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冠軍的搖籃|訪漳州體育訓練基地|胡喬木親自為隊員主持婚禮

作者:老報紙
世界冠軍的搖籃|訪漳州體育訓練基地|胡喬木親自為隊員主持婚禮

勞工日報1986年2月28日

春節前夕,富饒美麗的閩南名城漳州市又添一景——巍峨的中國女排:“三連冠”紀念碑設計新穎,碑身是個三角形的金屬構件,高二十七米,碑頂鑲嵌着一個半噸多重的不鏽鋼排球。碑前聳立着一尊矯健的女排姑娘銅像。

偌大的中國,為什麼隻有漳州能享此盛譽呢?為了找到滿意的答案,我們走訪了漳州體育訓練基地。

(一)

基地主任鐘家琪說:“漳州是中圍女排的搖籃,是這支世界排壇勁旅騰飛的地方。1976年,袁偉民教練受命在在漳州組織中國女排,随後五次來這裡集訓。孫晉芳第一次來漳基地練球時,隻有十五歲,郎平剛來時還梳着兩把'小刷子'。漳州把她們從少年隊搖到青年隊,又從青年隊搖到國家隊,進而搖到世界冠軍隊。女排姑娘在這裡流下了拼搏的汗水,鍛煉了起飛的翅膀。。

“為什麼要選漳州做女排集訓基地呢?”我進一步追問。

這位曾經為女排奪冠立下汗馬功勞的基地主任,滿懷深情地說:“因為漳州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這裡年平均氣溫是二十一攝氏度,四季如春,很适合女排冬訓。有人做過調查,北方的女孩子在這裡經過一期冬訓,一般要長高二、三厘米。這裡又是'閩南金三角'的腹地,物産豐富。'立春桃花豔,夏來荔枝甜,秋季芭蕉香,臘月蘆柑紅'。不僅水果多,水産品也很豐盛,有利于女排姑娘健身。更難能可貴的是,漳州人民熱愛排球運動,各級上司幹部及有關部門在物質和人力上對排球事業的發展給予了有力的支援。"

基地的運動員餐廳裡高懸着兩幅醒目的智語∶"運動員之家""全心全意為運動員服務"。這就是基地的宗旨。

(二)

讓運動員吃好是保證訓練的一個重要條件。過去,人們常說“衆口難調”,而基地的同志硬是以改革的精神,打破了這個陳腐的觀念。做到衆口可調。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女排姑娘穿雲駕霧,五大洲各種美味佳肴都品嘗過,要讓她們吃得滿意,不用番心思是不行的。他們摸着石頭過河,幾次改善用餐形式。開始是老套的桌菜,八人一桌,數菜一湯。後來他們發現有的運動員搞加時訓練,來得晚,吃殘羹剩飯不衛生。

于處就改成吃份菜。份菜是拼盤,人手一份,各自食用。不久,他們又發現有的運動員不吸吃份菜,剩下許多,就改用半自助餐。每人一份主菜,副菜自由選擇,運動反映這種用餐形式很好。然而基地的炊事人員沒有就此止步,最近,他們又在半自助餐的基礎上讓運動員點菜進餐。近年來,他們已積累了适合運動員口味的數百種食譜,做到南北結合、甜鹹結合。幹稀結合、中西結合,七天更換—次菜單,每周二十一餐不重樣。

女排姑娘多愛吃南國的水産品,基地的同志就象蜜蜂采蜜一樣,不辭勞苦,跑遍漳州管轄的九縣一市,采集當地的名優海産。當年郎平、孫晉芳等人愛吃螃蟹,餐廳就每天必備。鄭美珠在大運動量訓練後常常感到胃不舒服,廚師就開小竈,給她吃豆制品,炒豬肝等,想方設法為其增加血色素。

1985年初,為慶祝中國女排奪得“三連冠”,排球熱心者在漳州舉行大聯歡,曹慧英、孫晉芳等老隊員鼓勵周曉蘭在訓練基地舉行婚禮。這個臨時動議,可忙壞了基地的從業人員。他們兵分幾路,以“短、平、快”的速度備齊了結婚禮服、禮品,布置好了新房,并派專車送新娘新郎去廈門燙發,邀請正在漳州視察的胡喬木同志做主婚人。終于使這對排球戀人度過了一段令人難忘的婚期。有人感概地說:“你們比父母想得還周到。”

(三)

來漳州前,我以為這個培養世界冠軍的體育訓練基地在開始設計時,一定很豪華。看了設在基地的女排成長展覽室後,才知道井非如此。

漳州基地草創于1972年。當時“四人幫”當道,在“不要把運動員培養成修正主義的苗子”的極左思想毒害下,訓練場地隻搭了一座大竹棚,運動員在裡面練球,常常是“滾上一身泥,磨掉幾層皮”。為了改變這種不正常的狀況,基地幾經擴建,現已建起三座訓練館,九個場地,一座健身房,一座運動員宿舍及附屬生活設施。

人們常說:“人生的意義在于貢獻”。确實,漳州體育訓練基地這個英雄集體的可貴之處,在于為中國女排的細起無私地、默默無聞地貢獻了他們的全部心血。對此,國家體委副主任袁偉民作了高度的評價,他說:“中國女排崛起于世界排壇,是和漳州體育訓練基地的建立分不開的。它既是女排的溫暖之家,也是'冠軍的搖籃'。”

(本報記者 王玉生)

(張曉岚 攝影)

世界冠軍的搖籃|訪漳州體育訓練基地|胡喬木親自為隊員主持婚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