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周過去,《風味人間2》持續霸榜,瘋狂收割着觀衆嘴角的淚水。
如今“風味101”賽程過半,而這次登上風味大舞台的,則是最接地氣的5号選手——“雞肉風情說”。

作為每一集都獨立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2》這一集聊的是“吃雞”。
第五集一出,網友們就感受到了零距離的親切感:
這一期,算是風味史上最易get同款的一期了吧。
第五期是讓我對美食和飲食文化最有認同感和代入感的,可能是因為我們日常吃雞吃得最多吧。
總之,看完口水又是流了一地!
雞之道,人有餘而肉不足也。全球每年被吃掉的雞達600多億隻,是地球人口數量的8倍以上。
而每年僅我國出欄的雞就有110億隻之多,換言之,我們每個人身邊都環繞着8隻雞在跑。
誠然,雞是我們身邊最尋常不過的家禽和肉⻝來源,作為最早被人類馴化的禽類,它幾乎無處不在。
話不多說,這裡就聊聊《風味》的這集“終極吃雞指南”,這裡我就主要聊聊7種吃雞大法:
1.一般能想到的吃雞大法:炸雞和炖雞
到了這集,我們終于不用憑空想象美食的風味了,這集囊括的很多美食,都是我們平日裡吃過的。
我們可以指着熒幕,大聲說,“這,這,這,今晚我也要吃!”
打頭陣的就是平日裡最常見的炸雞!
炸雞可以說是最友善的烹雞法門了。
前些年《來自星星的你》大火,把南韓炸雞+啤酒的組合普及到了我國廣羅大衆的視野裡。
據說在南韓肯德基和麥當勞的市場并不好,因為最美味的炸雞都在各式各樣的小店裡。
而如今在南韓,就有三萬六千多家炸雞店橫行。
雞皮含有四層脂肪和大量水分,油炸過後會産生奇妙的口感,酥脆裡包裹着焦香,透過這層焦香便是雞肉的軟嫩。
“刺啦”一聲的撕咬,飽滿的雞肉充斥了口腔的每一個角落,這種滿足感難以用言語形容,即便是最端莊淑麗的食客,吃起炸雞來也是大快朵頤,全然不顧形象。
其次就是東北菜肴裡的扛鼎之作,大家耳熟能詳的小雞炖蘑菇。
野生的榆黃蘑林立叢生,一長一大簇,千頭并立,顔色金黃,像盛開的太陽花,秋天采摘後曬幹,鮮味更勝一籌。
是以也隻有東北的小雞炖蘑菇稱得上最為正宗,其他地方的這道菜少了東北山靈饋贈的榆黃蘑,便失了靈魂,不免讓人意興闌珊。
小雞炖蘑菇的工序并不複雜,一通焖炖熬煮即可上桌。
但它的味道卻大不簡單,雞肉入口筋道緊實,蘑菇輕輕滑到舌頭上,帶着鮮美的汁液,香甜無比,讓人吃起來蕩氣回腸。
當時攝制組拍這道菜的時候是在東北漠河,天天零下幾十度的氣溫。
攝像師拍十幾分鐘手就要失去知覺,又累又餓,一進屋,一鍋哈着熱氣的小雞炖蘑菇便端了上來,滿滿當當,老饕的幸福莫過如此。
而說到炖,還有一味最是讓人難忘,學生時代學子要離家外出求學前,家裡就總有一盅炖罐迎着,最常見的當屬“人參雞”。
細火慢炖的人參雞湯清香撲鼻,啜飲一口,味美鮮香和着清新淡雅在口齒間逶迤散開,回味悠長。
炖至色澤金黃的雞肉細嫩酥爛,用筷子輕輕一碰,皮就剝落下來,入口未及在舌上滾上一圈便要囫囵下肚。
長輩就坐在一旁,要看着喝完才肯放你走,不可遺漏一絲一毫,似乎所有的憧憬和不舍便熬在那濃濃的湯裡了。
2、花花世界,雞還有很多花樣的吃法
