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兒是大自然的精靈,它們五彩斑斓的羽毛和美麗優雅的身姿讓人們喜愛不已。你知道世界最好看的鳥有哪些嗎?本文盤點了世界15種最漂亮的鳥類,其中包括火烈鳥、五彩金剛鹦鹉、孔雀、錦雞、紫藍金剛鹦鹉、紅嘴藍鵲、太平鳥、紫胸佛法僧、藍極樂鳥、林鴛鴦等羽毛美麗的鳥兒,下面請看詳細介紹。

白孔雀通體雪白,羽毛中沒有一點雜色,眼睛有淡淡的紅色。白孔雀開屏後,就像一個巨大的白色羽毛扇子,耀眼奪目,當它的羽毛垂在地上時,又給人一種穿着婚紗的感覺,美輪美奂。開屏的白孔雀站在人群前,氣定神閑,高傲個性。雖然白孔雀的顔色比較單調,但它絲毫不亞于其他孔雀,并且會給人一種純潔和高貴的感覺。
國際上公認的孔雀品種隻有藍孔雀和綠孔雀,白孔雀一般指人工繁育下野生藍孔雀的變異品種,數量稀少,是極為珍貴的觀賞鳥。但目前經過人工馴養,已經達到了種群自我維持的狀态。
紫胸佛法僧,是佛法僧目佛法僧科佛法僧屬的一種鳥類。其喙粗壯而寬,呈錐形但先端微下彎具鈎。第2、3趾基部連并。翅長而尖。尾長,多為方形。典型羽色為藍、綠色。以昆蟲、蜥蜴、蜘蛛、小型哺乳動物及小鳥為食。
常停栖于一處靜伺,然後捕食;也在空中翻滾追逐飛蟲啄食。在樹洞或岩洞中築巢,也占用喜鵲等的舊巢。紫胸佛法僧是波紮那和肯亞的國鳥。廣泛分布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及阿拉伯半島南部,喜歡廣闊的林地及大草原。
天鵝是指雁族的鳥類,屬遊禽,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除非洲、南極洲之外的各大陸均有分布,為鴨科中個體大的類群。每隻天鵝保持着一種稀有的“終身伴侶制”,在南方越冬時不論是取食或休息都成雙成對。雌天鵝在産卵時,雄天鵝在旁邊守衛着。
它們不僅在繁殖期彼此互相幫助,平時也是成雙成對,如果一隻死亡,另一隻也确能為之“守節”,終生單獨生活。其遷徙時會多群集結,但仍是小群行動。
火烈鳥,亦稱紅鹳。3屬6種:高約80-160厘米,體重2.5-3.5千克。體型大小似鹳;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較大成槽狀 ;頸長而曲 ;腳極長而裸出,向前的3趾間有蹼 ,後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體羽白而帶玫瑰色 ,飛羽黑,覆羽深紅,諸色相襯,非常豔麗。因羽色鮮麗,被人飼為觀賞鳥。
栖息于溫熱帶鹽湖水濱,涉行淺灘,以小蝦、蛤蜊、昆蟲、藻類等為食。覓食時頭往下浸,嘴倒轉,将食物吮入口中,把多餘的水和不能吃的渣滓排出,然後徐徐吞下。性怯懦,喜群栖,常萬餘隻結群。
蜿鹫,又叫秘書鳥,得名于腦後那些像羽毛筆的冠羽。這種廣泛分布在非洲的鳥,擁有極為靓麗的外表。有的蜿鹫身高可以達到1米以上,這使得它們就像現實版的鳳凰。除了漂亮的羽毛,這種鳥還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擁有長而突出的睫毛,這讓它們成為了鳥中的模特。
主要以蛇為食,亦食蜥蜴、蚱蜢、鼠和 鳥卵。步行捕獲獵物。覓食時成對或成小群,發出 汽笛似的鳴聲以保持聯系。會将蛇踩死或将蛇在地面上摔打緻死,有時将蛇帶到空中然後摔到地上。巢大,由樹枝構成,造在荊棘樹叢中。每産通常2卵,孵化期7周,靠雙親反哺的食物餵養。
天堂極樂鳥是世界上最美的鳥兒之一,大部分雄鳥都有色彩缤紛外表,它的羽毛也非常的複雜華麗,雄鳥求偶時會展示自己華麗的外表,還有優雅舞蹈進行精彩的表演。
由于極樂鳥生活在人迹罕至的高山叢林中,人們隻是看見這種美麗的鳥兒在空飛翔,而不知道它去往何方,于是就産生了一個美麗的傳說,極樂鳥是住在“天國樂園”裡以天露花蜜為食的一種“神鳥”。
五彩金剛鹦鹉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适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羽色鮮豔,是色彩最漂亮、體型最大的鹦鹉之一,面部無羽毛,布滿了條紋,有點像平劇中的花臉臉譜,興奮時可變為紅色。尾極長,屬大型攀禽。
産于美洲熱帶地區,在河岸的洞裡築巢。比較容易接受人的訓練,和其他種類的鹦鹉能夠友好相處,但也會咬其他動物和陌生人。壽命最長可達80年。
孔雀(英文名稱:peafowls、maurya)屬包括2種,全長達2米以上,其中尾屏約1.5米,為雞形目體型最大者,頭頂翠綠,羽冠藍綠而呈尖形;尾上覆羽特别長,形成尾屏,鮮豔美麗;真正的尾羽很短,呈黑褐色。雌鳥無尾屏,羽色暗褐而多雜斑。栖息于森林的開闊地帶。
