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陶然時代”結束,拉卡拉前路漫漫:支付主業增長乏力,新業務遍地開花,科技服務業務能否帶領公司起飛?

作者:洞見财經研究室
“孫陶然時代”結束,拉卡拉前路漫漫:支付主業增長乏力,新業務遍地開花,科技服務業務能否帶領公司起飛?

記者 謝奀國 實習記者 席文 報道

近日,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官網顯示,孫陶然不再擔任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拉卡拉”)法定代表人,改由陳烈接任。

“孫陶然時代”結束,拉卡拉前路漫漫:支付主業增長乏力,新業務遍地開花,科技服務業務能否帶領公司起飛?

孫陶然是拉卡拉的創始人。資料顯示,拉卡拉成立于2005年1月,很早便進入支付行業,并成為線下支付巨頭。2012年,拉卡拉開始全面進軍銀行卡收單領域,将重心從服務C端使用者轉向了服務B端商戶。憑借收單業務的快速發展,拉卡拉于2015年開始扭虧為盈。2019年4月,拉卡拉成功在深交所上市。

不過,上市後的拉卡拉仍面臨不少問題,比如營收主要依靠收單業務,比較單一。拉卡拉近幾年的财報顯示,其支付業務營收增長緩慢,且毛利率持續下滑。

在此背景下,近年拉卡拉開始積極嘗試布局新業務,如小貸、衆籌、影業、征信業務等等。近來炙手可熱的數字人民币以及元宇宙等領域也有涉足。“希望3年後科技業務能夠貢獻超過50%的利潤”,去年5月底拉卡拉方面曾這樣向投資者表示。在支付主業之外,拉卡拉科技對科技業務寄予厚望。

不過從财報資料看,科技業務現階段尚且不足以扛起拉卡拉業績二次增長的大旗。且數字人民币、金融科技等新業務布局的前期持續支出,或是拉卡拉近來業績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的原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接任孫陶然的陳烈目前為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也是電子科技專業出身。這一掌舵人的更疊是否意味着拉卡拉下階段将對科技服務業務重點發力?

就法定代表人變更的原因及影響,記者聯系了拉卡拉方面。對方回複表示“我司根據公司章程規定執行的變更。”關于業績的波動及業務的最新布局規劃,拉卡拉方面未正面回應,僅表示“以公司公告内容為準。”

高層人事變動背後:主業增長乏力

公開資料顯示,拉卡拉成立于2005年,前身是由有道創投、孫陶然、雷軍共同出資創立的乾坤時代,2015年更名為“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4月拉卡拉在深交所挂牌,成為第一家登陸A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作為首家獨立上市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的一舉一動均備受行業關注。2月22日,工商資訊顯示,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由“孫陶然”變更為“陳烈”。

記者注意到,與此同時,拉卡拉高層發生多項人事變動,比如陳傑卸任了拉卡拉監事會主席,張雙喜卸任拉卡拉董事,以及新增一名監事朱婕。據悉,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通常由該公司的董事長擔任。是以,外界對于拉卡拉法人變更事項大多了解為董監高換屆。

實際上,今年2月15日,拉卡拉也曾釋出公告稱,央行已核準陳烈擔任公司非獨立董事的任職資格。陳烈就任公司非獨立董事,任期自2022年1月30日(即央行核準其任職資格之日)起計算,至該公司第三屆董事會任期屆滿之日止。

資料顯示,拉卡拉成立至今十幾年來,注冊資本已從最初的100萬元,多次增資至目前的約8億元,經營範圍包括了網際網路支付、行動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銀行卡收單等。期間創始人孫陶然一直擔任公司董事長。作為掌舵人,孫陶然也在行業變更中,多次帶領公司及時調整業務賽道,謀求更好地發展。

例如,拉卡拉自2012年開始全面進軍銀行卡收單領域,原因是“随着網絡支付技術的普及,在個人支付業務領域,使用者習慣由線下刷卡支付逐漸變更為移動支付。”受此影響,拉卡拉選擇主動放棄C端個人支付業務,轉向B端收單業務。招股書顯示,2018年拉卡拉收單業務的營業收入達到50.7億元,占比達89.29%,是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同期個人支付業務的營收占比僅為1.9%。

“孫陶然時代”結束,拉卡拉前路漫漫:支付主業增長乏力,新業務遍地開花,科技服務業務能否帶領公司起飛?

