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歡通過死屍來研究醫學,後人将他和李時珍并稱

作者:青史觀

縱談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歡迎關注“青史觀”,每天為您帶來新鮮、有趣、幹貨滿滿的曆史故事。

今天,我們為您聊的是河北玉田籍名醫王清任的故事。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歡通過死屍來研究醫學,後人将他和李時珍并稱

王清任畫像

王清任是清代著名的醫學家,他出生于玉田縣一個富戶,少年時代他喜歡習武,還被家裡捐了個千總的功名。20歲時,王清任棄武從醫,幾年間就成了玉田一帶非常有名的醫生。30歲後他來到京城繼續行醫,治好了不少疑難雜症。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歡通過死屍來研究醫學,後人将他和李時珍并稱

《醫林改錯》書影

王清任在行醫過程中,看到古代醫書上對人體髒腑位置的描述往往是自相沖突的。王清任感到傳統中醫對人體解剖學的理論和知識積累存在着缺陷。他本着求知和探索的精神,打算親自探索來一探究竟。于是他繼續行醫,并在實踐過程中積累知識。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歡通過死屍來研究醫學,後人将他和李時珍并稱

公元1797年,王清任來到灤縣稻地鎮一帶行醫。當時因為流行疾病爆發,很多小兒夭折。王清任冒着被感染的風險,在當地待了十多天。有些貧苦人家的孩子被淺淺掩埋,本地的野狗和狼将小兒屍體刨出後來吃。因為小兒内髒器官暴露,王清任就借機觀察人體的髒腑分布,并做了詳細的研究。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歡通過死屍來研究醫學,後人将他和李時珍并稱

李時珍影視形象

但當時經驗不足的王清任還有着傳統醫書中小兒内髒,成而未全的理論束縛。王清任在東北行醫期間,某次恰逢本地一個女犯被當衆淩遲處死,他就前往觀察。淩遲是分解肢體的酷刑,很多人跑去看熱鬧,王清任觀察女犯的内髒,發現了成人髒腑器官和小兒無異,原來的理論被推翻。

王清任除了親自觀察外,還向清朝武官求知。他經過數十年的積累後,形成了自己的理論知識,撰寫了著名的《醫林改錯》一書。這本書對傳統的中醫髒腑理論提出了大膽質疑,并較為科學地進行了人體内髒器官的分布位置和功能的理論闡述。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歡通過死屍來研究醫學,後人将他和李時珍并稱

《本草綱目》書影

就當時的傳統中醫看來,王清任的行為是“大逆不道”的,他的醫書和理論也是非常大膽的。但即便以今天的醫學理論來看,王清任的理論是非常科學的,也是實用的。是以自1730年(王清任逝世前一年)此書問世一直到1950年,這本書被再版了四十多次,足見這本書的受歡迎程度有多高。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歡通過死屍來研究醫學,後人将他和李時珍并稱

範行準先生

王清任實事求是的醫學态度是超乎時代的。連近代國學大師梁啟超也曾稱贊他是“中國醫學界的革命論者”。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範行準先生著作的《中國醫學史略》一書中曾高度評價王清任,他說:就他偉大實踐精神而言,已覺難能可貴,絕不遜于修制《本草綱目》的李時珍。這是後人對這位河北籍醫學家的高度褒獎。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歡通過死屍來研究醫學,後人将他和李時珍并稱

梁啟超先生

好了,今天我們的故事就說完了,歡迎關注我們下次釋出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來說您想聽的故事,想了解的曆史,我們盡量滿足您的要求,講給您聽。

本号已與“維權騎士”簽約,本号内文章未經許可,嚴禁轉載、抄襲,違者必究!請您文明評論,杜絕謾罵、攻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