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詞壇,最主要的流派非陽羨詞派莫屬,創始人陳維崧,其詞雄渾粗豪,悲慨雄健,自成一家,是當時詞壇領軍人物,為清朝詞的發展做出重大的貢獻。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陳維崧的十首詞作,欣賞其風格雄健、波瀾壯闊的詞風,相信你一定會喜歡的。

陳維崧出生于明末,祖父在明朝為官,父親同樣擅長寫文,其文以氣節著稱,與其三位同時代的詞作家并成為“明末四公子”。作為家族中的長子長孫,又在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中成長,陳維崧在文學方面自然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另外,他所生活的年代是改朝換代時期,在這種大背景下,讓陳維崧鍛煉出耿直的性格,同時賦予其批判精神的慧眼。
少年時期,陳維崧師從雲間詞派領袖陳子龍,但他不拘泥于陳子龍的教導,不斷摸索與實踐,探索各種問題之間的聯系與不同,吸取各種文體的優勢,可以說他是一位卓有遠見的文學家。值得一提的是,陳維崧在創作中用批判的精神和史家的眼光去觀察現實,并将所見所聞融于詞中,使得他的詞更加有深度,氣勢更加霸氣,形成獨特的詞作風格。
早期,陳維崧以寫詩為主,頗有盛名,其詞作是被忽視的,而且早期大部分作品也被他銷毀了。早期的作品,以崇尚好奇的“古豔”追求為主,近乎李賀的傾向。但由于時代、社會、人生的轉變,讓其詞風發生轉變,與中期的詞作有很大的差别。陳維崧中期的詞作,面對家道中落,用詞作宣洩苦悶,生活的曆練讓其詞作風格發生轉變。
中期的詞作抒情感染力強烈,感懷往昔,格調張揚,略顯浮躁的個性。後期的創作是藝術價值最高的作品,他流離失所,回到家鄉,棄詩填詞,逐漸梳理自己的詞作理論,由他引領的一代文人讓當時文壇呈現詞作的風潮。是以說,後期是陳維崧最燦爛的階段,是建樹最高的階段。他以厚重的筆力,光輝的藝術實踐,讓清朝詞壇的發展做出卓越的貢獻。
在創作手法方面,陳維崧也是獨具匠心,他擅長以賦的方法入詞,懷古吊今的詞常常出人意料的将史實與現實結合在一起,其中還夾雜着自己的新見解,能夠起到震撼讀者心靈的作用。另外,陳維崧的一些觸景生情的詞,借古諷今,會有警句的作用。再有,通過作品能夠直接反映出作者的人品,又能通過作者的才情與眼光,了解到作者的詞學主張,看到那個時代的社會背景與文化風氣,這一點陳維崧的詞能夠鮮明的展現出來。
在元明詞風日漸萎靡的情況下,清朝一代詞人讓詞風浪潮日漸高漲,陳維崧詞風崇尚蘇辛,沉雄蒼莽,諸多名作出自于他清婉纏綿之手,形成獨特的魅力。在氣魄與才力方面,古今無敵手。在反應社會的詞作方面,更是拓寬題材疆域,近三百年間較為罕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陳維崧的十首詞作,體會文字背後的雄壯與意境吧!
秋懷
[清] 陳維崧
秋氣橫排萬馬,盡屯在、長城牆下。
每到三更素商瀉。
濕龍樓,暈鴛機,迷爵瓦。
誰複憐卿者?酒醒後、槌床悲詫。
使氣筵前舞甘蔗。
我思兮,古之人,桓子野。
醉落魄·詠鷹
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無今古,
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
老來猛氣還軒舉。
人間多少閑狐兔,
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歲暮雜憶
江南憶,少小住長洲。
夜火千家紅杏幙,
春衫十裡綠楊樓。
頭白想重遊。
江南雜詠
戶派門攤,官催後保督前團。
毀屋得缗上州府,歸去,
獨宿牛車滴秋雨。
點绛唇·夜宿臨洺驿
晴髻離離,
太行山勢如蝌蚪。
稗花盈畝,一寸霜皮厚。
趙魏燕韓,曆曆堪回首。
悲風吼,臨洺驿口,
黃葉中原走。
席見獅兒
兒已健如黃犢,翁何此日才來?
怒濤雪浪吼長淮,兵火連天四載。
細聽吳音小卻,戲投粔籹旋迴。
怪娘奁畔有于思,笑問客家何在?
春暮半塘小泊
水榭枕官河,朱欄倚粉娥。
記早春、欄畔曾過。
開着綠紗窗一扇,吹钿笛,是伊麽?
無語注橫波,裙花信手搓。
怅年光、一往蹉跎。
賣了杏花挑了菜,春縱好,已無多。
荊南詞
四月荊南桑柘美。
泥就蠶房,雪淨無塵滓。
紅帖糊門多禁忌,家家阿婦勞纖指。
笑語小姑應夜起,好事今冬,早把衣裳備。
推卻缫車佯不理,小姑為惱前言戲。
題秦郵露筋祠
湖上水連天,湖光卷盡寒煙。
玉娥一去幾千年,盡日凝妝俨然。
漠漠雨絲飄碧瓦,人在女郎祠下。
一樹紅梨開謝,明朝又是春社。
投金濑懷古
格格沙禽拍野塘,
離離苦竹上空牆。
投金濑在漾斜陽。
擊絮人才憐武員,
浣紗溪又産夷光。
英雄生死系紅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