不過,瞄準B端的不僅僅隻有拉卡拉一家。彼時除了200多家大大小小的持牌第三方支付機構,還有網際網路巨頭都在試圖向B端産業鍊上遊布局。在招股書中,拉卡拉曾列出兩類主要競争企業,一是垂直型企業,有銀聯商務、通聯支付、彙付天下、深圳瑞銀信、廣東合利金融、寶付支付等;二是綜合型企業,有螞蟻金服、京東數科等。

激烈的市場競争下,拉卡拉的支付業務發展開始顯得有些後勁不足。從交易規模看,據披露,2019年、2020年拉卡拉在第三方支付行業内的市場佔有率占比均維持在8%左右。幾乎沒有增長。最新披露的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9月末,拉卡拉收單業務覆寫的活躍商家有1288萬家,收單規模3.85萬億元,相比2020年均有所下滑。

“孫陶然時代”結束,拉卡拉前路漫漫:支付主業增長乏力,新業務遍地開花,科技服務業務能否帶領公司起飛?

從業績貢獻度看,2018年至2020年,拉卡拉的支付業務營業收入分别為52.2億元、43.46億元、46.65億元,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同期,拉卡拉的支付業務營收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别為91.2%、88.7%、83.9%。

毛利率也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一個名額。資料顯示,2018年至2020年,拉卡拉支付業務的毛利率逐年下滑,分别為42.24%、41.71%、32.85%。

或受支付主業毛利率下滑的影響,近期拉卡拉的業績基本面也出現較大的波動。拉卡拉披露的2021年三季報資料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拉卡拉實作營業收入16.44億元,同比增幅僅有1.8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5億元,同比增幅為1.85%;扣非淨利潤2.5億元,同比下降11.25%。

“孫陶然時代”結束,拉卡拉前路漫漫:支付主業增長乏力,新業務遍地開花,科技服務業務能否帶領公司起飛?

這使得該公司前三季度營收49.39億元,同比增長19.88%;歸母淨利潤8.56億元,同比增長16.41%。兩項業績名額增速均有所放緩。

對于2021年三季度業績的突然“變臉”,在深交所互動易平台,拉卡拉董秘向投資者解釋稱,第三季度公司扣非淨利潤同比有所下降,是因為“對部分小微商戶、管道的減費讓利以及機具折舊的影響”。拉卡拉方面表示,第四季度公司将保持前三季度的良好經營态勢。

那麼此次董監高的人事調整是否和拉卡拉支付主業增長乏力的情況有關?就法定代表人變更的原因及影響,記者聯系了拉卡拉方面。對方回複表示“我司根據公司章程規定執行的變更。”

據悉,今年4月25日,拉卡拉将釋出2021年年報,屆時将披露該公司去年全年的整體經營情況。

新掌舵人将帶領拉卡拉走向何方?

依靠支付業務躺着賺錢的日子一去不返,拉卡拉開始緻力于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例如在一度炙手可熱的網際網路貸款、數字人民币以及金融科技等領域,拉卡拉近年來動态頻頻。

2014年前後,網際網路金融成為新的風口,孫陶然也開始布局金融業務,并拿下了網絡小貸牌照,上線包括“易分期”、“替你還”、員工貸等網際網路貸款産品。後續随着監管的收緊,2016年8月,即備戰深交所上市期間,拉卡拉剝離了主營增值金融業務的北京拉卡拉小貸、廣州拉卡拉小貸、考拉衆籌等10家控股及參股子公司。

彼時,拉卡拉稱将上述公司的業務剝離出去,是為了“進一步專注于發展第三方支付業務的主營業務”。然而上市後不到一年時間,拉卡拉就試圖以21.7億元收購關聯方西藏考拉金科網絡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持有的廣州衆赢維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衆赢維融科技有限公司100%的股份。對此,深交所很快向其下發關注函,要求拉卡拉說明重新收購剝離公司的原因,該收購項目是否存在監管套利,是否有損上市公司利益等情況。

