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封面新聞記者 楊雪
通常來說,野生大熊貓産下雙胞胎後,大部分熊貓媽媽因為沒有精力撫養兩隻,大都會選擇抛棄一隻。據之前的研究顯示,野外大熊貓産下的雙胞胎,幾乎沒有雙雙成活的記錄。
這一紀錄現在被打破。12月17日,四川卧龍自然保護區對外公布了一對野生大熊貓亞成體雙胞胎的紅外相機拍攝畫面和視訊,這是全球首次拍攝到亞成體野生大熊貓雙胞胎。
海拔3100米
牛頭山現2歲亞成體大熊貓雙胞胎
根據紅外相機今年7月在牛頭山區域捕捉的影像,在海拔3100米的牛頭山冷箭竹林旁,兩隻2歲左右,體型相差無幾的野生大熊貓在樹下玩耍嬉戲 。
亞成體大熊貓,是指脫離幼仔期,但尚未成年的5歲以下2歲以上大熊貓,“從該野生大熊貓的頭骨大小,還有毛色的色澤度體型大小,我們初步判定為這一對野生大熊貓為一對亞成體大熊貓。”卧龍保護區木江坪保護站站長施小剛說。
卧龍保護區管理局教授級進階工程師王鵬彥根據影像進行初步判斷,傾向于這是一對亞成體野生大熊貓雙胞胎:“從行為來看,視訊中兩個熊貓戲耍的關系,童年熊貓的戲耍方式,更像是兩個亞成體。從外形來看,照片上兩個熊貓的吻部比較長,這是童年熊貓的典型特征,和成年熊貓有明顯的差別。估計年齡2歲多,應該是2017年夏季出生的熊貓。”
罕見野生雙胞胎大熊貓怎麼長大的?
專家:天時地利人和
野外大熊貓通常會産下雙胞胎,但幾乎隻有一隻能存活下來,而另外一隻會遭遺棄,這對罕見雙胞胎是怎麼長大的?
對此王鵬彥認為,首先是卧龍豐富的資源,提供了足夠的食物讓母熊貓撫養兩隻幼崽長大。其次,大部分熊貓媽媽因為沒有精力多撫養一隻,大都會抛棄一隻。這隻選擇帶兩隻的熊貓除了有很強的母性外,另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是其巢穴适合。
在卧龍,熊貓是利用樹洞繁育幼崽,如果正好遇到一個空間緊湊的洞穴,剛好能容納下母熊貓,她能把兩隻小崽放在肚皮上,長時間抱在懷裡,因為沒有縫隙,幼崽不會滑落到地上,既能哺乳又能保暖還能不費勁的為其排便,這樣相對輕松好帶的條件,促使了這對雙胞胎罕見地被帶活了。
新一輪野調發現大量野生幼崽
卧龍保護成效顯著
去年開始,卧龍開展新一輪大熊貓調查,保護區從業人員通過樣線監測和紅外觸發相機技術,對區内大熊貓資源進行了全面摸底,在最近一次回收資料中發現了該影像。紅外觸發相機拍攝到野生大熊貓亞成體雙胞胎的活動影像,意義重大,不僅說明四川卧龍自然資源保護卓有成效,野生大熊貓有充足的食物;且影像記錄也為大熊貓專家進一步研究邛崃山系野生大熊貓自然繁育提供了珍貴資料。
卧龍是大熊貓科學研究的發源地,同時卧龍也是大熊貓國家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去年開始,當地就組織開展了新一輪的大熊貓野外調查,在這一工作過程中,無論是科研人員在野外,還是紅外相機記錄,都拍攝到了很多的大熊貓幼仔,這說明大熊貓在生存繁殖的情況比較好,也側面說明了卧龍保護成效比較顯著。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