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胡喬木:毛主席的秘書,中共中央第一支筆,官至副國級一支筆寫進中央一支筆寫給人民一支筆寫給毛主席

1912年,胡喬木出生在江蘇鹽城的一個愛國家庭,受到家庭環境的熏陶,他自幼喜歡讀書,熱愛寫詩,年輕時候就展現出優秀的文字功底。

靠着這一杆筆,胡喬木最終成為毛主席身邊的貼身秘書,經曆了中國在戰争年代起起落落的歲月,親曆了共和國開國大業到改革開放走向世界的曆史。

中共重要的文獻和文章背後都有他起草或者參與起草的身影,不僅影響了中國革命的曆史程序,而且已成為中共黨史和共和國曆史的經典文獻。他用一支筆書寫了追求人生真理和中國革命的曆程。

作為曾經毛主席的秘書,他是中共中央第一支筆,官至副國級。

胡喬木:毛主席的秘書,中共中央第一支筆,官至副國級一支筆寫進中央一支筆寫給人民一支筆寫給毛主席

胡喬木

胡喬木的父親胡啟東是鹽城名流,詩文在當地文學界小有名氣,母親是一位勤勞賢惠的家庭婦女,家庭條件也較為富裕,是以胡喬木從小就生活在幸福、富裕和開明的家庭環境中。

當時的趨勢是學而優則仕,胡啟東在黎元洪繼任總統後被推選為第二屆國會議員。但在後來的“曹锟賄選”的事件中,清正廉潔的胡啟東不願和這些受賄的議員同流合污便辭職回到了老家鹽城。

胡喬木:毛主席的秘書,中共中央第一支筆,官至副國級一支筆寫進中央一支筆寫給人民一支筆寫給毛主席

胡啟東

父親這場短暫的宦途之行對胡喬木産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學期間他積極參與上司北平學生和勞工的抗日愛國運動,在政治運動中非常活躍。

胡喬木讀書很用功,從小到大成績都名利前茅,最後考入了清華大學實體系,盡管就讀的是理工科,但受到父親胡啟東愛好寫詩的熏陶,胡喬木也愛寫詩,憑借自己廣泛的涉獵範圍,他的文章犀利而富有思想力度,在當時年輕革命學生中十分出名。

不久後,他突出的表現就吸引了當時重要人物的注意力,很快就擔任了文化界和中共一些重要的上司職務,負責對青年人的宣傳活動。

1940年,《中國青年》上發表了一篇以西北青年救國會名義的《上蔣委員長書》,文章中言辭鋒利地批評了國民黨對地區的一黨專政,缺乏民主的統治,這對學校教育和青年成長産生了很惡劣的影響。

文章發表後,迅速在國内學界産生了不小的影響,大家紛紛都在問這篇才華橫溢的文章是誰寫的。這篇文章的作者正是28歲的胡喬木。

胡喬木:毛主席的秘書,中共中央第一支筆,官至副國級一支筆寫進中央一支筆寫給人民一支筆寫給毛主席

《上委員長書》很快就被放到了毛主席的桌上,毛主席看了幾篇胡喬木的文章後,對他的文采和思想覺悟非常欣賞,不久後胡喬木就被調去當毛主席的秘書。

一開始,因為胡喬木年紀較輕,毛主席遲遲沒有讓胡喬木起草一些重要文獻。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向蘇聯發動進攻。當時國内正處于抗日戰争的白熱化階段,這時候蘇聯的一舉一動不免會引起國内的密切關注。

德國前期的優勢讓國内産生了一些對蘇聯失利的的擔憂,對抗日統一戰線的軍心産生了一定的動搖。毛主席在經過幾天的深思熟慮之後,決定讓胡喬木當晚就撰寫一篇社論來鼓舞國内人民反法西斯戰争的必勝決心。

這篇就是發表在《解放日報》上著名的《蘇必勝,德必敗》。這篇文章是胡喬木擔任毛主席秘書後撰寫的第一篇重要文章,在聽取毛主席的對文章的一些想法後,胡喬木僅花費了一個小時就把稿子寫出來了。

等到胡喬木把稿子拿給毛主席檢閱時,毛主席拿起筆簡單修改了幾個地方,就同意送去發表了。社論發表後,良好的反響讓胡喬木聲名鵲起。

這篇文章撰寫的時間緊張,當晚寫,第二天就要發表。而且涉及到的内容重大,不僅關系到國内抗日戰争的思想動向還涉及國際上大國之間的關系和鬥争,但“快槍手”胡喬木仍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毛主席盡管沒有說什麼贊美之詞,但是在之後的工作中,他将越來越多的重要文章的撰寫都交給了胡喬木,可見毛主席的器重和欣賞。由此,胡喬木靠一支筆寫到了毛主席的身邊。

胡喬木:毛主席的秘書,中共中央第一支筆,官至副國級一支筆寫進中央一支筆寫給人民一支筆寫給毛主席

胡喬木曾說過:“我的一輩子就是從事政治工作,都是為政治服務的,但是政治一定是要為人民服務的,如果不是為人民服務方向就偏了。”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時候,他的一生确實都奉獻給了人民的事業。

