微這個昔日反對者的雄心壯志似的建議,也隻好搖頭歎氣着說,好好幹吧,你可以擁有完全的自由。

其實,李奇微是真的發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弱點,那就是由于志願軍的後勤困難,每一次攻擊的時間都不會太久,是以他将這個命名為“禮拜攻勢”或者“月圓攻勢”,也就是說,由于步兵攜行量能夠支援的作戰時間,志願軍的攻勢最多隻能持續一個禮拜,或者更久些,半個月,這個時間一過去,必然會因為後勤徹底失去保障,而不得不撤出戰鬥。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于是,他就想到了一個折磨志願軍的辦法,叫“磁性戰術”,組織機械化部隊實施試探性進攻,以消耗戰阻止我軍攻勢,一旦不利時,迅速收縮,逃避打擊,而志願軍攻勢一弱,準備撤離戰鬥時,立即跟在志願軍的後面,搶占要點,轉入反攻。也就是說,像磁鐵一樣貼住你,讓你打不成,還撤不了,累也要累死你,夠壞的吧。

是以,他在了解到志願軍經過三次戰役,已經極度疲勞和兵力尚未補充,準備休整的關鍵時刻,集中了五個軍共16個師、3個旅、1個空降團等23萬餘人的地面部隊,以及在北韓的全部炮兵坦克和航空兵在二百公裡正面戰線上,分東西兩線,由西至東全線準備發起大規模進攻,想休息,門都沒有,李奇微心裡已經在嘿嘿地笑着。

二、什麼情況,水原城突然進駐了美國大兵。

李奇微一肚子壞心思,可是志願軍不知道啊,還在準備休整一段時間,養好精神,繼續發起春季攻勢呢。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五十軍,原本是原國民黨中将軍長曾澤生率領在長春戰場起義的原國民黨滇系第60軍,所屬部隊士兵基本是以雲南子弟為主,軍長曾澤生,政治委員徐文烈。奉命停止追擊,就地防守後,将已推進至“三七線”上的全部部隊,撤回至水原以北山地轉入防禦,監視前線動态,随時準備阻擊聯合國軍的攻擊。根據第五十軍的防禦部署,第149師447團奉命堅守水原城以北的白雲山地域,扼守住“京釜國道”咽喉的白雲山這個敵我雙方必争的軍事要點。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此刻的水原城早已經空空如也,城内的倉庫裡堆滿了美軍倉皇逃跑時留下的作戰物資,什麼白面、罐頭、各種各樣的物資堆在倉庫裡放都放不下。面對這些美國人的“洋财”,食品奇缺的志願軍戰士簡直喜出望外,不約而同地去城裡扛些“戰利品”回來,順便打打牙祭,戰士們把這個叫着撿“洋落兒”,真資格的“洋落兒”,不撿白不撿。有一隊志願軍戰士,進入水原城時,因為發現了吃的,沒有将水原城中的坦克炸掉,回來還是以被處分,因為平時想要炸掉一輛坦克,要犧牲很多的戰士啊,是以平日裡,看見一輛坦克就要想盡一切辦法給炸掉,可是現在,沒辦法,一看見吃的,把這事給忘記了。

1951年1月25日天剛亮,時任志願軍第50軍149師447團3營8連2排副排長吳亮,正準備再帶人下山去弄點白面、罐頭回來,不料,還沒有等到他們出門,上午七點多鐘,大批美軍的F86軍刀噴射機突然來到白雲山志願軍駐守的陣地上狂轟濫炸,一堆堆的美國大兵在M46巴頓坦克的引導下,向志願軍前沿的警戒陣地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一直戰鬥到中午12時,美國大兵的攻勢被志願軍阻止住,

激戰到下午

17時,夜幕快要降臨的時候,美國大兵撤出了戰鬥,退縮回水原城據守。

什麼回事,什麼時候美國人又回來了?戰鬥結束後,軍長曾澤生和軍政治委員徐文烈立即決定派人進行偵察,全面搞清楚水原城這批新來的美國大兵,到底有什麼企圖?

