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鳥類衆多,但如果要争個“最漂亮的鳥類”頭銜,那麼博物學家們給出的答案中大機率會有極樂鳥。
四百多年前,麥哲倫船隊傳回西班牙的旅程中從新幾内亞通過貿易交換帶回不少當地特産,其中就包括極樂鳥标本,當時的歐洲貴族第一次見到羽毛如此漂亮的鳥類,都感到十分驚奇。
各種天堂鳥的插畫
而根據當地人說法,這種鳥能依靠羽翼長期地在高空中飛翔,極難捕捉,是以也被認為是來自天堂的“神鳥”。
克羅地亞畫家描繪的彩色天堂鳥
直到19世紀,著名生物學家阿爾弗雷德·羅素·華萊士花了六年時間在馬來群島采集了許多動物和鳥類标本,才發現極樂鳥其實并不罕見,隻不過它們大多生活在高海拔地區,是以人們才難以尋覓其蹤影。
目前,全世界共有42種極樂鳥,都集中在新幾内亞、印度尼西亞及其附近的島嶼上。與擁有華麗羽毛的其他鳥類相比,在色彩搭配上,極樂鳥未必能勝過它們,但要論在羽毛上玩出的花樣,極樂鳥可強多了。
比如下面這位雄性勞式六線風鳥,六根如金屬絲般的長羽從眼部上方向後延伸,最後在尾端形成一個扁平狀的尖端,求偶的時候則會抖動長羽來吸引異性的注意。
與之相似的十二線極樂鳥,從名字大概就能想象出它的長相,但稍有不同的是,它把羽毛位置調了個頭,長在了尾部,看起來就像是在屁股上插了幾根鐵絲。
還有藍極樂鳥,腹部和兩翼的絲狀羽毛組成了一條“紗裙”,感覺還挺好看的,尾部還拖着兩根長長的尾羽,隻可惜是個“女裝大佬”。
它們還有個“壞習慣”,求偶的時候喜歡倒挂在樹枝上,這樣一來,圍在身上的“紗裙”猶如仙女散花般向四周垂下,不知道的還以為在耍流氓。
在雌鳥看來,這怕不是個流氓吧
不過,在極樂鳥衆多“兄弟姐妹”中,最搶戲的還得是華美極樂鳥。
先來看看正常狀态下的華美極樂鳥。
嗯,中規中矩,像個“鳥樣”。
但是當它們把翅膀張開後,我們所能看到的除了一道明亮的藍色和疑似“眼睛”的兩個藍點,正面幾乎所有特征全都被“黑化”了。
诶,之前那隻鳥呢?
這種現象的出現源于它們特殊的羽毛結構。通過分析博物館标本,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極樂鳥黑羽的原因。
一般鳥羽的中心軸稱為“羽軸”,見過雞毛撣子的小夥伴們應該有印象,沿着羽軸往兩邊長出的部分就是羽毛,普通鳥類的羽毛表面比較平坦,幾乎都位于同一平面。
華美極樂鳥就不一樣了。在高倍電鏡下,它們的羽毛并非平鋪而是向上彎曲,并且非常密集,像疊羅漢似的一層層往上摞。另外每根羽毛上還具有複雜的分支結構,大大增加了其表面的不規則性。
這種獨特的結構有一個特點:非常擅長捕捉光線。衆所周知,當光線照射在某個物體上時,其表面會反射特定波長的可見光,比如我們看到蘋果是紅的,正是由于紅光被反射得更多。
但華美極樂鳥的羽毛就像個“小黑洞”,光線一頭撞上後隻能在立起的分支結構中“反複橫跳”,最後迷失在那片“混亂叢林”中。
科學家曾将這些黑羽和世界上最黑的材料vantablack進行對比,發現兩者的吸光效率都達到了99.9%,不過vantablack需要在400℃的條件下用納米級碳管制成,而華美極樂鳥僅在常溫條件下長出的羽毛就能達到相同的效果。
為此,科學家一直試圖找到它們演化出極緻黑羽的原因。因為在自然界,使用微觀結構産生鮮豔色彩的動植物不在少數,但是會用微觀結構完全吸收光線色彩的物種相對較少,比如一些蛇類,它們進化出的超黑鱗片是為了隐藏自己,更好地接近獵物。
可極樂鳥的食譜上一般隻有漿果、種子或是無花果,偶爾捉到幾條蠕蟲也不挑食,怎麼看這黑羽都不像是用來僞裝的。
直到對極樂鳥整個屬的深入研究後才發現,它們進化出各種花裡胡哨的羽毛隻不過是用來求偶罷了......
是以隻有雄性極樂鳥才擁有更豔麗的羽毛和裝飾,而且相較于其他極樂鳥,華美極樂鳥更是“喪心病狂”,為了凸顯出胸前彩色的羽毛,把翅膀上的羽毛進化成極緻的黑色,這樣一來,在純黑的背景下,胸前的“藍領巾”顯得更加鮮豔了。
不過光是張開翅膀還不夠,因為它們的背面其實非常普通,是以在向雌鳥獻殷勤的時候,為了隻把自己的正面朝向雌鳥,它們還需要練就一身靈活的走位,才能展示自己的最佳狀态。
- 作者資訊 -
魚魚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銀獎獲得者,清蒸魚頭、麻辣魚頭等各種魚頭愛好者。
主要參考來源: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7-02088-w
封面圖來源于網絡
排版 | 蘿蔔娟
稽核 | 淡定珠子、六朵、蒼翼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