拉卡拉在回複函中解釋到,計劃重新收購這兩家公司是為了提升自身的金融科技能力。不過,或是因監管的關注,上述交易最後以失敗告終。

拉卡拉還對征信業務情有獨鐘。2021年8月,拉卡拉釋出公告稱,為取得企業信用評級和證券市場資信評級的資質,快速進入企業信用評級和證券市場資信評級市場,公司拟使用自有資金5000萬元向西藏考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考拉昆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購買其持有的北京中北聯信用評估有限公司100%股權。值得一提的是,中北聯信用評估也是2016年8月拉卡拉集中剝離的10家公司之一。

不過,信用評級行業的監管力度正在全面強化。證監會北京監管局近日釋出的《關于對北京中北聯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顯示,中北聯信用評估在資訊系統、公司治理和獨立性、評級制度、資訊披露等四個方面存在問題,決定對該公司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孫陶然時代”結束,拉卡拉前路漫漫:支付主業增長乏力,新業務遍地開花,科技服務業務能否帶領公司起飛?

此外,數字人民币、元宇宙等“熱點”領域也成為拉卡拉近年來布局的對象。資料顯示,拉卡拉是首批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币研究所簽訂戰略合作協定的兩家支付機構之一。在2020年年報中,拉卡拉稱,報告期内,公司在數字人民币領域的投入超過3000萬元,組建了專門的技術研發、産品開發和推廣營運團隊。年報還表示,未來三年,公司計劃投入5億元,持續推進并增強數字人民币及商戶數字化服務,推動公司業務發展實作新的突破。

去年11月17日,拉卡拉曾表示,公司員工部分工資已經通過數字貨币形式發放。受上述消息影響,拉卡拉當日股價上漲5.23%,收報25.94元,領漲數字貨币闆塊。

頻頻“蹭熱度”,讓拉卡拉在市場投資者眼中留下了“追風者”的印象,帶漲了股票,也引來了深交所的關注。在對拉卡拉下發的關注函中,深交所曾直接詢問拉卡拉“是否存在炒作股價的情形。”

數字人民币、金融科技等新業務布局的前期持續支出,也成為拉卡拉近來業績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的原因之一。财報顯示,拉卡拉在科技方面的多項費用支出增長幅度較大。例如,保險合同準備金從2020年的3362.09萬元增長至2021年三季度末的8073.95萬元,增幅為140%。信用價值損失從2020年的-104.47萬元增長至2021年三季度末的-5094.01萬元,增幅高達4776%。财報解釋稱,上述兩項業績名額變動的原因均是“主要為開展金融科技服務業務所緻。”

“孫陶然時代”結束,拉卡拉前路漫漫:支付主業增長乏力,新業務遍地開花,科技服務業務能否帶領公司起飛?

據介紹,拉卡拉的科技服務主要通過軟體服務實作,如提供SaaS服務、系統解決方案及金融科技服務輸出。科技服務業務一度被拉卡拉寄予厚望。記者梳理财報資訊發現,2018年至2020年,拉卡拉科技服務業務收入在整體營收中的占比分别是3.54%、9.02%、11.49%,呈現穩步提升趨勢。“希望3年後科技業務能夠貢獻超過50%的利潤”,2021年拉卡拉方面曾向投資者表示。

記者注意到,此次接任孫陶然的陳烈也是電子科技專業出身。公開資料顯示,陳烈大學學習的是微電子電路與系統專業。2009年10月進入拉卡拉集團,任拉卡拉海南分公司兼廣西分公司總經理,此後接連擔任任拉卡拉商務服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執行總裁,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營銷總監,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等多個職務。

陳烈成為新的掌舵人,是否意味着拉卡拉下階段将重點發力科技?拉卡拉未來的科技服務業務能否撐起公司業績半邊天?就相關問題,拉卡拉方面未正面回應,僅表示“以公司公告内容為準。”

本文由《贛商》雜志旗下新媒體·洞見财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線索征集熱線:13257094128。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