任務交到了149師,149師師長金振中指令447團派出精幹分隊組織夜襲,同時查明敵情。

三、副營長接了任務,還要講條件。

戴汝吉,雲南納西族

漢子,

長春起義時的原國民黨上尉軍官,在接到任務後,他完全知道這一次任務的艱難程度,臨行前,戴汝吉特地向447團團長張振山和政委盧昭提出了一個苦苦追求近兩年未能遂願的要求:"如果我犧牲了,請組織追認我為共産黨員!"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戴汝吉在北韓

按照夜襲水原城的協同計劃,團偵察排為佯攻分隊,在水原城南門外5公裡處以火力襲擾敵人,把敵人的注意力吸引過去;師偵察連為掩護分隊,在北門城外占領水原城東北側岘南山高地,負責掩護接應;戴汝吉率第8連為突擊分隊,由北門插入水原城。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白雲山戰鬥連環畫

1951年1月25日夜幕剛剛降臨,149師447團3營副營長戴汝吉就奉命率8連、師偵察連、團偵察排200餘人組成偵察分隊,義無反顧地向水原出擊了。一路上,風卷着雪花狂暴地掃蕩着山野和村莊,團團雪片絞在狂風中像針一樣,劈頭蓋臉地抽打着志願軍小分隊的每一位戰士。

戴汝吉帶領突

分隊的戰士們一面往水原的北門走,一面召集8連排以上幹部快速到前邊研究作戰方案。戴汝吉說:“我們的任務是抓舌頭,了解敵情,團裡一個偵察排配合我們,從側面掩護我們連進攻水原城,是以我們必須速戰速決,在團偵察排進入水原城南門陣地戰鬥打響之前,我們必須要快速到達水原城北門城下。”

這時候的夜裡靜悄悄的,一個人影也沒有,敵人被志願軍的夜戰打怕了,一到夜裡,連飛機也不敢出來,全部龜縮在老窩了,一動也不敢動,是以,

戴汝吉一行

很順利地就摸進了水原城北門外。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水原城北門外有一座小橋,突擊隊剛一接近,就聽見前面傳來了美國大兵“哈羅”的詢問聲,突擊隊的腳步還是被敵人的崗哨發現了,

機槍手倪玉成正要開槍,被戴汝吉按住,輕輕地說:“别管他,抓緊時間往裡插!”

由于夜黑,加上風雪交加,敵人的哨兵本身就不願出來,再見到對方大搖大擺的樣子,以為是“自己人”,便揮了揮手,戴汝吉帶着突擊隊再次順利通過。很快,突擊分隊穿插到水原城下。在距城牆大約50公尺處,突擊分隊又一次被城牆上的敵人崗哨發現了,他們大呼着讓突擊隊喊“密碼”。

在這種萬分危急時刻,走在突擊隊前頭的戴汝吉臨危不懼,果斷下令,

由偷襲轉入強攻,

繼續帶領突擊分隊往城裡猛插。城牆上的敵軍崗哨一下子醒悟過來,大喊着“偷襲了”,一時間各種輕重機槍一起開火。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緊要關頭,戴汝吉指令

3排陳有智

:“陳有智,快把敵人機槍火力點幹掉!”陳有智随即拔出兩枚手榴彈,縱身越過公路,隻見紅光一閃,敵人的機槍随着兩聲巨響啞巴了。戴汝吉一聲大喊:“同志們,跟我沖啊!”率先帶着突擊隊戰士向城裡沖進,這時候,敵人所有探照燈全部打開,戴汝吉回頭一看,隻見10多道火舌把突擊隊攔腰斬斷,突擊隊主力被敵人猛烈的火力死死地壓在城外小平房一線,已經無法跟進。

