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的廣川郡公始封于東晉穆帝司馬聃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受封者是苻洪。廣川位于西晉冀州境内,此時早已淪陷,是以這個爵位象征意義更大勃海國最早是司馬孚第三子司馬輔的封國,司馬輔被改封太原王後變成了勃海郡。下轄十個縣,分别是南皮、東光、浮陽、饒安、高城、重合、東安陵、修、廣川、阜城,治所南皮。

苻洪,本姓蒲,字廣世,氐族,略陽郡臨渭縣人。早在永嘉之亂時,苻洪就已經嶄露頭角。由于他為人好施舍,且有勇有謀,為氐族人所佩服,因而成為一方實力派。劉曜在長安稱帝後,苻洪選擇歸順前趙,被封為率義侯。
前趙滅亡後,苻洪乃又請降于石虎。被石虎上表薦舉擔任監察六夷軍事、冠軍将軍,負責管理後趙西部的事務。石勒去世後,苻洪又自稱雍州刺史,并選擇依附前涼,可當石虎派麻秋前來讨伐時,苻洪又果斷率二萬戶再次投降石虎,被任命他為光烈将軍、護氐校尉。随後苻洪又勸說石虎遷徙關中的豪強和氐族、羌族等部落東遷充實都城。石虎聽從了他的建議,并任命苻洪為龍骧将軍、流民都督,讓他駐于枋頭。
石虎在位期間,苻洪深受重用,先後被授任為使持節、都督六夷諸軍事、冠軍大将軍、西平郡公。苻洪手下兩千多人也是被加官進爵,即便是冉闵勸說石虎誅殺苻洪,也被石虎拒絕。梁犢之亂時,苻洪也奉命前去平亂。事後被任命為車騎大将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雍、秦州諸軍事,雍州刺史,晉封為略陽郡公。
石虎去世後,後趙陷入内亂,石遵在冉闵的勸說下解除苻洪的都督職務,其他的官職待遇則一如從前。苻洪一怒之下向東晉投降,期間石鑒一度想和苻洪和解,但遭到苻洪拒絕。永和六年(公元350年)閏正月,東晉朝廷授苻洪為氐王、使持節、征北大将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冀州刺史、廣川郡公。
雖然投降了東晉,但這隻是表面的合作,苻洪為了奪取關中又打敗了姚弋仲。同年,苻洪根據谶文“草付應稱王”改姓為“苻”,自稱大都督、大将軍、大單于、三秦王,廣川郡公成為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