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德國在二戰時沒有航母?“Z計劃”中有安排,奈何戈林太霸道

作者:黑白曆史

其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的海軍規模是十分龐大的,雖然遠不及英國,但在世界上也能排進前五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公海艦隊和英國的皇家艦隊打得十分精彩;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公海艦隊絕大部分軍艦都選擇自沉,而剩下來的軍艦則被協約國給瓜分了。

為何德國在二戰時沒有航母?“Z計劃”中有安排,奈何戈林太霸道

也就是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已經沒有海軍了;雖然之後德國陸續建造了一些軍艦,但那和沒有沒什麼差別;直至阿道夫掌權後這種情況才得到改變,阿道夫很認同海軍總司令雷德爾所提出的“z計劃”,決定大規模建造軍艦。衆所周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戰列艦是衡量一個國家海軍實力的最重要标準,是以戰列艦也就成了海戰的主流。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統治大海近半個世紀的戰列艦漸漸落伍,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航空母艦;随着科技的發展,飛機的性能得到極大提升,各國都研制出性能非常不錯的飛機,尤其是在塔蘭托襲擊戰後,各國都非常敏銳地察覺到航空母艦的潛力,于是開始大力研制航空母艦;其中以英國、美國、日本的研發進度最快。

為何德國在二戰時沒有航母?“Z計劃”中有安排,奈何戈林太霸道

​很多人都好奇,為何德國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如果當時德國也大力研制航空母艦的話,說不定就拿下英國了;其實這實在是冤枉德國了,德國研制過很多“黑科技”;雖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國敗了,但德國的工業和科技發展可是絲毫沒有落後,阿道夫雖然很瘋狂,但他對新科技和新技術卻是極為欣賞和支援。

在“z計劃”中自然也不會少了航空母艦的建造計劃,甚至還有配套的飛機研制計劃,比如可以折疊的斯圖卡c型轟炸機和bf-109t型戰鬥機。在1935年時,德國決定建造一艘航空母艦,由德國造船公司的伏爾铿造船廠負責建造;這伏爾铿造船廠曆史悠久,尤其是和中國格外有緣,曾給清朝建造了9艘軍艦,分别為定遠号、鎮遠号、濟遠号、來遠号等。

為何德國在二戰時沒有航母?“Z計劃”中有安排,奈何戈林太霸道

​伏爾铿造船廠接到軍方的需求後,開始研制代号為“齊伯林”的航空母艦,但德國軍方也知道第一次建造航空母艦要求不能太高,是以齊伯林号航空母艦并不是和美、英、日的大型航空母艦一樣,用于和敵方争奪海上制空權,而是給當時活躍在大西洋上的德國商業襲擊船隊充當旗艦并提供空中掩護。

齊伯林号航空母艦的設計和建造還是十分順利的,在1938時就下水了,它的外觀上看十分先進,但由于這是伏爾铿造船廠第一次設計的航空母艦而有不少缺陷;但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德國軍方一直在為齊伯林号航空母艦應該裝備什麼武器争論不休,這個問題一直到1942年才解決,開始繼續完成建造,但此時德國的人力和物力已經無法支撐齊伯林号航空母艦的完工了。

為何德國在二戰時沒有航母?“Z計劃”中有安排,奈何戈林太霸道

​開始不是說齊伯林号航空母艦是因為德國軍方在為裝備什麼武器争論導緻建造停滞嗎,其實導緻齊伯林号航空母艦一直無法完工的罪魁禍首就是戈林,沒錯,就是阿道夫最信任和器重的大元帥戈林,在戈林衆多職務中,有一個職務是空軍總司令;這戈林曾說過“一切飛的都屬于我”、“讓我的空軍遮住藍天”等豪言壯語。

而他也的确是這麼做的,他利用阿道夫的信任和器重,分走了大量軍費用來打造空軍隊伍,使得德國擁有了一支規模極其龐大的空軍,對德國空軍建設和發展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在齊伯林号航空母艦的問題上,戈林卻是犯了糊塗,他認為德國所有會飛的東西和一切飛行行動均必須由空軍指揮,堅決不同意海軍擁有或單獨指揮一個小小的飛行機關。

為何德國在二戰時沒有航母?“Z計劃”中有安排,奈何戈林太霸道

​​是以雖然早就有艦載戰鬥機和艦載轟炸機的研制計劃,甚至艦載轟炸機都已經研制出來了,但卻遲遲未能裝備到齊伯林号航空母艦上。雷德爾元帥雖然也受到阿道夫的信任和器重,但是和戈林比起來就差遠了,進而導緻齊伯林号航空母艦一直遲遲未能完工。等到争議解決時,對英作戰已經結束,雷德爾元帥下台,鄧尼茨元帥上位。

鄧尼茨元帥對水面軍艦似乎沒有什麼興趣,他将大量海軍的人力和物力都投入潛水艇的研發和建造中,是以在之後的時間裡,德國建造了大量u型潛艇,而齊伯林号航空母艦則繼續被閑置;在第二次世界末期時,德國為了避免未完工的齊伯林号航空母艦成為蘇聯的戰利品,故而将其鑿沉,但後來蘇聯将其打撈了出來,在研究透徹後,再次将其炸沉。

為何德國在二戰時沒有航母?“Z計劃”中有安排,奈何戈林太霸道

​可以說,齊伯林号航空母艦是世界上命運最為悲慘坎坷的軍艦了,從它動工到被徹底擊沉,共曆時12年,雖然僅用了三年便下水了,但一直都是處于閑置階段;後來好不容易有機會完工,但由于人事變動和局勢變化而繼續閑置;二戰結束時被鑿沉,接着被撈起來,最後又被炸沉;這命運,比日本的信濃号航空母艦還要悲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