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

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

新京報書評周刊微信id:ibookreview

『與87000位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

■編者按:本屆戛納電影節,土耳其導演努裡·比格·錫蘭憑借電影《冬眠》,拿到戛納金棕榈獎。他的電影看起來與時代格格不入,卻有更多讀解的魅力。他的電影稍顯晦澀,卻帶有更多的哲學思辨與人性拷問。從他的電影中,你甚至能讀到契诃夫的影子。

是的,他自己也把契诃夫奉為自己的靈感缪斯,“是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今天,我們帶你了解“有關錫蘭不得不知的事兒”。關于他的創作源頭,關于他的攝影作品,還有關于他的一些八卦⋯⋯

◎17件有關錫蘭你不得不知的事兒

翻譯、編輯 | missnnnonsense

來源:後窗(微信号:ihouchuang)

1、在每一部作品中,錫蘭都向著名作家契诃夫緻敬。

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

錫蘭說,在某種程度上,契诃夫是他的靈感缪斯,“是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他的第一部影片《小鎮》便是獻給契诃夫的,而在《小亞細亞往事》和《冬眠》中,則引用了多個契诃夫的小故事。

《冬眠》靈感來自契诃夫的5部短篇小說,但錫蘭做了很多改變,講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我喜歡展示那些來自普通生活的模糊故事,講述有關人性的東西,契诃夫也是如此。”

2、實際上,他應該叫芥蘭,而不是錫蘭。

他的名字nuri bilge ceylan中,字母c在土耳其語中發j音,而不是我們現在所發的s音。

3、他之前已有五部影片入圍過戛納,且從未空手而歸過。

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

其中,2003年《遠方》獲第56屆戛納評審團大獎;2006年《适合分手的季節》獲第59屆戛納電影節費比西獎競賽單元獎;2008年《三隻猴子》獲第61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2011年《小亞細亞往事》或第64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大獎。

4、早期他的工作小夥伴隻有家人和朋友。

某種程度上源于他害羞的性格,以至于在拍《遠方》時,演員要兼職舉反光闆。

(這個小編要補充一下。衆所周知,錫蘭愛好廣泛,不僅是導演、編劇、攝影師,同時也是電力工程師。之是以如此全能,一方面是因為他不喜歡拍攝的時候身邊圍着一圈人,有些事能自己搞定就自己搞定;另一方面,他很清楚有時候根本也不需要那麼多人,是以之前他的團隊人數少得兩隻手都嫌多……)

5、錫蘭的表弟伊敏·托普拉克(emin toprak)28歲離世前一直是錫蘭的禦用演員。

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

托普拉克在錫蘭拍電影前從未演過戲,《小鎮》是他的處女作。在當演員的同時,托普拉克在一家陶瓷廠工作。2002年,就在《遠方》于戛納首映前幾個月,托普拉克死于一場車禍。他早預言《遠方》一定會入圍戛納,并答應他妻子到時候就可以一起去克魯瓦塞特角度蜜月。後來錫蘭在戛納領獎時,坦言沒有了托普拉克不知如何繼續拍下去。

6、盡管毫無演戲經驗,錫蘭和太太ebru依舊決定主演了他的第四部作品《适合分手的季節》,在其中演繹一對遭遇感情危機的男女。

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

但别擔心,現實生活中的他們倆目前很恩愛,并合寫了《冬眠》的劇本。

7、錫蘭的部分早期電影是自傳性的。

《小鎮》來源于他和妹妹的回憶,影片更是在他的家鄉拍攝。《五月碧雲天》算是《小鎮》的姐妹篇,有關一個男人回到小鎮拍攝有關家人的電影的故事。《遠方》則是有關一個伊斯坦布爾的攝影師兼導演,當他的鄉下表哥到訪後惱羞成怒的故事。

8、到底他的哪一部影片最棒,評論界至今無法達成一緻。

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

《遠方》電影海報。

盡管美帝的媒體普遍唱衰錫蘭的電影,評論界仍一邊倒地給錫蘭點贊。但到底哪一部最贊,影評人們至今未達成一緻。《遠方》極具突破性;《适合分手的季節》呈現了一種原生的狀态;《小亞細亞往事》則展現了錫蘭的野心勃勃。(原文作者最後選擇《遠方》作為個人最愛,小編表示,《冬眠》還沒看到,不予評價。)

