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從未坦白過這段歐洲“豔遇”的經曆

cindy說:

前陣子和大家分享我回意大利的生活,很多媽媽留言讓我寫寫歐洲的旅行攻略,或者說說歐洲的美術館,想來30歲裸辭去歐洲學習藝術,一個人旅行、看美術館的經曆幾乎沒有在公号真正寫過。

很少提及,是因為當媽後回想起來,這段說走就走的往事多少帶着年少輕狂和一些當時未知的風險,幸運的是我沒有經曆實質性的危險,隻是一個人住青年旅舍、沙發客;搭順風車、和陌生人結伴旅行的種種經驗回想起來多少會有些後怕。

不過,當時一往無前不畏将來的勇氣也實在難能可貴,那是隻屬于青春期末端的一種掙紮和綻放,然後遇到了土根爸,結婚、生子,從天上落入真實的人間煙火。以前渴望自由,甚至不惜花光工作多年的積蓄去留學,去旅行,去藝術裡尋找一種精神的寄托;而此刻我知道自由即内心的平靜,家人的健康。可是如若沒有經曆過那一番折騰和思考,可能人會一直往外去尋找桃花源。

每個人可能都會有這樣從青春期到成年的轉變,隻是最終實作成長的方法不同。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個遊學中遇到的與藝術有關的人和故事,至今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記,下回再把旅行的攻略好好整理下。

我從未坦白過這段歐洲“豔遇”的經曆

1

在意大利讀書,每天上課都驚心動魄

當時我在威尼斯讀藝術管理碩士,班裡就6個學生,其中一個非洲妞,家裡很有錢,課上了一半就消失了,據說是認識了新男友,談戀愛就不知去向了……而剩下的4個意大利人,3個“彪悍的”女生,1個内向的男生,加上我,愛好和平的中國人,天天看着班裡“濃濃的火藥味”。

說意大利女生“彪悍”,不是貶義詞,而是她們真的太能表達自我了,再加上藝術生多少有點自由主義傾向,以至于上課的時候常常因為一個問題和老師或彼此争論起來,有時候甚至上升到吵架的地步……作為愛好和平的中國人,我都被吓得不輕,躲得遠遠的。

我從未坦白過這段歐洲“豔遇”的經曆

我的同學們

有一次班裡年紀最大的法德麗卡激怒了比她小10歲的瑪德琏娜,法德麗卡說瑪德琏娜提的問題太膚淺浪費她的時間,而瑪德琏娜說法德麗卡總是倚老賣老清高傲嬌,兩個人不顧教授還在台上撕了起來,于是正在上課的教授讓我們下課出去抽煙冷靜一下……是的,班裡的女生都抽煙,我不抽,隻能跟着她們在教室外面吹冷風。

還有一次,大家一起合作做一個展,最内向的同學愛蓮娜被瑪德琏娜随意的工作态度激怒了,和她起了争執,兩人互不相讓,最後以愛蓮娜狂哭、瑪德琏娜背包回家告終。

要不要每天都那麼刺激呢,我當時心裡想,好好合作不行嘛,非要這麼戲劇;但是我同時又很佩服她們的直白,我們的教育是壓抑個性的,或者說是鼓勵“乖巧”,可是她們似乎都保留了最原始的純粹。

而我卻隻能保持沉默,一直學不會尖銳。

我從未坦白過這段歐洲“豔遇”的經曆

2

去看了世界最大的藝術展,和3個法國人擠一屋睡

當時去歐洲學藝術,除了因為意大利是文藝複興的起源,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世界最高水準的藝術展每年都會在瑞士巴塞爾舉行,我想去看看這個作為當代藝術風向标的展覽,簡直朝思暮想。

我從未坦白過這段歐洲“豔遇”的經曆

可是查了瑞士的物價水準,我當時就有點倒吸涼氣,巴塞爾的門票就要上千,更不要說藝術展期間,所有的飯店都是3000rmb起訂,一個麥當勞的漢堡,合人民币100塊……

是以我直接搜了“沙發客”網站,希望有人可以收留我。幸運的是,我找到了一個好客的瑞士朋友為我提供了一張“沙發”,真的是沙發,我在上面蜷縮了兩個晚上,同時這個房間的床上還有3個法國藝術生,兩個女孩一個男孩,也是來看藝術展的,就這樣,我們4個人擠在一個房間,白天看展,晚上一起去遊夜城市,彼此用英語交流着,她們對藝術都充滿了虔誠。

