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秘武漢立體車庫:占地面積小,最高33層,90秒可取車

5月19日,在武昌區螃蟹岬,有市民發現兩棟米白色鋼結構外立面的建築拔地而起,經了解,這是兩個立體車庫,即将傳遞使用。

立體車庫已經逐漸進入市民生活,由于占地面積小,可較大緩解中心城區、醫院、老舊小區以及政務部門停車難問題。

探秘武漢立體車庫:占地面積小,最高33層,90秒可取車

位于武昌螃蟹岬的立體車庫,即将投用。長江日報記者陶常甯 攝

90秒取車,按鈕、刷卡、人臉、車牌識别均可

19日上午,長江日報記者來到螃蟹岬,圍繞這兩棟車庫轉了一圈,鋼結構外立面簡潔大氣,其中一棟高11層,有6套升降裝置,可以停放120台小轎車;另外一棟高9層,有1套升降裝置,可以停放16台suv這樣的較大型車輛。

施工機關技術人員介紹,通過按鈕或者刷卡,進行停車、取車,未來還可以通過人臉識别、車牌識别進行取車。“我們計算過,即使車停在最上面一層,車主取車也隻需90秒。”

“立體車庫類型目前一般分九大類,這個車庫是垂直循環式,電機通過減速機帶動傳動機構,在牽引構件鍊條上,每隔一定距離安裝一個存車架,當電機啟動時,存車架随鍊條一起做循環運動,實作存取車。” 該技術人員說,垂直循環立體車庫的優點一是使用友善;二是安裝速度快,部件在工廠做好,現場直接拼裝,就像“搭積木”一樣,一般2個月可建成一座;三是後期維護友善。

探秘武漢立體車庫:占地面積小,最高33層,90秒可取車

位于公正路的立體車庫。長江日報記者陶常甯 攝

占地小,原來停放2台車的位置現在可停放19台

為了解立體車庫的使用情況,長江日報記者又來到位于公正路和東湖路的2棟已經投入使用的立體車庫。公正路立體車庫九成車位已滿,車主黃先生說:“原來這裡隻能地面停車,車一台挨着一台,現在立體車庫十分友善,取車也蠻快。”據了解,車庫還設定了“斷電取車”模式,萬一停電,可以手動取車。

在東湖路立體車庫,技術人員示範了如何停車。駕駛員将車直接向前駛入車位,熄火拉刹,關好車門,從人員專用通道出來。車位閘門放下,升降裝置運轉,停放車輛的存車架被運至空中,另一個空的存車架運轉下來到達一樓,等待下一位車主。

“東湖路這個車庫所占的地方,原來隻能停16台車,現在可以停放152台車。”該技術人員說,立體車庫占地面積小,原本隻能停放2台車的位置,現在可以停放19台,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停車場用地缺乏的問題。

探秘武漢立體車庫:占地面積小,最高33層,90秒可取車

位于東湖路的立體車庫。長江日報記者陶常甯 攝

武漢立體車庫最高33層,最深地下3層,建設要因地制宜

根據交管部門資料,截至2020年12月,武漢的機動車保有量達到381萬輛。停車難、停車場建設用地少,已經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近年來,新型機械式立體停車庫現身武漢街頭,在狹小空間裡發揮大作用,成為武漢市停車設施發展的新引擎。

目前,武漢市最高的立體車庫位于洪山政務中心,高33層,是一座塔庫,外形高聳,像一座塔的造型;最深的車庫位于東湖高新雷射産業園,是一座地下3層的智能停車庫。據了解,目前國内地下智能停車庫已經可以建至地下20層。

探秘武漢立體車庫:占地面積小,最高33層,90秒可取車

洪山政務中心立體車庫。圖檔來源于“洪山大學之城”官微

停車場行業人士建議,立體停車庫有各種不同的庫型,建設要因地制宜,做車庫的目的是滿足周邊停車需求,要根據所在位置的特點設計車庫,滿足人民群衆的停車需求。(長江日報記者陶常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