9、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攝影師。

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

是以,即便不喜歡錫蘭電影的評論家們,也不得不承認,錫蘭影片的視覺呈現簡直碉堡了。在早期作品中,錫蘭曾身兼攝像一職。而作為攝影師的他則舉辦過無數次攝影展。

10、他最愛的導演包括小津安二郎、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安東尼奧尼、羅伯特·布列松和英格瑪·伯格曼。

不得不說他的審美很古早,而他的作品某種程度上也受到了以上幾位大師的影響。

11、他的影片其實沒你想的那麼嚴(cui)肅(mian)。

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

《小亞細亞往事》電影海報。

盡管他以拍攝嚴肅作品而聞名,他的作品中其實常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幽默橋段。比如《五月碧雲天》中的導演嘗試拍攝父母未遂的段子。《遠方》裡冷幽默則令人想起賈木許早期作品。《小亞細亞往事》則邀請了土耳其某著名諧星參演,攢了不少諷刺權威的段子,但前提是你得懂土耳其語,不然很難get到他們的笑點。《冬眠》也請了土耳其著名喜劇演員demet akbağ參演。

12、盡管錫蘭的個人風格與主體思想在他的影片中一以貫之,他的作品風格依舊分了幾個不同階段。

《小鎮》《五月碧雲天》拍攝于土耳其鄉下,以溫柔和煦的叙述展現了救贖的力量;《遠方》《時候分手的季節》則以克制、審慎的筆觸描繪了當代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殘酷本質;《三隻猴子》裡人們通奸、背叛,甚至謀殺,接近于歌劇一般的戲劇張力。《小亞細亞往事》則是他最具詩意的一部作品,抽象,宛如夢境。

13、他不愛用電影配樂。

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

電台裡傳來的輕微音樂或人們在唱歌,錫蘭的影片基本避免刻意使用音樂,傾向于環境音的呈現,比如風聲,比如鳥鳴。

14、錫蘭影片中的性暴力場面是我見過最讓人風中淩亂的。

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

在《适合分手的季節》裡,由錫蘭本人扮演的男主角在和現任女友分手後,跑去找了前任。其中有一幕,男主情不斷理還亂,一頭亂奔向前任,扯爛對方的衣服準備一番雲雨。前任拼命掙紮不過隻有從了。很難判斷是不是性暴力,但随着影片的發展,不安情緒越來越明顯,你會發現主角是真的在強暴。然而幾個鏡頭過去,他們竟然又在一起愉快地聊天喝酒了!(不得不說原作者世面見太少……)

15、他不是公知導演,盡管他經常在公開演講中發表他的政治觀點。

在最近的戛納演講中,他把他的榮譽獻給去年在暴亂中失去生命的土耳其青年。

16、在《冬眠》之前,他電影中的角色們靜默如迷。

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

電影《三隻猴子》劇照。

錫蘭影片中的人物常常寡言少語,靜默如迷。而在《冬眠》中,這一慣例被打破,影片中大段大段的對白似乎在表明,錫蘭将進入一個新的level。

17、這不是土耳其電影第一次獲得金棕榈。

契诃夫教會我面對生活的态度

早在1982年,由傳奇導演尤馬茲·古尼(yılmaz güney)執導的頗具争議的影片《自由之路》(yol)不僅斬獲金棕榈,更入圍了土耳其影史十佳。這部影片曾在土耳其被禁很多年,而尤馬茲·古尼更是客死法國。當年錫蘭為《遠方》去戛納領評審團大獎時,在獲獎感言中向前輩緻敬。

original by bilge ebiri

via vulture

☆ 最後提示一下大家: 書評君的微社群已經開張了,入口就在首頁下方自定義菜單的最右側,或者點選下方「閱讀原文」進入。

————新京報書評周刊————

如果覺得以上内容可讀和有價值,歡迎推薦給其他朋友和在“朋友圈”轉發。

點選标題下方“新京報書評周刊”字樣,關注我的公衆賬号。或查找公衆号“新京報書評周刊”搜号碼ibookreview,也能成為我的朋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