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為鑒。
最近在搜紀曉岚的時候突然發現有許多創作者在寫紀曉岚一力主張封禁《山海經》,其中重要的理由就是《山海經》會嚴重激發百姓的好奇心,甚至說山海經記錄了非洲的黑人雲雲。
如果老百姓看了此書,會讓大家去探索大清以外的世界,這樣會對清朝的統治極為不利,于是乎紀曉岚利用自己編纂《四庫全書》的職權,不但封禁了山海經,還将其一把火燒了個幹淨……

此奇文一出,衆讀者頓時驚掉眼球一篇,作者收獲流量極高,于是洗稿者紛紛以此題目為樣闆,抄襲洗稿者甚衆。
那麼曆史上真的是這樣的嗎?
首先,我,以史為鑒本人實名反對網上一切為了吸引眼球,故意強調《山海經》被清朝封禁,或者被紀曉岚燒毀的說法。這些都是不良自媒體人為了流量編出來的瞎話!
如果大家有興趣檢視一下清代編修的四庫全書書目,就會發現《山海經》好端端的被列在《四庫全書》子部之中,壓根沒被禁毀。
根據清代姚觀元編纂,共計收錄編纂《四庫全書》導緻禁毀的,多達二千四百九十七種書籍的,研究清代禁毀書籍的工具書——《清代禁毀書目》中,也沒有《山海經》的身影。
傳說被“禁毀”的《山海經》好端端的出現在《四庫全書》中。
還有,我們再來看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裡面對于這部網友口中“禁毀”的《山海經》卻評價其為“小說之最古者爾”,全文見下面:
書中序述山水,多參以神怪,故道藏收入太玄部競字号中。究其本旨,實非黃、老之言。然道裡山川,率難考據,案以耳目所及,百不一真,諸家并以為地理書之冠,亦為未允。核實定名,實則小說之最古者爾。——《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二-子部五十二》
那麼山海經到底有沒有删減呢?
封禁沒有,删減是肯定有的。
《四庫全書》中自己主動提到删減《山海經》的圖檔和引用書目。但這并不是紀曉岚幹的,而是另外一個負責編修《山海經的》清代文人吳任臣。
吳任臣在《四庫全書-山海經廣注》中自己記錄了删掉山海經圖和引用書目的理由:“故今惟錄其注,圖則從删。又前列引用書目五百三十馀種,多采自類書,虛陳名目,亦不瑣錄焉。”
原來是吳任臣大概覺得後人配的圖太假,隻留了山海經中的文字,删掉了其中的圖檔。另外就是書中引用其他書籍條目多達五百三十餘種,給讀者看書的時候造成了許多不好的體驗,于是就把這部分給删掉了。
諸位網友,大家看看,為了給這個虛假消息辟謠,以史為鑒我辛辛苦苦搜集、檢視資料就花了2個多小時,翻了一遍影印版的《四庫全書》以及《清代禁毀書目》。
請大家一定擦亮眼睛,不要相信一些自媒體人為了流量編寫出來的各種駭人聽聞的标題和沒有絲毫營養的所謂科普内容。
紀曉岚自己寫的《閱微草堂筆記》中,都充滿各種神鬼故事,幹嘛非得封禁從先秦一直流傳到清朝的《山海經》呢?至于紀曉岚認為百姓看了《山海經》會發現非洲,開闊眼界,激發百姓叛逆思想,要知道早在康熙時期,康熙皇帝就在外國傳教士的指導下知道地球是圓的了。
另外關于讓老百姓讀了山海經開闊眼界,這在閉關鎖國、百姓絕大部分是文盲的清代更是無稽之談了。大家想想,以現在的飛機、輪船等友善的交替條件下,有多少國人去過非洲呢?
網際網路時代,各種資訊泥沙與黃金俱沉,希望大家都擦亮眼睛,莫要被一些虛假資訊所騙。
我是以史為鑒,我為我的這一賬号名稱負責,希望帶給大家靠譜的曆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