四、李雲龍說:哪怕是一隻蚊子,我也要咬他一管血來。

此時的戴汝吉身陷重圍,看了看身邊,連同自己才10個人,而突擊隊主力被敵人壓在城外不能進來,按照這個境況,可以說,本次的夜襲行動已經徹底失敗。

但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是一支與衆不同的英雄隊伍,就是在這種

惡劣條件下,依舊毫不畏懼,敢于

反擊,就像《亮劍》中,李雲龍說的那樣,哪怕就是一隻蚊子,我也要咬他一管血來,狹路相逢勇者勝,戴汝吉地指令身邊的戰士:“跟着我往裡打!”緊接着,10個人兇猛向前直沖,像一把利劍直插進敵人的心髒,這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軍事素養,什麼是勇士?這就是勇士!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戴汝吉等人一口氣穿插到街中心時,在十字路口的右邊發現了一座大洋樓,樓房四周被黑森森的樹叢和鐵絲網圍繞着,院子裡停着1輛坦克和7輛吉普車,燈火通明,人聲嘈雜,幾輛吉普車正在發動,驚恐萬分的敵人慌亂一團,戴營長是軍官學校畢業的科班生,從來來往往的美軍穿着看去,他馬上意識到,這是美國人的老窩子啊!貨真價實的美軍指揮部!

就在戴汝吉思考着怎樣突入大樓的時候,忽然感到旁邊似乎有熟悉的聲音,于是他讓

1排王洪信發出志願軍獨特的信号,

一長兩短的牛角号聲,果然,自己的右側立即傳來了小喇叭一長一短的回應聲,原來是2排長

吳亮帶着王洪培、倪玉成、廖忠良、李春成

等7人也沖進水原城,而且還誤打誤撞的和戴汝吉會合了。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吳亮回憶,回顧當年十八勇士夜襲水原城的情景

戴汝吉喜出望外,正想着怎麼攻進大樓呢,援軍到了,雖然數了數,包括自己也僅有18人,但實力明顯增強了,根據戴汝吉的判斷,這裡很可能是美軍的指揮所,戴汝吉問吳亮:“你帶手榴彈沒有?”吳亮回答:“帶了。”戴汝吉随即下令:“倪玉成(機槍組)封鎖住街口;廖忠良,堵住院門;王洪信砍斷樓房周圍的電話線;其餘的人跟我往裡猛打!”話音剛落,手榴彈、沖鋒槍、輕機槍像突如其來的風暴卷向大洋樓。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沖進院子的3排長陳有智先用沖鋒槍封住大洋樓的大門,李春成靈活地躍了上去,朝裡面扔了兩枚手榴彈,手榴彈爆炸的瞬間,另一位戰士乘機向樓門沖去,不料,被樓梯、視窗射來的子彈擊中。第一波沖鋒受挫後,吳亮和1排長王洪信、6班長李影朝、

高子清、8連孫萬山

等5人再次沖進“大洋樓”,吳亮剛沖進樓,又被敵人的手榴彈炸了出來。戴汝吉見吳亮抱着右手,鮮血順着袖子直往下流,關切地問道:“吳亮,能行嗎?”

“行!”吳亮咬着牙,二話沒說又沖了進去,不一會兒,便從樓裡連拉帶扯地拖出一名脖子上挂着卡賓槍的美軍俘虜,借着敵人的探照燈,戴汝吉發現俘虜的臂上帶着"MP"字樣的臂章,高興地大喊起來:"同志們,我們抓到敵人憲兵了,這裡是敵人的指揮所,沖啊!"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18勇士夜襲水原城(繪畫圖)

18勇士猶如鋒利的尖刀,狠狠地捅進大洋樓,激戰2小時,把敵人的五髒六腑攪了個七零八落,打得白天趾高氣揚的美國大兵鬼哭狼嚎,抱頭鼠竄,就連那輛坦克也逃得無影無蹤。

攻占“大洋樓”後,戴汝吉還撿了一雙長筒毛線襪子穿了上去(沒辦法,窮啊),随即下令将不能帶走的汽車和軍用物資全部燒毀,押上俘虜,

從水原東門城牆

迅速

沖出,

撤離戰場,在撤離過程中,

戴汝吉率部

順手揍了一頓在東門高地的美軍迫擊炮陣地,順利傳回。當18名勇士撤到城外一座小山岡時,敵人才如夢初醒,組織炮群對準北門亂轟一氣,吓得城南的美軍和城北的美軍互相用炮火轟了一夜。