一方面,因為毛主席時常會即興發表講話,是以胡喬木往往需要在短時間内依靠一個大綱或者幾個要點快速撰寫出一篇文章出來。

胡喬木閱讀廣泛,知識面很廣,可以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盡管如此,在主席身邊工作,他還時常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用。為主席起草一些有關的社論或時評往往都需要一字一句仔細斟酌,一些思想和理論的表述都要尋找到合适的詞句。

但是胡喬木每次都非常高效地完成了任務,除了他深厚的文字功底,背後還有他對文章推敲的認真态度。

另一方面,因為毛主席習慣在夜晚進行辦公,是以胡喬木作為秘書必須随叫随到,随時布置任務,随時準備寫文章,常常是毛主席出題目,提出這篇文章的要求,要表達什麼,要寫出什麼樣的思想……然後胡喬木根據要求起草好再由主席最後審定,然後修改再發表。

胡喬木經常面對的情況是剛剛服下安眠藥準備入睡,但主席一個電話打來,他又得馬上服一片興奮劑準備起床工作,長此以往,胡喬木的身體和精神都承擔了非常大的壓力。無數篇優秀文章背後都是胡喬木深夜一次次起床在燈下工作的身影。

胡喬木:毛主席的秘書,中共中央第一支筆,官至副國級一支筆寫進中央一支筆寫給人民一支筆寫給毛主席

是以毛主席曾誇贊胡喬木說:“靠喬木,有飯吃。”

這一方面自然是指胡喬木在工作上的優異表現為宣傳輿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還有一種說法當時轉戰陝北主席既要指揮作戰,又要指揮宣傳輿論,有時候忙得飯都吃不上,而胡喬木能夠替主席代筆,讓他有時間吃飯,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胡喬木承擔的責任之大和壓力之重。

毛主席曾将胡喬木譽為為“思想改造得最好、靈魂最美”的知識分子典型。這是說胡喬木在了解毛主席思想,真正為黨和人民寫文章方面的優秀表現。

那篇著名的《為人民服務》就是胡喬木深刻了解共産黨的核心思想和老百姓的心聲後在毛主席的即興演講而整理出來的。

胡喬木:毛主席的秘書,中共中央第一支筆,官至副國級一支筆寫進中央一支筆寫給人民一支筆寫給毛主席

1944年,共産黨黨員張思德因為燒炭窯塌犧牲,毛主席突然提出要為他召開一個追悼會,還要在會上進行講話。這篇講話被胡喬木記錄下來,根據主席的講話他加了一句司馬遷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這句話簡明扼要地指出了共産黨的根本利益是為人民服務,而每位共産黨人的價值都是都是以百姓的利益為首要利益。經過胡喬木修改過後的講稿最終成為《為人民服務》,這篇文章準确地表達了共産黨的初心,成為毛主席選集中的最重要文章之一,廣為流傳。

後來,他曾擔任過人大常委,中央政治局委員等多項職位。

胡喬木:毛主席的秘書,中共中央第一支筆,官至副國級一支筆寫進中央一支筆寫給人民一支筆寫給毛主席

張思德

作為毛主席思想上的最親密的助手,胡喬木深受毛主席的影響和教導,對毛主席十分敬仰,而毛主席對這位“筆杆子”也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

晚年的胡喬木,因為長期的過度勞累和精神上的壓力,幾乎不能再繼續寫東西了。長期的神經衰弱讓他睡不着覺也不能進行腦力活動了。不得已,他向毛主席寫信請求休假一段時間。毛主席很快就同意了胡喬木的休假。

他不僅向胡喬木提出一些修養的經驗,為了讓他寬心養病,還明确提出讓他什麼都不要管,專心修養一兩年。在他養病的這段時間裡,他還重新拾起了寫詩的愛好,陸陸續續地把他的作品給毛主席指點。而毛主席也願意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進行修改和肯定。

到最後寫的十幾首詩在毛主席的建議下都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可見他們之間不僅是工作夥伴之間的默契還有朋友之間的惺惺相惜。晚年的他一直希望用筆記錄下他對革命事業的個人經曆和中國共産黨幾十年來發展的曆史。

胡喬木:毛主席的秘書,中共中央第一支筆,官至副國級一支筆寫進中央一支筆寫給人民一支筆寫給毛主席

1992年,胡喬木因為癌症晚期在醫院遺留之際,在病床上對老伴谷羽說:“我要活到九十歲,我希望做兩件事:一是完成對主席五十年代政治活動的回憶錄的寫作;二是重寫一部完整的中共黨史著作。”

可惜在他人生的最後幾年,病痛折磨着他,讓他帶着對未完成的事業深深的遺憾撒手人寰。他的一生都貫穿着對革命事業的诠釋和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書寫,在毛主席的指引下,他用筆撰寫出一個又一個經典文獻,見證了中國曆史的發展和時代的創造。

從協助鄧小平起草《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到在美國發表《中國為什麼會犯二十年的“左”傾錯誤》的講演;從撰寫《再論無産階級專政的曆史經驗》,到撰寫《西藏的革命和尼赫魯的哲學》,許多都成為了經典文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