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監管定調人民币現金存取業務不能停

作者:洞見财經研究室

近日,遼甯振興銀行、北京中關村銀行先後公告稱停止辦理存取款、零錢兌換、殘損币兌換、ATM存取款等現金業務,引發廣泛關注。銀行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下,停辦人民币現金業務是否合理?對此,2月21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币現金服務工作座談會,會議明确指出,“凡設有實體網點的商業銀行、農信社等機構必須辦理人民币現金存取業務”。遼甯振興銀行、北京中關村銀行2月22日均表示“将繼續開展現金收付業務”。

  央行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全年現金淨投放6510億元,現金需求依然旺盛。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業内人士指出,現金業務在當下依舊意義重大,現金業務是銀行觸達客戶的重要途徑,不宜将其和數字化、線上化經營對立起來。銀行可探索建設數字化、集約化的現金服務體系,進一步降低現金服務成本,提升服務品質。

  有網點的商業銀行須辦理人民币現金存取業務

  北京中關村銀行此前釋出公告稱,将于2022年4月1日起停辦現金收付業務,停辦管道包括營業網點櫃面和ATM機自助管道。遼甯振興銀行也曾公告稱,将于2022年3月1日起停辦櫃面現金存取款、零錢兌換、殘損币兌換、自助裝置存取款等現金業務。

  談及停辦現金收付業務的原因,中關村銀行稱,“随着其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不斷加大線上業務發展力度,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業内人士普遍認為,上述銀行停辦現金收付業務,除了數字化轉型外,也與銀行降低成本的考慮有關。

  個别銀行停辦人民币現金業務,引發監管部門高度關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币現金服務工作座談會上發言時指出,根據初步排查,還有一些銀行網點也停辦了現金存取業務,涉及農信社、外資銀行等,也包括一些國有大行。

  上述會議明确指出,人民币現金是國家法定貨币,現金服務是最基礎、最根本的金融服務,現金投放收儲是銀行業金融機構最基本的業務,在滿足人民群衆生産生活需要、服務實體經濟、維護貨币金融體系穩定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範一飛表示,設有實體網點的商業銀行和農信社等必須辦理人民币現金存取業務。各機構不得以業務轉型更新、現金業務較少、控制成本、降低業務管理風險等為由,停辦人民币現金存取業務。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要加強對轄内銀行業金融機構辦理人民币現金存取業務的管理,并通過多種方式為其辦理現金存取業務提供必要保障。

  遼甯振興銀行2月22日表示,堅決貫徹執行央行要求,努力提升金融服務站位,繼續為廣大客戶提供現金服務。北京中關村銀行2月22日也表示,根據央行的要求,将繼續開展現金收付業務。

  需求依然旺盛 特定群體偏好現金

  近年來,雖然移動支付等非現金支付方式快速發展,但人民币現金需求依然較大。據範一飛介紹,2021年全年現金淨投放6510億元,2021年末大陸流通中現金(M0)達9.08萬億元,同比增長7.7%,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勢頭。為改革開放以來的次高水準,僅低于2020年。“上述資料反映出大陸經濟社會發展對現金需求比較旺盛。”範一飛說。

  而銀行櫃面現金存取業務是滿足客戶現金存取業務的重要管道。人民銀行資料顯示,2021年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私現金業務量占客戶現金業務量超90%,櫃面現金存取又占現金存取總量超70%,是現金服務的主要管道。

  值得注意的是,現金使用門檻低,匿名性強,支付快捷,老年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特定群體更偏好使用現金。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從實踐看,線上交易由于條件所限,在支付方式中未能支援現金收付款。但如果更多的線下機構拒收人民币,将影響人民币的正常流通,給習慣使用現金的人群帶來不便。

  他說,2018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2018年第10号公告,規範旅遊、餐飲、零售、交通運輸等行業以及行政事業、公共服務等領域的現金收付行為,強調任何機關和個人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告示等方式拒收現金,并要求不得炒作“無現金”概念。人民銀行、銀保監會此次聯合召開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币現金服務工作座談會,堅持問題導向,明确工作要求,再次強調應紮實做好人民币現金存取業務,是及時和必要的。

  根據2月22日央行釋出的資訊,2021年第四季度,人民銀行依法對32家拒收現金的機關及相關責任人作出經濟處罰,處罰金額從1000元至10萬元人民币不等。被處罰的機關包括水電、瓦斯、物業繳費等公共服務機構以及停車場、保險公司、連鎖餐飲、醫療機構等。

  董希淼建議,下一步,應加快《中國人民銀行法》及《人民币管理條例》《現金管理暫行條例》等修訂工作,完善支付結算領域法制建設,明确對拒收現金等行為的處罰标準,并加大對拒收銀行卡等行為的檢查處置,為公衆辦理現金業務創造更好的環境,努力消除金融服務的“數字鴻溝”。

  不宜将現金業務與數字化經營對立

  範一飛說,大陸商業銀行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商業銀行。一方面要符合銀行業經營的一般規律,以效益最大化為目标,通過電子化、數字化手段為銀行網點減負增效,降低營運成本,提高營運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展現其社會屬性。銀行業金融機構作為現金服務的主力軍,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強化責任擔當,深化認識、主動作為,把握好短期和長遠、微觀和宏觀的關系,統籌經濟利益和社會責任,順應新發展階段要求,不斷提升現金服務能力和水準。

  “銀行作為特許經營行業,本來就不應片面追求經濟利益,而是應将社會責任和經濟利益協調統一,具體到現金業務領域,就是應該立足數字經濟展業環境,不斷提升現金服務的品質、能力和水準,切實滿足客戶需要。”中國政法大學法治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車甯表示,普惠金融是目前商業銀行主要的業務方向,也是其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根基,而提升金融服務包容性特别是現金支付包容性,使其能夠為最大多數的客戶普遍享有則是普惠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反映普惠金融工作成色,決定業務成敗。

  車甯還表示,作為最便利、最中性的支付工具,現金業務在當下依舊意義重大,現金業務現在是,未來也依舊是銀行觸達客戶的重要途徑,對于銀行經營流量、服務客戶、建構生态意義重大,有實體經營網點的銀行應充分用好這一優勢,而不宜将其和數字化、線上化經營對立起來。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提高認識,不片面追求數字技術發展速度,不簡單轉嫁必要的服務成本,平衡好客戶需求、營運成本、風險防範等關系,特别是具備條件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适當保留人工服務視窗,适當提供現金收付業務。”董希淼說。

  郵儲銀行相關人士也表示,銀行開展金融業務和踐行社會責任可以很好地結合起來。現金業務具有良好的客戶黏性,赢得客戶信任可以觸達更廣泛客戶的需求,帶來客戶拓展機會。且通過大力發展金融科技,建設數字化、集約化的現金服務體系,可進一步降低現金服務成本,提升服務品質。

  董希淼說,對主要以網際網路模式營運的銀行,在現金業務方面可探索實施差異化政策。下一步,如果數字人民币正式發行,部分現金收付業務也将以數字化的形式進行,将更好地滿足使用者對現金收付的需求。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