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蛋糕、冰激淩……
這些食物中奶油是
一個必不可少的成分。
對于奶油控來說,
了解如何挑選非常重要,
一起來看↓
省流版
市場上的奶油主要分為兩大類:植物奶油和動物奶油。
1、植物奶油中含有有害健康的反式脂肪酸,這種物質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
2、動物奶油含有較高的脂肪含量,如果攝入過量,可能會導緻肥胖。
3、為了保持健康,建議每日的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2克,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超過17.8-26.7克。
植物奶油 VS 動物奶油
植物奶油
通過大豆等植物油經過氫化加工,并添加水、鹽、奶粉、人造香料、防腐劑、色素及其他添加劑制成,是一種常用于替代淡奶油的産品。
當食品中使用了這種奶油,包裝上通常會标注為人造奶油或植脂奶油。
它的外觀呈亮白色,質地較為堅挺,有較好的立體感。
動物奶油
動物奶油是從全脂奶中分離出來的,帶有天然的乳香,且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依據脂肪含量的差異,動物奶油能進一步細分為稀奶油、奶油和無水奶油。市場上常見的淡奶油、稀奶油,一般都是指動物奶油。
動物奶油的顔色可以是乳白色或略帶黃色,其質地較為柔軟細膩。
反式脂肪酸、脂肪
關注奶油中的這2個名額
不飽和脂肪酸
植物奶油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經過氫化過程會産生反式脂肪酸,這種脂肪難以被人體分解,可能會提高血液黏度和聚集度,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進而可能促進血栓和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并會産生糖尿病的潛在風險。
飽和脂肪酸
動物奶油則富含飽和脂肪酸,同時也含有膽固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A和必要的脂肪酸,是以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然而,由于其高脂肪含量,過度攝入可能會導緻肥胖等問題。
無論哪種奶油
都要控制食用量
近年來,技術的進步使得氫化植物油、精煉植物油等産品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了采用非氫化工藝的起酥油等替代品。部分咖啡伴侶(植脂末)已實作“0反式脂肪酸”,起酥油、人造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也顯著降低。
但需注意的是,“0反式脂肪酸”标注僅意味着每100克脂肪中含量低于0.3克,并不代表不含反式脂肪酸。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反式脂肪酸攝入量應占總能量攝入的1%以下,而大陸《食品安全國家标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标簽通則》(GB28050-2011)中規定每日攝入量不應超過2.2克,不然會有害健康。
在選購奶油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檢查配料表,确認是否含有反式脂肪酸。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優先選擇純動物奶油。
✔控制植物奶油或動植物奶油的攝入量。
由于奶油的高脂肪含量,即便是純動物奶油也應适量食用。按照《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議,飽和脂肪酸攝入量不應超過每日總能量的10%,以一個成年人為例,在1600-2400千卡的日能量攝入下,每日的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應限制在17.8-26.7克之間。
編輯:李玲
資料:市衛健委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