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德国在二战时没有航母?“Z计划”中有安排,奈何戈林太霸道

作者:黑白历史

其实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的海军规模是十分庞大的,虽然远不及英国,但在世界上也能排进前五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公海舰队和英国的皇家舰队打得十分精彩;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公海舰队绝大部分军舰都选择自沉,而剩下来的军舰则被协约国给瓜分了。

为何德国在二战时没有航母?“Z计划”中有安排,奈何戈林太霸道

也就是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已经没有海军了;虽然之后德国陆续建造了一些军舰,但那和没有没什么区别;直至阿道夫掌权后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变,阿道夫很认同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所提出的“z计划”,决定大规模建造军舰。众所周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战列舰是衡量一个国家海军实力的最重要标准,所以战列舰也就成了海战的主流。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统治大海近半个世纪的战列舰渐渐落伍,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航空母舰;随着科技的发展,飞机的性能得到极大提升,各国都研制出性能非常不错的飞机,尤其是在塔兰托袭击战后,各国都非常敏锐地察觉到航空母舰的潜力,于是开始大力研制航空母舰;其中以英国、美国、日本的研发进度最快。

为何德国在二战时没有航母?“Z计划”中有安排,奈何戈林太霸道

​很多人都好奇,为何德国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如果当时德国也大力研制航空母舰的话,说不定就拿下英国了;其实这实在是冤枉德国了,德国研制过很多“黑科技”;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败了,但德国的工业和科技发展可是丝毫没有落后,阿道夫虽然很疯狂,但他对新科技和新技术却是极为欣赏和支持。

在“z计划”中自然也不会少了航空母舰的建造计划,甚至还有配套的飞机研制计划,比如可以折叠的斯图卡c型轰炸机和bf-109t型战斗机。在1935年时,德国决定建造一艘航空母舰,由德国造船公司的伏尔铿造船厂负责建造;这伏尔铿造船厂历史悠久,尤其是和中国格外有缘,曾给清朝建造了9艘军舰,分别为定远号、镇远号、济远号、来远号等。

为何德国在二战时没有航母?“Z计划”中有安排,奈何戈林太霸道

​伏尔铿造船厂接到军方的需求后,开始研制代号为“齐伯林”的航空母舰,但德国军方也知道第一次建造航空母舰要求不能太高,所以齐伯林号航空母舰并不是和美、英、日的大型航空母舰一样,用于和敌方争夺海上制空权,而是给当时活跃在大西洋上的德国商业袭击船队充当旗舰并提供空中掩护。

齐伯林号航空母舰的设计和建造还是十分顺利的,在1938时就下水了,它的外观上看十分先进,但由于这是伏尔铿造船厂第一次设计的航空母舰而有不少缺陷;但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德国军方一直在为齐伯林号航空母舰应该装备什么武器争论不休,这个问题一直到1942年才解决,开始继续完成建造,但此时德国的人力和物力已经无法支撑齐伯林号航空母舰的完工了。

为何德国在二战时没有航母?“Z计划”中有安排,奈何戈林太霸道

​开始不是说齐伯林号航空母舰是因为德国军方在为装备什么武器争论导致建造停滞吗,其实导致齐伯林号航空母舰一直无法完工的罪魁祸首就是戈林,没错,就是阿道夫最信任和器重的大元帅戈林,在戈林众多职务中,有一个职务是空军总司令;这戈林曾说过“一切飞的都属于我”、“让我的空军遮住蓝天”等豪言壮语。

而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他利用阿道夫的信任和器重,分走了大量军费用来打造空军队伍,使得德国拥有了一支规模极其庞大的空军,对德国空军建设和发展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齐伯林号航空母舰的问题上,戈林却是犯了糊涂,他认为德国所有会飞的东西和一切飞行行动均必须由空军指挥,坚决不同意海军拥有或单独指挥一个小小的飞行单位。

为何德国在二战时没有航母?“Z计划”中有安排,奈何戈林太霸道

​​所以虽然早就有舰载战斗机和舰载轰炸机的研制计划,甚至舰载轰炸机都已经研制出来了,但却迟迟未能装备到齐伯林号航空母舰上。雷德尔元帅虽然也受到阿道夫的信任和器重,但是和戈林比起来就差远了,从而导致齐伯林号航空母舰一直迟迟未能完工。等到争议解决时,对英作战已经结束,雷德尔元帅下台,邓尼茨元帅上位。

邓尼茨元帅对水面军舰似乎没有什么兴趣,他将大量海军的人力和物力都投入潜水艇的研发和建造中,所以在之后的时间里,德国建造了大量u型潜艇,而齐伯林号航空母舰则继续被闲置;在第二次世界末期时,德国为了避免未完工的齐伯林号航空母舰成为苏联的战利品,故而将其凿沉,但后来苏联将其打捞了出来,在研究透彻后,再次将其炸沉。

为何德国在二战时没有航母?“Z计划”中有安排,奈何戈林太霸道

​可以说,齐伯林号航空母舰是世界上命运最为悲惨坎坷的军舰了,从它动工到被彻底击沉,共历时12年,虽然仅用了三年便下水了,但一直都是处于闲置阶段;后来好不容易有机会完工,但由于人事变动和局势变化而继续闲置;二战结束时被凿沉,接着被捞起来,最后又被炸沉;这命运,比日本的信浓号航空母舰还要悲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