氐族苻氏,居于略陽臨渭(今甘肅天水東北),世為部落小帥。
西晉末年,苻氏代表人物苻洪被略陽氐人推為盟主,組織起一支氐人武裝。

前趙劉曜在長安稱帝,苻洪率部衆歸順,被封為歸義侯。
後趙勢力興起,苻洪又率衆歸降後趙主石虎,被封為冠軍将軍。後趙君主石虎為鞏固自身統治,把在關中的氐、羌等族人全部都遷徙到關東。
關東是羯族發迹地,也是他們的勢力掌控範圍,以石虎當時的立場将這些外族人的行迹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用眼線日夜盯住确實可以防止氐人、羌人等勢力做大後發生叛亂,但事務都有兩面性,如果掌控不了這股勢力的話,則會發生更大的變動。
起初石勒以苻洪為龍驟将軍、流民都督,居于枋頭。石虎在位時,石虎殺兒子石宣,把東宮衛士發配邊疆,其中高力護衛都督梁犢途中不堪受辱,率軍叛變,響應者十萬有餘,一路所想披靡,石虎不得不傾全國之力平叛,氐人符洪和羌人姚弋仲等人臨危受命,大敗梁犢,力挽狂瀾挽救後趙國命。
不過到了東晉永和五年(公元349年),石虎病死,其兒子争權奪位, 後趙陷入混亂。苻洪率10餘萬衆當即遣使向東晉請降,東晉彼時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見北方大亂也樂得其所,随即任命苻洪為征北大将軍,都督河北軍事,并把各種名号都給苻洪加上,諸如冀州刺史、廣州郡公。
永和七年(351年),苻洪自稱大将軍、大單于、三秦王,準備回師關中。但就在這時,石虎降将麻秋毒殺苻洪,苻洪兒子苻健殺麻秋,成為首領。
苻健繼位後,遵父親遺命,西入關中謀求發展。當時京兆人杜洪占據長安,苻健示敵以弱,在枋頭修繕宮室以表示自己沒有西進的意圖。随後趁杜洪毫無戒備,苻健率領部衆架浮橋渡河西進。
苻健指令弟弟苻雄為前鋒直趨潼關,又命侄子苻菁入河東,親自率大軍随苻雄而來。杜洪不敵,雙線潰敗,各處守軍望風而降,苻健進軍攻占長安。
苻健于是自稱天王、大單于,設定百官,以長安為都。
公元352年,苻健稱帝,國号秦,史稱前秦。苻健稱帝後,首先消滅關中地區的割據勢力, 控制了關隴地區。然後于公元354年,東晉大将桓溫率大軍4萬北伐進行第一次北伐,苻健以堅壁清野的政策,終于大敗運糧不濟的晉軍。
消除外部的軍事幹擾後,苻健實行一系列政策以穩定政權并發展國力,與百姓約法三章,輕徭薄賦,關心政事,崇尚儒學。前秦逐漸從凋敝中恢複過來。
好景不長,公元355年,苻健病死,其第三子苻生繼位。苻生因荒淫無道,任情殺戮,被苻雄的兒子,堂兄弟苻堅殺害,苻堅自立為帝。
苻堅重用王猛及呂婆樓、強汪、梁平老等優秀人材,加強中央集權,打擊豪強勢力,勸課農桑, 與民休息,興辦學校等一系列措施,使前秦政權迅速強大起來,且政治清明,經濟發展。
随後,苻堅開始了他統一北方的戰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