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詩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唐宋兩朝,這兩個朝代也确實是詩詞文化發展最繁榮鼎盛的時間。不過清朝其實也有不少優秀的詞人,最出名的當屬納蘭容若,不過除了他之外,還有一位叫做陳維崧的,也是非常出衆的一位詞人。他的父親也是明末四公子之一,他自己也是江左三鳳之一,并且他還是和納蘭、朱彜尊齊名的清代三大詞人之一,可見其寫詞的水準。

雖然和納蘭相比,陳維崧在作詞上的成就略遜一籌,但是在當時也是備受文壇推崇的。除了詞作出名之外,陳維崧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與名伶徐紫雲之間非同尋常的友誼。徐紫雲是大文學家冒辟疆養在家中的一位伶人,雖然是男兒身,但面容姣好,能歌善舞。初見時,陳維崧便心動不已,更是以詩詞來贊頌徐紫雲的美好。
當時陳維崧在冒辟疆家中寄宿了一段時間,和徐紫雲有了一段時間的親密接觸。當時是梅花綻放的時節,兩人便日日在暗香疏影間徘徊,時間長了兩人便互生情愫。為了讓徐紫雲開心,陳維崧更是從著名畫家陳鹄那裡讨來了一幅《雲郎出浴圖》,還力邀七十多位文人給這幅畫題詩填詞,可見陳維崧對徐紫雲的真心。
但是在當年的環境下,徐紫雲和陳維崧的這段同性之愛注定是得不到祝福的,也不會被世俗所接納,于是最後徐紫雲首先脫離出這段感情,找了一個女子成家立業。心上人結婚,這對于陳維崧的打擊是非常大的,但是他還是堅持出席徐紫雲的婚禮,在婚禮上,知道兩人再無可能的陳維崧寫下一首詞,令人聞之斷腸。
詞的名字叫做《賀新郎·雲郎合卺為賦此詞》。詩分為上下兩阙,上阙主要描寫的徐紫雲的婚禮現場。看到徐紫雲娶新婦,陳維崧不能表現出任何的悲痛,隻能笑臉相賀,但内心卻悲痛難止。就算是隔着厚重的屏風,也還是聽到那令人痛心的歡聲笑語。賓客們對徐紫雲的祝福越多,陳維崧的心裡就越是傷心。
可是他還是忍下所有的情緒,親自将徐紫雲送進洞房,轉身離去。下阙中便主要描寫陳維崧對兩人的回憶,以及他對徐紫雲的叮囑。用“孤館”代自己的住所,說徐紫雲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是他一生都不會忘記的日子。“隻我羅衾寒似鐵”意指徐紫雲步入婚姻,獨留自己獨守寂寞。
但是陳維崧也知道兩人不會有未來,也了解徐紫雲的為難,便以一句“休為我,再惆怅”來寬慰彼此。他希望徐紫雲能夠忘記自己,不要再為他而傷心憂愁,可見陳維崧對徐紫雲用情至深。整首作品中,上阙寫景,下阙抒情,道盡離别的痛苦和傷感。
不過深情的不止陳維崧一人,徐紫雲對這段感情也非常挂念。即使結婚,徐紫雲也還是陪在陳維崧左右,還一同前往京城。不管是後來陳維崧遠赴中州做官,還是娶妻生子,甚至是妻死兒亡,徐紫雲都在他身邊。最後,徐紫雲因病離世,陳維崧更是寫下許多悼亡詩,可見兩人之間的感情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