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海經》的那些大BOSS——颛顼(zhuan xù)和大禹有哪些傳說?颛顼大禹治水

傳說颛顼(zhuan xù)是黃帝的後代,是一位有名的部族首領。當時,颛顼的部族生活在帝丘(今濮陽)一帶。颛顼聰明能幹,明達事理。他率領族人辛勤耕作,認真總結勞動人民長期觀察天象的經驗,制定曆法,發展生産,使得自己所在的部落成為當時最為強大的一個部族。

《山海經》的那些大BOSS——颛顼(zhuan xù)和大禹有哪些傳說?颛顼大禹治水

颛顼所處的時代,生産力已經有所發展,氏族模式下的原始社會開始逐漸瓦解,社會模式開始向着第一個階級社會——奴隸社會轉化。是以,為了建立自己的統治秩序,防止群眾“犯上作亂”,颛項就讓一個名叫重的人專門祭祀鬼神,并令黎(人名)掌管土地和人民。

這是古代曆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為由此開始,通過祭祀、慶典、朝拜等等這樣的敬神活動,開始與統治者的統治手段挂鈎,也就是說敬神不僅僅是表象,而是通過敬神來控制百姓的内心精神,通過祭祀的一整套禮儀典範,有效地掌控了老百姓的“忠誠度”。

同樣,黎掌管土地和人民,也是相當于最早期、最原始的上司班子的模型,朝廷從上到下的官吏官吏模式和人事制度,就由此開始形成。

《山海經》的那些大BOSS——颛顼(zhuan xù)和大禹有哪些傳說?颛顼大禹治水

從此,專職神職人員就成了普通人與所謂鬼神之間的媒介,負責傳達和解釋鬼神的意志。這樣,新生的特權階級就利用他們掌握的神權,替自己壓迫和剝削群眾披上神聖的外衣。這無階級的原始社會即将崩潰,第一個階級社會,也就是奴隸制社會的萌芽已經出現。

夏族是生活在中原地區的一個古老部族。他們的活動區域主要在今河南西部的伊、洛流域。大禹是夏族的一個著名首領。古代文獻典籍中記載了不少關于大禹的美麗傳說。在豫西洛陽一帶還有與大禹有關的文物古迹,反映出大禹的功績和勞動人民對于他治水傑出貢獻的懷念之情。

據說禹的父親名叫鲧(gun),是以堯為首的部落聯盟議事會的重要成員。那個時候,洪水滔天,淹沒了大片的田地和村莊,僅剩下一些山崗和丘陵。堯根據部落聯盟議事會的決定,任命鲧治理洪水。

作為第一個治理水患災害的負責人,鲧采用修築堤防阻擋洪水的辦法。簡單的堵截式的治理水災。但積水無法排洩,仍然泛濫成災。九年過去了,水勢不減,還在威脅着人們的生活和安全。

于是,堯處死鲧,又派鲧的兒子禹去治水。

大禹接受了父親治水失敗的教訓,所謂堵不如疏,大禹采用疏導的辦法洩洪。據說他在黃河下遊開辟九條河道,将洪水直接排入大海,終于獲得了成功。傳說大禹治水時以應龍(傳說中的神龍)為坐騎,應龍以尾劃地,所經之處,山崩石裂,開山辟地,疏通河道。

《山海經》的那些大BOSS——颛顼(zhuan xù)和大禹有哪些傳說?颛顼大禹治水

大禹行至镮轅山(今偃師、鞏縣、登封縣境内),水流為山所阻。于是大禹變化為黃熊,奮力劈山開河,終于大功告成。

大禹專心治河,三十歲才和塗山氏之女結為夫妻。禹在變化為熊開通镮轅山前,曾告訴妻子:“一定在聽到敲鼓的聲音後,再來送飯。”不料,一塊石頭滾下山,恰巧落在鼓上。一聲鼓響,懷孕的塗山氏之女趕來給丈夫送飯,卻看到自己的丈夫變成了熊,十分羞慚,就離開了禹。

當她走到嵩山(今登封縣境内)腳下,大禹追了過來,她便變成了石頭。禹大喊一聲:“還我的兒子!”喊聲剛落,石頭崩裂,禹的兒子啟就降生了。至今嵩山腳下仍有一塊“啟母石”。還有一個傳說,禹在桐柏山(今南陽桐柏縣一帶,屬淮河流域)治水,捉獲淮渦水神無支祁。無支祁形似猿猴,金目白牙,力大無比。禹用鐵索穿住它的鼻子,然後把它壓在了淮陰龜山腳下,為當地除了害。

《山海經》的那些大BOSS——颛顼(zhuan xù)和大禹有哪些傳說?颛顼大禹治水

這些傳說曲折地反映出大禹努力治水,為民造福的史實。據《史記》等書記載,禹為治理洪水,日夜操勞,奔走十三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他率領百姓辛勤勞動,發展農業生産。生活上很儉樸,住房簡陋,粗衣陋食,深受群眾的愛戴。

是以,治水的功勞令大禹威望很高,當舜年老的時候,就推薦他擔任部落聯盟議事會的首領,獲得了大家的一緻擁護。禹繼任以後,定都陽城(今登封告成鎮),将全國劃分為九個州(九州的來曆)。根據土質好壞和物産情況,規定了每州交納貢賦的品種和數量。十年以後,他到東方視察,死于會稽(今浙江省紹興)。

後人為紀念他的偉大功績,在河南、山西、浙江等地依據傳說附會出許多古迹,供人們觀瞻如禹井、禹穴、禹廟等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