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欢通过死尸来研究医学,后人将他和李时珍并称

作者:青史观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河北玉田籍名医王清任的故事。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欢通过死尸来研究医学,后人将他和李时珍并称

王清任画像

王清任是清代著名的医学家,他出生于玉田县一个富户,少年时代他喜欢习武,还被家里捐了个千总的功名。20岁时,王清任弃武从医,几年间就成了玉田一带非常有名的医生。30岁后他来到京城继续行医,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欢通过死尸来研究医学,后人将他和李时珍并称

《医林改错》书影

王清任在行医过程中,看到古代医书上对人体脏腑位置的描述往往是自相矛盾的。王清任感到传统中医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论和知识积累存在着缺陷。他本着求知和探索的精神,打算亲自探索来一探究竟。于是他继续行医,并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知识。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欢通过死尸来研究医学,后人将他和李时珍并称

公元1797年,王清任来到滦县稻地镇一带行医。当时因为流行疾病爆发,很多小儿夭折。王清任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当地待了十多天。有些贫苦人家的孩子被浅浅掩埋,本地的野狗和狼将小儿尸体刨出后来吃。因为小儿内脏器官暴露,王清任就借机观察人体的脏腑分布,并做了详细的研究。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欢通过死尸来研究医学,后人将他和李时珍并称

李时珍影视形象

但当时经验不足的王清任还有着传统医书中小儿内脏,成而未全的理论束缚。王清任在东北行医期间,某次恰逢本地一个女犯被当众凌迟处死,他就前往观察。凌迟是分解肢体的酷刑,很多人跑去看热闹,王清任观察女犯的内脏,发现了成人脏腑器官和小儿无异,原来的理论被推翻。

王清任除了亲自观察外,还向清朝武官求知。他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后,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撰写了著名的《医林改错》一书。这本书对传统的中医脏腑理论提出了大胆质疑,并较为科学地进行了人体内脏器官的分布位置和功能的理论阐述。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欢通过死尸来研究医学,后人将他和李时珍并称

《本草纲目》书影

就当时的传统中医看来,王清任的行为是“大逆不道”的,他的医书和理论也是非常大胆的。但即便以今天的医学理论来看,王清任的理论是非常科学的,也是实用的。所以自1730年(王清任逝世前一年)此书问世一直到1950年,这本书被再版了四十多次,足见这本书的受欢迎程度有多高。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欢通过死尸来研究医学,后人将他和李时珍并称

范行准先生

王清任实事求是的医学态度是超乎时代的。连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也曾称赞他是“中国医学界的革命论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范行准先生著作的《中国医学史略》一书中曾高度评价王清任,他说:就他伟大实践精神而言,已觉难能可贵,绝不逊于修制《本草纲目》的李时珍。这是后人对这位河北籍医学家的高度褒奖。

他1768年生于河北,喜欢通过死尸来研究医学,后人将他和李时珍并称

梁启超先生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