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孟昶的被子樣式奇特,陵墓中出土怪被,大家才知道事情是真的

作者:曆史小店

寒冬臘月,躺在松軟的大床上,再蓋上真絲蠶被,溫暖和舒适的感覺,讓人從頭頂到腳趾的每一絲神經,都得到完全的放松,在古代,被子可沒有當下的品質,甚至在古墓中,還存在着詭異的棉被,其形狀令人捉摸不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孟昶的被子樣式奇特,陵墓中出土怪被,大家才知道事情是真的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作為五代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孟昶的一生可以說是得盡天時,可本應該有所作為的他,最後卻落得個國破家亡的下場,其中的緣由,用最通俗的一句話來說,他都是“折騰”的。

孟昶剛剛即位時,由于年紀太輕,朝中元老大都驕橫不馴,自恃有功,他在即位一個月後,孟昶攢夠力量,先是誅殺大臣李仁罕,滅其九族,又罷了節度使李肇的官職,永世不啟用。可是在整頓好朝中風氣後,孟昶沒有做到任用賢才,而是一味地聽信讒言,好大喜功,最終屈辱地投降北宋,做了亡國之臣。

孟昶的被子樣式奇特,陵墓中出土怪被,大家才知道事情是真的

無論孟昶最後的結局如何,終究曾是一朝天子,後世對他的記載也有很多,其中不乏有趣的奇事。元末明初著名的陶宗儀,曾經作了一本叫做《南村辍耕錄》的史書,主要記述了宋、元兩朝的一些制度和民俗。書中記載孟後主的錦被:“被頭作二穴,若雲版樣,蓋以叩于項下。如盤領狀,兩側餘錦則擁覆于肩。”令人想不明白的是,這種叫做“鴛衾”的被子,居然将被頭做成了“大衣領狀”,蓋着這種被子睡覺,旁人隻能看到床上有兩個腦袋,露出了被子外,顯得十分有趣。

孟昶的被子樣式奇特,陵墓中出土怪被,大家才知道事情是真的

要知道,我們腦海裡的被子形狀,全都是四四方方的,被子代代傳承,怎麼就突然冒出了這樣一個“異類”呢?清朝學者們對此表示懷疑,他們認定這是陶先生在開玩笑,或者是從哪裡聽到的奇聞,沒有真實地考證,就随手寫進了書裡。

随着現代考古技術的不斷完善,人們在陵墓中,發現了很多存在于傳說中的事物,這也為科學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位于紀南城的“馬山一号墓”,就是一個古文物的“貯藏庫”,雖然不知墓主的真實身份,但是其中大量的文物,告訴我們這座戰國中晚期的楚墓,墓主人生前地位必然顯赫尊貴。在這座墓出土的衆多的文物中,有一件奇怪的“被子”,十分惹人注目,專家們仔細觀察後,将其譽為“天下第一被”。

孟昶的被子樣式奇特,陵墓中出土怪被,大家才知道事情是真的

這一床名為“蟠龍飛鳳紋繡淺黃絹面衿”的被子,究竟有什麼神奇之處呢?從圖案來看,其中縫織的蟠龍鳳紋,藝術價值很高,龍、鳳皆是帝王權力的象征,自然必須使用多種顔色的繡絹,才能順利地完成被子上極其繁雜的圖案。

孟昶的被子樣式奇特,陵墓中出土怪被,大家才知道事情是真的

但最令人稱奇的是, 這件被子的被頭端,确實存在于一個“凹形口”,就像《南村辍耕錄》中記載的“兩穴”一樣,這種設計不僅讓被子與人體更加貼合,保溫效果更好,而且還可以有效地避免落枕等問題出現,可以說是十分有趣的設計。最重要的是,這一件文物的出土,直接證明了陶宗儀先生的記錄是有憑證的,絕不是胡亂寫的,因為戰國中後期的被子,就有了這種特殊的設計。

孟昶的被子樣式奇特,陵墓中出土怪被,大家才知道事情是真的

一件被子,在陵墓中埋藏了數千年,當它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中的時候,已不再是一件保暖禦寒的棉被。我們要感謝考古,是它讓我們看到了這些鮮活的文物,讓那些隻存在于書本中的空洞文字,全都變成了現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