藍孔雀分布于印度和斯裡蘭卡;綠孔雀分布于東南亞,中國僅見于雲南西部和南部,野生數量稀少,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白腹錦雞
錦雞是一種雉科動物,是白腹錦雞、紅腹錦雞的統稱。形狀類似喜鵲、大鹦鹉,背部有黃、紅兩種紋理。嘴紅、綠頂、紅肚。腳爪利害,喜歡打鬥。
紅腹錦雞
錦雞是雉科中最華麗的種類,因雄鳥具有一身豔麗無比的羽毛而世界聞名。絕大部分都分布于中國分布在陝西(商洛)西藏、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地,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紫藍金剛鹦鹉,是鹦鹉家族中個頭最大的成員,體長可達1米,體重超過1.5千克。鮮豔的藍色羽毛和彎鈎一樣的巨大鳥喙使得它們格外惹人注目。喙鈎曲,上颌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善仿其它鳥聲和人語言。腳短,強大,對趾型,适于攀援生活。羽毛豔麗,具粉絨羽。
它們獨特的體型、顔色和行為,使其成為金剛鹦鹉屬中最受自然學家注目的品種,不幸的是,寵物飼養者也同樣喜愛紫藍金剛鹦鹉。鳥類貿易的需求對野生鹦鹉的數目造成嚴重的威脅。
紅嘴藍鵲,是大型鴉類,體長54-65厘米。嘴、腳紅色,頭、頸、喉和胸黑色,頭頂至後頸有一塊白色至淡藍白色或紫灰色塊斑,其餘上體紫藍灰色或淡藍灰褐色,尾羽欣長,尤以中央兩枚更加突出,尾端白色,配上紅嘴、紅腳,益顯儀态莊重,雍容華貴,又有長尾藍鵲之稱。喜馬拉雅山脈、印度東北部、中國、緬甸及印度均有分布。
紅嘴藍鵲是一種體态美麗的籠鳥,雌雄羽色相似。前額、頭頂至後頸、頭側、頸側、颏、喉和上胸全為黑色,頂至後頸各羽具白色、藍白色或紫灰色羽端,且從頭頂往後此端斑越來越擴大,形成一個從頭頂至後頸,有時甚至到上背中央的大型塊斑。背、肩、腰紫藍灰色或灰藍沾褐,尾上覆羽淡紫藍色或淡藍灰色、具黑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尾長、呈凸狀。中央尾羽藍灰色具白色端斑,其餘尾羽紫藍色或藍灰色、具白色端斑和黑色次端斑。兩翅黑褐色,初級飛羽外翈基部紫藍色,末端白色,次級飛羽内外翈均具白色端斑,外翈羽緣紫藍色。下體喉、胸黑色,其餘下體白色、有時沾藍或沾黃色。虹膜桔紅色,嘴和腳紅色。
太平鳥為鳥綱太平鳥科的鳥類。體長18厘米,翼展34-35厘米,體重40-64克,壽命13年。屬小型鳴禽,全身基本上呈葡萄灰褐色,頭部色深呈栗褐色,頭頂有一細長呈簇狀的羽冠,一條黑色貫眼紋從嘴基經眼到後枕,位于羽冠兩側,在栗褐色的頭部極為醒目。颏、喉黑色。翅具白色翼斑,次級飛羽羽幹末端具紅色滴狀斑。尾具黑色次端斑和黃色端斑。
體态優美、鳴聲清柔,為冬季園林内的觀賞鳥類。分布于歐洲北部、亞洲北部和中部及東部、加拿大西部和美國西北部。
藍極樂鳥,長約30厘米,為體型小而粗壯的深色極樂鳥。嘴喙藍白色,眼圈白色。雄鳥翅、背和尾藍色。雌鳥下體栗褐色。雄鳥黑色的羽毛搭配藍色的尾羽和兩條細長的尾帶,顯得異常奪目。
分布于巴巴新幾內亞中央區的東部,主要以各類水果為食。藍極樂鳥被一些鳥類學家視作所有鳥中最可愛的一種。
林鴛鴦是北美産顔色豔麗的小型樹栖鳥。體長約48厘米,雄雌均具獨特羽冠,雄鳥羽冠有兩條縱列的白色條紋,雌鳥羽毛上有白色眼環,體羽為煤灰色,幼雛于出殼的次日即可随雌鳥離巢,能從高達15米的巢跳到地面。雛鳥以水生昆蟲和其他小生物為食,成鳥喜吃橡子或其他堅果。分布于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
林鴛鴦最大的天敵就是人類。在1972年至1982年間,共有123萬隻林鴛鴦為獵人捕殺。目前仍有總計約兩、三百萬隻的鴛鴦生存于新北界,但是它們仍得面對日益喪失 森林濕地的威脅。雖然人工鳥巢繁殖計劃十分成功,但是它們仍需要健康安全的栖息覓食地,特别是成熟的湖邊森林與 無污染的濕地。
15、黑枕王鹟
黑枕王鹟,小型鳥類,體長14~16厘米。雄鳥除腹和尾下覆羽白色外,通體包括兩翅和尾表面幾全為青藍色,頭頂天藍色,額基黑色,枕有一黑色塊斑,胸具一半月形黑色胸帶。
雌鳥頭頸暗青藍色,背灰藍褐色,枕無黑斑,胸亦無黑色環帶,其餘似雄鳥。特征極明顯,野外不難識别。
百啭千聲随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美麗的鳥兒我們點綴了大自然,愉悅了我們的心情。珍惜鳥類愛護鳥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