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奇異恩典》由英國牧師約翰·牛頓于1779年作詞,是一首忏悔和感恩的贊美詩。
約翰·牛頓1725年出生于倫敦,父親是一位船長,母親是基督徒,曾與父親六次出海,直至父親去世,之後約翰·牛頓加入了皇家海軍,長期的海上生活,使他沾上了吃喝嫖賭、放蕩不羁的惡習,并在往返非洲的航海中販賣黑奴做了不少壞事。

一次出海遭遇風暴,全船除他一人全部遇難,他蒙上帝的拯救得以生存,他忏悔和感恩上帝,決心痛改前非,從此開始宣揚上帝的福音并成為一名傳教士。1764年開始擔任聖職,并終身緻力于反對奴隸制度。
約翰·牛頓精通拉丁和希臘文,滿腹經綸,喜歡寫詩,一生寫過不少感動人的贊美詩,1807年12月21日牛頓去世,
約翰·牛頓為自己寫了墓志銘:“約翰·牛頓牧師,從前是一個犯罪作惡、不信上帝的人,曾經在非洲販賣奴隸,但獲得救主耶稣基督的憐憫,得蒙保護和赦免,指派頌揚福音。”
約翰·牛頓一生創作了280多首的贊美詩歌,《奇異恩典》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并廣為流傳的一首。這首樂曲是安德烈·裡約在巴西聖保羅音樂會上的演奏,深深打動着聽衆的心靈。
《奇異恩典》詩歌大意是: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
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
如此恩典,使我敬畏,我心已得安慰;
初信之時,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寶貴!
許多危險,試煉網羅,我已平安經過;
靠主恩典,安全不怕,更引領我歸家。
将來禧年,聖徒歡聚,恩光愛誼千年;
喜樂頌贊,在父座前,深望那日快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