此戰戴汝吉率領的18人突擊隊,以6人犧牲,多人負傷的代價,擊斃美軍60餘人,俘虜1人,擊毀車輛10輛,繳獲迫擊炮2門、

自動步槍1支、卡賓槍4支、輕機槍1挺、電台1部

五、審問時,美軍憲兵吓得哭了。

志願軍戰士們回到團部後,

将俘獲的美軍憲兵俘虜押送到447團部,

團長張振山、政委盧昭

和戴汝吉對俘虜進行審訊,第一次審訊的時候,莫若健還沒有問話,這個俘虜還沒有從

驚慌失措中恢複過來,隻是一個勁自言自語:“都被打死了,就我一個人活着,都被打死了,就我一個人活着……”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隻好放棄了審問,對俘虜進行了安撫。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第二次審訊時,這名

美國憲兵非常配合,将美軍的軍事部署一股腦地抖落出來,原來,水原城中的美軍是

軍第25師35團2營一個營和憲兵一部,

戴汝吉帶隊夜襲打死的

正是美軍25師

憲兵排。根據美軍計劃,

美軍一共有5個軍,16個師,3個旅,再加一個空降團

,計23萬餘人的地面部隊,以及在遠東全部航空兵、裝甲兵的掩護下,分東西兩線,由西至東全線準備發起大規模進攻,而美軍25師、3師偵察部隊、土耳其旅、美軍35團、美騎兵7團、騎兵8團由西向東一字排開,從防築裡——烏山——安城東北一線出發,正在向北進行戰鬥偵察,水原城成為他們軍事部署的第一站,卻被18名勇士打得稀裡糊塗,

鬧了個天翻地覆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這一消息震驚了志願軍司令部,中國人民志願軍迅速作出部署,中朝人民軍隊于1月27日停止休整,轉入防禦作戰。

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根據當時部隊困難和戰争将是長期的情況,經與北韓人民軍商定,采取力争停止敵人前進,穩步打開戰局,并從各方面加緊準備,仍作長期艱苦打算的方針,由志願軍副司令員韓先楚指揮第38第50軍和人民軍第1軍團(簡稱韓集團)在金浦仁川及野牧裡至骊州以北68公裡地段上,組織防禦抗擊"聯合國軍"向漢城方向的進攻;由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指揮第39第40第42第66軍(簡稱鄧集團)在人民軍前線指揮部司令官金雄指揮的第2第3第5軍團(簡稱金集團)配合下,在東線橫城地區尋機實施反擊。

中朝人民軍隊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進行堅守防禦、戰役反擊和運動防禦作戰,曆時87天,斃傷俘敵7.8萬餘人(其中志願軍殲敵5.3萬餘人),使"聯合國軍"平均每天付出近千人傷亡的代價才前進1.3公裡,志願軍傷亡4.2萬餘人。中朝人民軍隊完成防禦任務,赢得時間,掩護了志願軍後續兵團集結,為進行第五次戰役創造了有利條件。

戴汝吉的名字和18名勇士

夜襲水原城的故事

由此傳遍志願軍全軍,

1951年3月31日的《人民日報》在“北韓通訊”專欄專門報道了

18名勇士

夜襲水原城的事迹,1953年4月,抗美援朝勝利在即,上海印刷發行10萬份《中國人民志願軍18勇士》畫報,向全國發行。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1951年5月28日,為表彰447團的英勇作戰精神,第50軍經志願軍總部準許,授予該團

“白雲山英雄團”

榮譽稱号

,經軍政委徐文烈要求低調,特意去掉了“英雄”兩個字,改為

“白雲山團”,後來,由

劉白羽作詞、鄭律成譜曲的《歌唱白雲山》在戰場和國内一下傳唱開來。

志願軍夜襲水原城,美憲兵被俘虜後大哭:都被打死了

在戴汝吉的家鄉,風景秀麗的雲南省麗江縣,戴汝吉成為令家鄉人民倍感驕傲的英雄。1983年戴汝吉病逝後,麗江縣人民政府根據父老鄉親的強烈要求,将戴汝吉生前資助過的母校改名為“汝吉國小”,并在校園内建亭立碑紀念,以“赫赫功勳光史冊”,讓“巍巍形象鑄童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