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網易新聞 網易"各有态度"特點

2018年6月15日,電影《侏羅紀世界2》将在中國上映。新的恐龍角色将出現在新電影中,這是大家期待的。至少在電影預告片中有一個面目不好的新家夥,它是一條沉重的爪龍,今天我要放一條沉重的爪龍。
粘土坑中的大爪子
1983年1月7日,英國化石獵人威廉·J·沃克(William J. Walker)在薩裡郡多克金附近的奧克利粘土坑(Oakleigh Clay Pit)附近尋找化石,盡管那裡有200多年的挖掘曆史,但一些化石獵人已經能夠四處走動,仍然能夠找到新的化石。
圖:手持巨型爪子的沃克,圖檔來自網際網路
沃克用工具轉動地球,金屬工具突然撞到了一塊堅硬的碎片,仔細觀察,原來是恐龍的手指。喜出望外的沃克又在附近搜尋了一個星期,終于發現了一隻30厘米長的巨爪!在粘土坑中發現巨爪的消息傳開了,不少媒體采訪了沃克,留下了這張著名的照片:兩邊都是一個厚厚的、頭發濃密的中年男子,裹着一件又舊的薄毛衣,站在一堆廢石旁邊,小心翼翼地、驕傲地拿着一把30多厘米長的大爪子。
不僅受到媒體的吸引,而且受到博物館的吸引,來自大英自然曆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很快前往奧克利粘土坑并開始系統挖掘,其中大部分分散在5 x 2米範圍内,但有些已被推土機摧毀。最終,古生物學家發表了兩噸化石,包括在砂岩中發現的化石,沃克和當地的一家磚瓦公司将這些化石捐贈給了博物館。化石被運回博物館進行清理和修複,産生了更完整的化石,包括頭骨,頸椎,後椎,尾椎,部分前肢和後肢,标記為BMNH R9951。
Image caption 重爪龍頭部的化石,圖檔來自網際網路
Image caption 儲存在博物館懸挂的重爪龍化石,從網上拍攝
1986年,負責挖掘和研究的古生物學家Alan J. Charig和Angela C. Milner發表了一篇論文,将新發現的恐龍Baryonyx命名為Clawyx,它源于拉丁語"Bary"(意為"重")和"Nyx"(意為"爪子"),意思是"重爪子"。重爪龍的模型物種被命名為Baryonyx Walkeri,該物種緻力于化石的發現者William Walker。
Image caption 40厘米長的重爪龍的巨爪是從網絡拍攝的
令人興奮的大佬
檔案照片:《侏羅紀世界》中的重爪龍,圖檔來自網絡
Image caption 沉重的爪龍與人體相比,圖檔來自網絡
基于完整性為70%的化石,古生物學家推測,成年爪龍長約9.5米,高2.5米,重1.7噸(事實上,正模式标本仍然是未成年個體,長約7.5米)。在20世紀80年代,重颚龍是白垩紀早期發現的第一隻大型食肉恐龍,而同一代的大型食肉恐龍,在它之前在歐洲被發現,于1871年被命名為Mei扭曲椎骨。在一次采訪中,查理·加德(Charlie Gard)對爪龍的令人振奮的稱重是"本世紀最好的發現"。英國廣播公司還制作了一部關于爪龍的發現和研究的紀錄片,名為《大白鲨》。
圖:重爪龍的頭部被恢複,圖檔來自網絡
重爪龍的發現真的很令人興奮,因為我們以前從未見過這種食肉恐龍,它的頭部狹窄,類似于鳄魚,嘴裡滿是圓錐形的牙齒,不像普通的食肉恐龍葉狀牙齒。重爪龍的前肢粗壯,三根手指上都有鋒利的爪子,其中最大的爪子在第一根手指上。
重爪龍的獨特形狀與它的生活方式有很大關系,這是另一個差別。
漁夫還是捕食者?
圖:重爪龍的嘴,圖檔來自網絡
看到頭的重爪龍,第一次會想到吃短吻鳄,鳄魚吃的主要食物是各種魚,重爪龍也吃魚嗎?是的,在1997年,古生物學家在重爪龍的胃裡發現了魚鱗,證明它們吃魚。除了魚鱗,古生物學家還發現了其他東西,幼鳥和龍的骨頭。魚和鳥兒,看來厚重的爪龍食物很寬啊。
圖:吃魚的重爪龍,圖檔來自網際網路
圖:重爪龍吃恐龍屍體,圖檔來自網際網路
目前的研究表明,主要以魚為食的重型爪龍站在淺水中,用大爪子捕捉魚。如果遇到小恐龍或恐龍屍體,重爪龍不會禮貌,按清單排列!其實在分類上,重爪龍和著名的針鼹龍是一個家族,同樣屬于針鼹,但重爪龍并不像針鼹那樣完全适應水生生物,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停留在陸地上。
生活在白垩紀早期的英語
厚重的爪龍化石來自Weald Clay地層,其曆史可以追溯到1.3億至1.25億年前。重爪龍生活在淺水河流和海灘,以及小湖泊和沼澤地,沿河生長着郁郁蔥蔥的植物。與重爪龍一起生活的恐龍包括鳥類和壁爐架龍,以及小動物腳的恐龍。還有一些恐龍可能與重颚龍一起生活,包括帶有動物腳的新獵鷹,極地短吻鳄,共同鳥類,鳥腳棱柱龍,沙漠龍和刺猬,所有這些都沒有出現在侏羅紀世界中。
圖:重爪龍生活場景恢複,圖檔來自網絡
除了英國的發現,古生物學家還在葡萄牙發現了重爪龍的化石,表明它們仍然分布相當廣泛。
檔案照片:《侏羅紀世界2》預告片中的重型爪龍,圖檔來自網絡
這就是沉重的爪龍的故事,如果你想知道它在《侏羅紀世界2》中會做什麼,趕快去電影院。
引用:
1.巴菲托,E. (2007)。"葡萄牙白垩紀早期的棘龍恐龍Baryonyx(Saurischia,Theropoda)。地質雜志, 144(6): 1021-1025.doi:10.1017/S0016756807003883
2. Charig, A.J. 和 Milner, A.C. (1997)。"Baryonyx walkeri,一種來自薩裡郡威爾登的食魚恐龍。倫敦自然曆史博物館公報,53:11-70。
保羅, 格雷戈裡·世界上的掠食性恐龍。紐約:Simon & Schuster。1988. 國際标準書号0-671-61946-2.
3.塞雷諾、貝克、杜塞爾、加多、拉爾森、裡昂、馬科特、勞胡特、薩德爾、西多爾、瓦裡奇奧、威爾遜和威爾遜。(1998). "來自非洲的長鼻子掠食性恐龍和棘龍科的進化。"科學, 282(5392): 1298–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