作為地球人的萬能神品,雞在各地衍生出了多姿多彩的吃法。
在福建、台灣這塊兒有這樣一個習俗,除夕那天,家家戶戶圍坐一桌吃守歲酒,稱為“圍爐”。
桌上擺放着一年裡最豐盛的菜肴,歲歲年年不相似,唯有中間一盆鹽水雞必不可少,切成一塊塊的雞肉被重新堆疊成平日裡的模樣,雞頭上的冠竟不怎麼萎靡,遙遙的對着一家之主的方位。
家人們舉杯共飲,說上一些對來年的祝語,接着動著夾上一塊雞肉吃了,如此一年才算起屹完整。
在海南,也有相近的習俗,春節期間每天桌上要有雞,一年才能如意。
海南盛産椰樹,是以随着誕生了一道烹雞妙筆——椰子雞。
切好的文昌雞肉置于剖開的椰子殼中,加入椰汁用大火蒸煮。
清湯沸水中油脂析出,雞肉的肥腴與椰汁的甘甜水乳交融,大有滋味,叫人恨不能将舌頭也吞下去,才不得虧負這人間至味。
而遠在千裡之外的法國也有這樣一道看了便要口舌生津的菜肴——奶油布雷斯雞。
英雄不問出處,雞肉還看尊卑。有的雞隻能用來果腹,還有的雞因為出色的肉質能讓人享受美食之樂,布雷斯雞就是後者。
以奶油和白葡萄酒做底,羊肚菌增添鄉野間的爽氣,烹饪而成的奶油布雷斯雞肉質極富力量感,奶油的香綿甜膩與酒的醇厚相得益彰。
3、雞的終極吃法:吃的不是雞,是儀式感!
雞,來源生活又高于生活,它可以帶來儀式感的滿足
東京目黑區就有這樣一家吸引人們蜂擁而至的燒鳥店(日式烤串店)。
這家燒鳥店有着米其林一星榮譽,店面很小,隻能容納下17個座位,但是生意特别好,往往需要提前一個月預定。
燒鳥訓練要求嚴格,這裡的店員入門第三年才進階到穿串。
雞的每個部位皆有奧妙,拆解過程的細節決定了食材的品質和新鮮程度,而這個過程則需要店長池川義輝親自完成。
在嚴格把控的火候下,烤雞翅均衡受熱,醬汁滋潤表皮,焦香軟嫩。
還有雞肝等内髒與蛋胞串在一起的“提燈”,這種食物炙烤後能獲得多種截然不同的口味,入口爆漿,滋味複雜玄妙。
食客們為此也兩極化嚴重,愛者心往神馳,畏者敬而遠之。
同樣,還有烤雞肝、烤雞胗、烤雞軟骨……
從肉到雜,一隻雞精細區分出幾十種不同美味,這便是食材處理的極緻。
“烤串兒一輩子”,對着鏡頭,池川義輝說出了他的人生追求。
将畢生的心力緻于一事一物,日本人管這叫“一生懸命”。
客人預訂、座位隻有17個、廚師的服飾、講究的分工、精緻的烤法,普普通通的一份烤雞,硬是讓他們整出了滿滿的儀式感。
甚至讓他升華進了整個生命裡,這是一輩子的事情。有這樣的追求,就是味道不怎麼樣,你吃進去也能感受到他豐富的情感。
人類馴養和調教了雞,但雞也改變着人類的生活,它跟随人類遷徙、貿易和戰争,甚至參與進人類文明的程序。
這期的雞肉大都是些市井坊間流傳的美食,也是我們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風味”,《風味人間》找到了這些,并用最動人的鏡頭語言把它演繹了出來。
芥川龍之介說,“為使人生幸福,必須熱愛日常瑣事。”
雞肉這生活裡的最日常即有這樣的大滿足。
青石電影編輯部|v7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内容,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