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公元1558年,一个20多岁的妙龄女子,连堵东璧堂大门3日,却不看病。李时珍气坏了,吩咐徒弟:“报官抓她!”突然,少妇“

作者:小狐狸的故事茶馆

公元1558年,一个20多岁的妙龄女子,连堵东璧堂大门3日,却不看病。李时珍气坏了,吩咐徒弟:“报官抓她!”突然,少妇“噗通”一声跪下,“您不救我,我就去死!”

少妇为何堵住东璧堂大门?她为何逼李时珍

救她呢?这话还得从前一年说起。

公元1557年,李时珍治好淑妃娘娘屁股上的痈疽病,不仅没有得到嘉靖的嘉赏,还因此被淑妃娘娘厌恶以及其他太医排挤。他无奈辞别太医之位,心灰意冷回到家乡开了一间属于他的药铺,东璧堂。

李时珍凭借精妙医术,治好当地很多郎中都不曾治好的疑难杂症,他很快成为乡里名望不输其父的民间郎中。每日前来东璧堂看病抓药的患者络绎不绝。因为总是免费帮穷人抓药治病,大家都叫他活菩萨。

这一天,一个妙龄少妇来到东璧堂,她每天盯着来来往往的患者,眼圈红肿的望着正在坐诊的李时珍,这一看就是三天。

不管李时珍怎么询问,她都三缄其口,闲言碎语都传到妻子耳中。李时珍听到患者出言调侃,忍不住询问少妇:“您身上可有难言之隐,不方便治疗?”

少妇只是泪眼婆娑看着他,也不说话。

李时珍气个半死,吩咐徒弟:“这女子总是站在门口不是办法,你们报官吧。”

少妇听到此话,立马跪地哭求:“您要是不救救我,我就撞死在药铺门前。”

李时珍赶忙扶起女子,问道:“你到底得了什么病?是不是难以启齿?”

少妇顿时哭着说:“我没有病,但是我丈夫蒙冤,马上就要被问斩!”

李时珍顿时愣住,说到:“我们也曾被官绅欺压羞辱,哪有能力救你丈夫?”

少妇掩面而泣:“我实在没有办法,县令要我们家家上供蕲蛇。谁想跟着丈夫一起上山抓蛇的邻居被咬死,村里的人只好花钱买蛇交差。我家没有钱,丈夫质疑蛇有假,谁想被官府抓捕问罪。”

李时珍很疑惑,蕲蛇确实是名贵药材,主治风痹、惊搐、癣癞。虽然其走如飞,牙利而有毒,咬人轻则截肢,重则死亡,但是这种白花蛇应该随处可寻。

少妇解释到:“我丈夫曾说,蕲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有真正的蕲蛇。您精通医术,祖父曾是药师,所以想请您帮我查明真相,还我丈夫清白。”

李时珍想到近日家中眼神哀怨的妻子,而且他平生最恨在药材上弄虚作假的商贩,毫不犹豫答应此事。

李时珍回家跟妻子说明情况,知道抓捕蕲蛇危险,特意托人找来捕蛇人。他们一起前往龙峰,在怪石嶙峋的狻猊洞口找到蕲蛇爱吃的石南藤花叶,等了两天两夜,最终用特制木棍抓到蕲蛇。

李时珍看着早已死去的蕲蛇,发现它的模样跟书中差不多,黑质而白章。

李时珍询问捕蛇人可有不同,捕蛇人却只是笑了笑,让他仔细看看。

李时珍细看之下,这才发现其中问题:

真蕲蛇助下有24个斜方格,体型短小,死不闭眼。

假蕲蛇助下没有那些方格,个头较大,死即瞑目。

李时珍带捕蛇人和真假蕲蛇找到县令,说明其中原由。县令知道他曾被楚王看中,而且做过太医,下令将卖蛇人后严刑拷打,最终查明真相。

商贩卖给当地百姓的蕲蛇确实是假的,其实是一种用鼠蚁人工养殖的无毒蛇,治疗功效大打折扣。县令立刻放了女子的丈夫,从此不向当地百姓征缴蕲蛇。

这一天,李时珍送走前来跪谢的少妇,心里顿时感到焦虑。这时他终于明白,医学之道不是早年所学的八股文,读书破万卷还不如躬身行万里路。

蕲州百姓敲锣打鼓感谢李时珍之时,他带着徒弟和儿子,告别依依不舍的妻子,开始了长达27年的寻医问药之路。

他们曾经路过一个驿站,看见几个马夫围着一个小锅煮着连根带叶的鼓子花。通过马夫讲述,这才知道别名旋花的野草,煮汤喝了舒筋活血,当即将此药用法记录。

他们通过多年走访调研医治,搜集很多民间偏方,治好很多贫民的顽疾。

比如用适量的牵牛子配成药,治好一个便秘长达30年的老婆婆。

比如将大蒜切片贴患者足心,治好一个鼻腔出血不停的少妇。

比如为了验证曼陀罗花的毒性,李时珍亲自尝试,说到:“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苦也。”同时证实单独使用大豆,不能解曼陀罗花之毒,最好加上甘草等药。

他们通过这些遇见的病人,发现了很多未曾见识到治疗方法,同时揭开古医学典籍之中存在很多的错误,比如防葵和狼毒、黄精和钩吻并不是同一药物,因为狼毒、钩吻毒性很大。

李时珍最终耗时27年,不畏生死,修正前人留下的医典不足之处,新增民间寻到的药方几百处,附上插图近千幅,全部将他们收在《本草纲目》之中。

李时珍为了将此书出版,不惜已60多岁高龄跪在太仓王世贞的面前,最终又耗时十年的光阴二次修订之后出版。可惜,他死前没有看到此书发行。

1596年,《本草纲目》问世,其中收集草药1892种,附药物图案1100幅,收录的药方11096种。此书在神宗亲批之下发行,最终成为中医学魁宝。

李时珍被后人称为药圣,其实他应该是名副其实的医圣,因为一个不懂医术的人如何能理清这些复杂的药材,如何敢用自己的身体试药尝药,小狐狸真心敬佩先生。

参考《明史》《民间故事》等

#历史上的趣事# #我要上头条#

公元1558年,一个20多岁的妙龄女子,连堵东璧堂大门3日,却不看病。李时珍气坏了,吩咐徒弟:“报官抓她!”突然,少妇“
公元1558年,一个20多岁的妙龄女子,连堵东璧堂大门3日,却不看病。李时珍气坏了,吩咐徒弟:“报官抓她!”突然,少妇“
公元1558年,一个20多岁的妙龄女子,连堵东璧堂大门3日,却不看病。李时珍气坏了,吩咐徒弟:“报官抓她!”突然,少妇“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