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然居起家菜——辣子田螺
重慶陶然居是重慶姑娘名叫嚴琦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重慶的白市驿靠五張桌子打下江山,曆時二十年做到全國前十的餐飲企業。具體是不是前十,這個不是本文探讨的要點,今天去了陶然居當年嚴琦創業的老店吃飯,一個是因為剛好去那裡辦事,另則也是慕名前來,心中還是無限期待。
這其實不是我第一次在陶然居吃飯,2000年我就在陶然居成都的店裡吃過,當時是重慶的朋友到成都去,點名要吃陶然居,那時的菜品現在記憶模糊,但印象還是不錯,店堂幹淨,菜品清爽,留下很好的印象。
陶然居創業老店,店堂不大,古香古色
慕名來到陶然居創業老店,的确店堂不大,門口可容納的停車位也極其有限,一樓的店堂應該就是初創時用餐的地方,現在也擺不了幾張桌子,客人大多被安排到二樓或者三樓進餐。
陶然居菜單上可供點選的菜不是很多,大多都是他們的特色拿手菜品,這本是好事情,特色菜館提供獨家特色菜品,客人大多也是沖着特色菜來的,但我今天吃了這頓飯之後,我對陶然居的菜品真的是大失所望,可以說對他們的菜品很不滿意。
一樓店堂擺了幾張桌子但同時也作為上樓的通道,很是局促
點菜,服務員在記錄,戴眼鏡的平頭哥突然闖入畫面
老店方方正正,古樸典雅,也給人很好的印象,我們人多,到了樓上開始點菜。陶然居的特色菜幾乎都點了,出菜很快,不多一會,菜陸陸續續都上來了。
涼拌折耳根
白市驿闆鴨
闆鴨
涼拌葛根粉
夫妻肺片
燒白
這是咵咵咵幾乎同時連續上來的幾個菜,折耳根不說了,這個就是重慶人吃飯必點的涼拌菜,雖然腥苦,但有一種特殊的清香,無論現在怎麼傳說折耳根會緻癌,但重慶人還是舍不得放棄對折耳根的愛。
說回來對陶然居的不滿意,這第一點,幾乎沒有現做的菜,大多都是做好了的大鍋菜,每個客人點了這道菜就盛上一盤或一碗或一盆,有的是爐子小火持續加熱的就盛好了撒一點蔥直接上桌,有的需要加一下熱,比如這個闆鴨,微波爐轉一下,或者籠屜裡面加熱幾分鐘,這闆鴨。。不知道重慶本地人對這道菜的看法如何,我夾了一塊,難以下咽。這夫妻肺片,端上來的時候大家都在問服務員,這是什麼菜,認不到。夫妻肺片這道四川名菜話說是你們這樣做的嗎?那刀工,從來沒有切過菜也就這個水準,夫妻肺片雖然都是牛雜件的肉,但講究的都是會片成很薄的片,這陶然居真的很不講究,牛心肺你切成闆凳塊,調料也沒有多一點,重慶話說的話你倒是撇脫了,但客人是什麼樣的感受你不考慮的嗎?
燒白還是蒸的很糯很透,味道也很好,但,街頭的豆花館的水準也不相上下呀親。
盤龍鳝
面片
糍粑
郵亭鲫魚
幹豇豆臘豬腳湯
火燒過的臘豬腳有虎皮的狀态
臘豬腳
本以為,有些菜是大鍋燒好了客人點了之後加熱直接上,那一定還有不是這種情形的,單炒或者單做的應該一定有的吧?但結果,很是失望,除了票兒白和紅苕颠是單炒的,還有糍粑和面片,所有葷菜都沒有一個是現做和單炒單燒的,都是大鍋菜,加熱端上來。。這味道嘛,說句實在話,比起重慶開滿城的大小江湖菜館真的遜色不是一點半點呢,不知道陶然居的創始人嚴琦女士是怎麼想的?
還有一道菜沒有介紹,我們要了兩份燒白,還有就是他們創業菜——辣子田螺,我們也要了兩份,據說當年陶然居就是靠這道菜樹立了江湖地位,許多人慕名到白市驿來吃他們家的辣子田螺,高峰時一天僅辣子田螺就可以賣五六萬元,那我們都來見識一下這道陶然居的看家菜吧!
辣子田螺
這道菜不是後上的,是我放在最後來介紹的,口感上來說,這絕對不是現做單燒的菜,螺肉沒有一點的彈性,就是那種加熱時間太久了肉質發柴發幹沒有彈性的口感,我隻吃了一個就沒有一點的興趣再繼續了,如果說這菜能代表陶然居的江湖地位,那也許當初嚴琦不是這樣燒給客人吃的,期待最高的也是這道菜,失望最大的也是這道菜,口感幹澀,湯汁也不是那種鮮辣,老湯老油浸淫多日的油滑感,如果是現做的,那至少海椒都是油爆的酥脆,至少質感還有的吧,這個海椒用筷子一壓,全部毫無彈性的扁扁倒在老油湯裡,被油浸了多少天已經全然不知了。回想起在南京街頭吃的爆炒螺蛳,街頭小攤子,一口小鍋現場爆炒,那一口吸出來的螺蛳肉都是辣香辣香的,肉彈性好,有嚼勁,新鮮的相信大家都吃的出來。陶然居的辣子田螺如果說當初是今天這樣的做法,那就不會有今天的陶然居,那現在的辣子田螺是怎麼了,店子大了,也不注重客人的感受了嗎?還是希望嚴琦能回歸初心,注重客人的體驗,還回食客們認可的陶然居菜系和當初的味道。
其實,這次陶然居就餐也不是說沒有一道好吃的菜品,糍粑做的就很不錯,那如果說糍粑能代表陶然居,我想嚴琦也不會答應,畢竟陶然居有陶然居撼動江湖的菜品,希望能早日品嘗到!
本人對陶然居的曆史全然無知,也是在店裡的介紹看了一下,對菜品的評價都是有感而發,不一定正确,隻代表個人觀點。#吃在中國# #吃在重慶# #吃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