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90歲老太太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晨起吃飯曬太陽,晚飯後便早早睡下。
身體要是健朗,還可以散散步、跳跳廣場舞,這是大部分中國高齡老人晚年的生活。
但90歲高齡的心理醫生恒子奶奶,仍舊每周連續工作4天。
即便在經曆不順的婚姻、孩子和工作難平衡、工作内容繁重的狀況下,她也沒有停止工作。
《人間值得》是恒子奶奶寫給生活的哲理小書,結合她的生活經曆和70年的心理醫經驗告訴讀者: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要停止人生的腳步,坦率地接受每一天,過好當下,人生自然值得,過得歡喜。

網絡圖檔,侵删
姚晨在《星空演講》發表過一次演講,道出了職場媽媽的心酸:
“這個時代對女人要求很高,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業女性,就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母親;如果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說,這不算一份職業。”
要能兼顧家庭,也能賺錢養家,這是時代對女性的要求,也變成很多職場媽媽對自己的要求。
于是,職場媽媽陷入各種焦慮中:無法按時完成上司交代的工作,常常落後于其他同僚;孩子發燒等突然狀況隻能舍棄工作請假照顧;工作和孩子都要兼顧,無法全身心參與孩子的陪伴與教育。
要求總是完美的,越是追求完美往往越容易被完美吞噬,過得身心俱疲。
恒子奶奶也有過同樣的經曆,這是她人生中最糟糕的一段時期。
在她長子五歲,次子兩歲時,醫院催着要上班。準備回歸崗位的恒子奶奶,不得不請來父母照顧小孩。
此後,父母便掌握了家裡的“實權”。
家裡的大小事都交由父母做主,孩子的運動會、參觀會基本是他們參加,就連自己的弟弟也搬來一起住。
漸漸地,恒子奶奶不僅失去了教育孩子的話語權,也失去了生活的主導權。
時間一長丈夫也有怨言,出去喝酒的次數越來越頻繁。
在丈夫和父母關系緊張的夾縫間,恒子奶奶十分為難。
盡管周圍多麼糟糕,身心多麼疲倦,但生活終究要繼續。
恒子奶奶沒有放棄工作,也同時兼顧家庭,她開始調整心态,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要求完美,全身心投入眼前的事,其他的随他去吧。
不完美也是可以的,世間也不存在完美的事情。
就這樣過了大約10年,孩子進入青春期,父母也回他們的老家。恒子奶奶終于在丈夫和父母的夾縫中解放出來,回歸到家庭。
在這期間,作為精神科醫師,她的經驗和實力獲得了提升,是以成為職場不可或缺的骨幹。
生活就是這樣,往往你越是在意,越追求完美,就越不可得。
是以,與其追求完美不斷挫折,不如以笨拙的方式堅持下去,不完美也罷,及格就好。
着眼于眼前,做力所能及的事,上天終究不會辜負你所有的投入與堅持。
27歲的恒子奶奶,嫁給了朋友口中“人不壞的外科醫生”,婚後才發現不妙。
丈夫人品不壞,但愛喝酒,花錢無度。
隻有當恒子奶奶拿着離婚協定威脅他時,丈夫才能消停一段時間,但不久之後又開始重演。
一直處于激怒狀态下的恒子奶奶,最終想明白:改變這個人是白費力氣,如何讓家庭生活幸福,隻能靠自己。
于是她努力的工作,靠自己賺錢養家。
恒子奶奶說:“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人活着吧!是以不會被不安和孤獨一直困擾着。”
即便是和自己孩子相處時,她也總是抱着“即使你十分疼愛的孩子,他們長大之後也會獨立、開啟自己的人生”的想法。
這就是人生,本質就是一個人。
如果我們意識到這點,就不會對别人心存太多期待,就可以做到“來則歡喜,去則放手”。
反而是這樣的狀态,讓我們對待得失更加從容,與别人相處最為舒服、輕松。
劉同曾在《一個人就一個人》中提到 :“外界的人或事物是一個變數,隻有自己是穩定的力量源泉。”
