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20時30分(佛曆二五六五歲次辛醜年八月廿二戌時),泉州市人大常務委員會原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委員、福建省佛教協會咨議委員會副主席、泉州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泉州弘一大師學術研究會會長陳珍珍先生在福建泉州家中安詳離世,享年102歲。訃告顯示陳珍珍先生遺體定于9月29日(農曆八月廿三)下午3時封龛,10月2日(農曆八月廿六)上午9時啟建追思贊頌法會後即荼毗。
百秋傳奇落幕,“泉州先生”猶存
覺悟号撰文深切緬懷,送别陳珍珍先生!

“泉州先生”陳珍珍
陳珍珍先生出生在福建泉州的一個書香門第,家中長輩世代為官。陳珍珍的伯父還曾參加同盟會,參與孫中山上司的辛亥革命。少年時期,她就在伯父創辦的西隅學校讀書,後升入培英女中。一天,她的老師推薦學生們去泉州承天寺聽一位法師講法,認為講得很有道理。培英女中是教會學校,這位老師是一位基督徒,陳珍珍也經常去教堂禮拜,隻是還沒有受洗。老師怎麼會推薦佛教的法師呢?陳珍珍和同學帶着疑惑去了承天寺,看到台上坐着一位慈眉善目,風度高雅,儀表慈祥的法師。講經的聲音柔和溫暖,講經堂的秩序莊嚴肅穆,讓年輕的女孩頻頻點頭,她被折服了。
講經完畢,她才知道這是大名鼎鼎的弘一法師。小時候,她曾學過的歌曲《送别》,正是弘一法師出家前創作的。這次美好的見面,在陳珍珍心裡埋下一顆佛教的種子。三年後,正值抗日戰争期間,陳家人前往泉州的山區躲避日寇。弘一法師正在此地,她再一次見到法師。這次,陳珍珍是跟随家人坐在法師的身邊仔細聆聽。一番開示,讓她突然明白佛教真正的意義和價值,突然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從此,她不再前往教堂,而是讀起佛教書籍,一心求取佛教的真理。可惜,弘一法師于1942年去世,陳珍珍未能歸止門下。
1946年,陳珍珍皈依于性願法師,這是弘一法師在泉州傳法時的道侶。皈依的這一天,正是弘一法師圓寂的四周年紀念日。這樣安排,隻因為她自認為是弘一法師的“私淑弟子”。她将法師作為人生的榜樣,毅然辭去收入豐厚的中學教師之職,前往一座寺院創辦的孤兒院做老師。1949年,在性願法師的指導下,她又成為泉州佛學苑的苑長,專力培育佛教女性信衆。60年代,佛學苑一度停辦。經過十幾年的動蕩,1987年陳珍珍在佛教界的支援下,又将其複辦,她再次出任苑長,直到76歲才退休。至今,這座學校仍在培養衆多的佛教人才。
泉州佛學苑1994年春季畢校儀式陳珍珍先生講話
陳珍珍先生在《弘一大師全集》修訂版首發式上發言
弘一法師圓寂後,陳珍珍每天早晨必在大師遺像前發願,希望有朝一日因緣成熟,要為大師出版全集。即便在繁忙奔勞之際,她也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誓願,一邊複辦泉州佛學苑,一邊整理弘一法師的遺文遺著、在海内外募集出版資金。1991年,八百萬字的《弘一法師全集》在泉州出版。後又經20年海内外收集,于2010年出版了《弘一法師全集》增訂版,增至千萬字。兩次出版将弘一法師的著作推向普通大衆,中國佛教界、文學界掀起研究弘一法師(李叔同)的熱潮。陳珍珍先生為弘揚佛法做出不可估量的貢獻,成為中國知名的女性佛學家。
陳珍珍先生與趙樸初居士等人合影
陳珍珍先生在弘一法師紀念堂合影
陳珍珍先生一百零二歲照片
著名文學家朱光潛先生曾如此評價:“弘一大師是我國當代我所最敬仰的一位高士,一生清風亮節會永遠嚴頑立懦,為民族精神文化樹立了豐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陳珍珍正是在弘一大師德行的感召下,成為堅定的佛教徒。一生中,步履不停緊緊跟随弘一大師的腳步,堅持佛教教育,傳播正信正修,追随大師,終成大師。陳珍珍先生無愧為弘一大師“私淑弟子”,無愧為勇敢擔當、無私奉獻的佛子。
斯人已遠,遺馨猶存。佛教正是靠一代又一代的傳燈人延續至今,後人受惠于智慧的光明之時,不能不感激弘一法師、性願法師、陳珍珍先生的大願大行。送别陳珍珍先生之後,我們當砥砺前行,繼承光大前輩的事業,造福更多的後來人!(圖檔來源:覺悟号 攝影:林良标等)
至誠祈願陳珍珍先生
蒙佛接引
早登蓮邦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