藝術展自然是大氣又讓人震撼,我進到場館裡的一瞬間就起了一身雞皮疙瘩,因為那些隻在書本裡看過的藝術作品,現在每一張價值幾千萬幾億的真迹跳脫在你眼前,仿佛唾手可得,那種視覺和心靈的沖擊我一輩子都不忘掉。

我從未坦白過這段歐洲“豔遇”的經曆
我從未坦白過這段歐洲“豔遇”的經曆
我從未坦白過這段歐洲“豔遇”的經曆

我拍攝的一些作品

比如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年,英國畫家)的畫,曾拍賣出1.424億美元,一度成為成為藝術品拍賣史上最貴的藝術家。我在現場看到的這幅,都不敢問價格。

我從未坦白過這段歐洲“豔遇”的經曆

是以我當時有種巨大的感受,在這個藝術展上,很多是像我和那些法國人一樣的“窮學生”,也有很多是可以買得起這些畫的“有錢人”(可以現場交易),但是這不妨礙我們共同享受這視覺盛宴,藝術的魅力就在于它是跨越階層的;

而那些賣出高價的藝術品,除了藝術市場的操作和作品本身對于藝術發展的貢獻之外,一定是作品本身反應的世界獲得過普遍的共鳴,比如培根标志性的那些扭曲的面孔,所透露出來的迷惘孤獨和混亂,迷一樣擊中人心。

我從未坦白過這段歐洲“豔遇”的經曆

3

托斯卡納豔陽下,“豔遇”一位吉他手

當年暑假的時候,我開始了一個人歐洲的旅行,有人問過我,這一路除了土根爸還有其他豔遇嗎?有吧,隻是沒有發生什麼羅曼蒂克,是一段偶遇的了解和内心的小蕩漾。

那是在一個托斯卡納的小鎮,我在一家餐廳吃午飯,隔壁坐了一位背着吉他的帥小夥,我聽他用英語在跟朋友邀約晚上的吉他演出。難得在旅途上聽到熟悉的英語(是的,我的意大利語并不好,基本用英語交流),我就順帶着問他哪裡的演出。

就這樣自然聊了起來,不知道是他特别健談,還是兩個人的默契,竟然有很多聊不完的話題,到了吃完飯還覺得意猶未盡。

他說帶我開車去看看托斯卡納,于是我搭上了他的車,在豔陽高照的午後,我們路過山地、路過湖泊,路過一片向日葵田,卻下起了大暴雨。

我從未坦白過這段歐洲“豔遇”的經曆

我拍的當時的向日葵和烏雲

我們從音樂聊到電影,從愛情觀聊到現實生活,他說自己有一個前女友,因為遠距離戀愛分開了;他說他現在是不婚主義者,他的夫妻就是他的這把吉他。他還鼓勵我,千萬别因為30歲而焦慮,誰規定的30歲要結婚生子,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最重要。

我們一直聊到太陽落山,一切就好像電影一樣。

我從未坦白過這段歐洲“豔遇”的經曆

當時托斯卡納的落日,太美了

他邀請我晚上去他的音樂會,而我晚上要趕往佩魯賈,我說,你彈一首吉他給我聽吧,聽完我就走了。

他彈了一首自己創作的歡快的歌,還給了我一張他的專輯(他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吉他演奏家)。後來他送我到車站,我們給了彼此一個擁抱,火車就開了。

這張碟現在依舊在我的車裡,裡面就有這首歡快的曲子,而每次聽到它,就想起托斯卡納的那個豔陽天;以及想起,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有意思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生活着,不循規蹈矩,而藝術是他們的生命,是如愛情般的支撐,我就覺得豁然開朗。人生有那麼多的選擇,當你被困在某一個世俗裡,别忘了跳出那口井,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從未坦白過這段歐洲“豔遇”的經曆

雖然才過去了7年,遊學的生活現在想來已經有點遙遠了。旅行結束後,我就認識了土根爸,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每回翻看以前的照片,就覺得那是一段“盛年”,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再有獨自旅行的勇氣了,因為現在看到美麗的景色,都會想帶着兒子一起看,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帶着土根去看世界,去“豔遇”更多的風景。

我從未坦白過這段歐洲“豔遇”的經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