隻有你,才能給自己永恒不變的安全感!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才女張幼儀,一個靠自己走出婚姻與喪子之痛,活成中國成功女人的标榜。
在與徐志摩的婚姻裡,她活在對徐志摩的期待中,哪怕已經做得很好,但還是什麼都怕。怕離婚、怕做錯事、怕得不到丈夫的愛,活的卑微。
離開徐志摩後,離婚喪子的傷痛讓她清醒,明白了人生任何事情,原來都要依靠自己。
一夜之間,她轉身成為铿锵玫瑰,就算風雨狂暴,她無所畏懼,很快開創出真正屬于自己的精彩。
期待有你,一同讓春回大地,但你要離開,我依舊可以讓萬物蘇醒,香飄滿城。
一個人,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看過一句話說:
“一個女人最好的狀态無非是,眼裡寫滿故事,臉上卻不見風霜。每天笑意盈盈,不羨慕誰,不嘲笑誰,也不依賴誰。一個人悄悄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
你才是自己最大的依靠!不依附任何人,不活在别人的期待下,一個人越挫越勇,為自己創造一個華麗的舞台,綻放光芒。
人為什麼會焦慮?
因為總擔心未來還沒發生的事。
關于焦慮,恒子奶奶始終保持清醒:
”對未來擔心也沒用,你有忽略眼前的事嗎?我隻關心眼前的事。”
隻要清楚今天要做的事就可以了,因為活着,各種偶然的情況都可能發生,你無法掌控。
恒子奶奶就是這樣對待生活中糟心的事:比如酒鬼丈夫、孩子體弱多病、忙不完的工作等。
即便如此,她還是該吃就吃,該睡就睡,好好對待生活,這樣大多數讓她煩惱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是以,無論如何,不要忽視你面前的事情,這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工作也好,孩子也好,家務也好,不管怎樣都不能讓眼前的生活過得淩亂落魄。
當你努力做好當下的事,你會驚喜發現那些你曾擔心的事,已經煙消雲散。
著名女作家三毛曾說:
“我喜愛生命,十分熱愛它,隻要生活中一點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熱切,雖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然是美妙的。”
專注于眼前的事,享受當下的快感,即便是一點小事帶來的愉悅,也能燃起對生活的熱情。
如果我們總為還未發生的事情焦慮,負面情緒就會蒙住我們的雙眼,遮擋我們的内心,即便周圍繁花似錦,也無法體驗到心曠神怡的愉悅心情。
就像孩童時,春來院裡花滿枝頭、夏捧西瓜酣暢啃食、秋收碩果堆滿倉庫、冬圍火爐嗑瓜聊天,無不令我們歡喜。
而成人後,看花開悲花謝,吃西瓜擔心肚子不适,更别提農間幹活,秋收後還為分銷憂愁,即便圍爐閑談,話裡行間也避不開生活中瑣碎與煩惱。
孩子的眼中隻有此刻,是以總能盡情于當下,享受着眼前的快樂。
成人的世界,想得太多,顧慮太遠,難以察覺到眼下簡單的快樂。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悲傷也一天,快樂也一天,不如暫且放下一切,做好眼前的事,好好享受當下的心境,你會發現生活中原來處處有樂趣。
擔憂的事若來,就從容面對,不來生活依然快樂。
《這個殺手不太冷》中問道:
“人生總是那麼痛苦嗎?還是隻有小時候是這樣的?”
是的!總是如此。
人生中總會有各種糟心的事,悲傷和痛苦都會接踵而至,但縱然生命是一場向死的路程,快樂和希望也将如影随形,人生依舊過得值得!
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請相信生活,坦率地接受每一天,好好地過好今天。
《人間值得》是恒子奶奶用一輩子書寫一本書,幫助每個人度過人間失格的時刻,仍然可以笑着說:“人間值得”。
最後,祝願周遊山河,你仍覺人間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