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幼師同時也是一位媽媽,我家寶寶下半年九月份就滿三歲可以上幼稚園了,去年請來了婆婆幫我照顧孩子後我就到了一家傳統的幼稚園上班去了,為什麼選擇幼稚園因為等孩子上幼兒的時候我就可以和他時間基本同步了,然後我們在同一家幼稚園還可以看着他點。可惜的是我工作的這家幼稚園因為拆遷的問題搬遷了,新位址離我家太遠了。
因為搬遷的原因我自然也沒有跟過去,我把目光投到了離家不遠的一家蒙氏幼稚園,這家蒙氏幼稚園辦園兩年多了,看上去高大上。場地大,孩子玩樂的設施很多,各種滑梯,攀登架,還有很多活動器材,最最讓我心動的就是還有一個恒溫的小遊泳館。簡直就是孩子的樂園!然後教室裡基本是白色的色調,白色的小凳子,白色的櫃子,白色的桌子,白色的桌子上還鋪上顔色清新的桌布,各種各樣蒙氏教具整齊地放在班級的陳列櫃上。這樣的教室真的讓人很舒服。
動用上了我所有的同僚資源我終于加到了這家蒙氏幼稚園的園長的微信,幸運的是這家幼兒正好缺人我沒費太大的勁我就入職了✌,園長把我安排到了草莓班這是一個小班,這班裡的副班還有一個星期要離職了,這個星期裡我就跟着她學習,蒙氏園和傳統園真的很不一樣,我在這裡就是小白一樣的存在。本來我對這個幼稚園的第一印象很好的,後面工作的一個星期裡我就把這些印象分扣完了。下面我就簡單說說我的所見所聞吧。我覺得蒙氏小班的上課秩序真的挺亂的,以前我在傳統幼稚園的時候每個時間該做什麼事都是安排得好好的,班上三個老師也配合得比較好,雖然班上也有比較調皮的孩子但是影響不了整體班裡,而在蒙氏班級裡隻要班上有兩三個調皮的孩子班上就會大亂,因為每天上午都有兩個小時的蒙氏自由操作時間,這個時間内班級裡任何一個孩子都可以在班裡裡自由選擇他們喜歡的蒙氏教具操作,他們可以随意在班裡走動,上廁所,吃水果。在蒙氏園裡稱之為工作。這簡直是老師的災難時間因為你想象到孩子們認真操作教具的沒幾個,多數孩子都是玩教具,聊天,打鬧,老師基本沒時間來引導孩子們,因為此時的我們都忙着收拾爛攤子,這個撒了一地的豆子和釘子,那個打破盛着教具的玻璃碗,是的你沒看錯豆子,釘子,玻璃碗這些不安全的東西都是教具,我一邊要注意孩子們的安全還要收拾他們制造的各種麻煩。然後你還要留心那些不想操作在吃水果的小朋友有沒有造反。是以可想而知在這個自由操作時間内本來認真聽話的小朋友遭到那些不聽話的小朋友的搗亂也會搗蛋起來,而且這個時候也是孩子們發生沖突的多發事件,第一天,就有兩個小朋友用教具打架,然後其中一個頭被不小心打了一個小包。我心裡哀嚎的是又得個和家長交代個半天了。
在傳統園裡個别小朋友不能自主吃飯的我們三個老師還是認為該喂的還是喂,在這家蒙氏園裡是完全不喂飯的,有些小朋友吃的少,隻吃白飯,甚至不吃的老師們都很少管,我不評論這個問題因為很多幼兒書裡也不支援喂飯,我也希望家長在送孩子進幼稚園前就能培養好孩子自主吃飯的好習慣。不過我想說這家蒙氏園一學期收費七千多孩子們的夥食真的不太盡人意。有一天的午餐是清炒冬瓜片還有清蒸的豆腐肉沫(肉沫真的太少了)看着碗裡都是白白的真的讓我和孩子們很沒胃口[微風]。
最讓我想不通的是園區裡這麼多孩子玩的設施,室外的室内的基本上都很少讓孩子們玩,我們草莓班的寶寶做操是在教室裡,一天到放學除了午飯後去教室外溜達一圈到頂了十五分鐘,孩子們都沒有戶外活動的時間,也很少遊戲時間,我感覺孩子也對蒙氏操作的教具也玩膩了,反正我覺得孩子們一天到幼稚園裡雖然不哭不鬧但是也不開心,我也不開心。
這馬上的就是六一兒童節了,還有七一節,還有大班的畢業會,老師們忙得暈頭轉向的,精力都不在孩子身上,精力在哪裡在搞掂家長身上,為啥要辦那麼多活動,宣傳幼稚園啊,讓家長覺得這個幼稚園高大上啊,活動多姿多彩啊。一個月兩千五我覺得我的精力都透支了,每天我累得都不想管我家娃了。是以在一個周五我和園長說再見了蒙氏幼稚園再也不想來了!
最後有幾點建議要給即将上幼稚園的家長們:
1:培養好孩子們自主吃飯的好習慣。
2.教孩子學會醒鼻涕。
3.最好一大早起床讓孩子排便了再上學。
4.家裡娃比較調皮而你又比較玻璃心的家長,有條件的晚一點上幼稚園。
5.相信老師們會照顧好你的孩子,别一天到晚盯着手機監控。
我所說的并不代表所有的蒙氏幼稚園,不喜勿噴。外國引進的先進理念不一定适合我們的國情,蒙台梭利大教育家都與世長辭太太多年了,那時候的孩子可能和現在的孩子不一樣,現在的孩子看遍抖音,玩夠吃雞,喜歡平衡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