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煙台新職業|美女主播孵化686位“網紅”

大小新聞用戶端4月8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曲彩雲 攝影報道 )不止自己做主播,還成立公司、建立基地孵化主播、剪輯視訊人員、演員……70後美女譚靜和她的同齡人相比有些“超前”,甚至比很多80後、90後都更快地握住了疫情時期直播蹿紅的時代脈搏。

一個不算太年輕的70後美女,怎麼有如此敏銳的應變能力,讓自己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且讓我們來聽聽美女主播的故事。

疫情初起,砸重金學直播、短視訊制作和營運,一天學十多個小時,筆記寫了十多本

“沒有遠見必有近憂。”說起2020年春節疫情期間開始學習直播,譚靜認為得益于之前自己生意失敗的教訓。

聚焦煙台新職業|美女主播孵化686位“網紅”

1996年,譚靜通過中介公司出國,在越南、南韓、香港工作了四年,期間,她積累了不少人脈。2000年5月,利用國外四年積累的資源,譚靜在機械大廈二樓租了寫字間,做出國勞務中介。

開公司後賺錢比較輕松,譚靜一度放松了身心,過了一段有錢有閑的生活,沒考慮商場變數和以後的發展。

“時代在變化,出國勞務中介市場逐漸萎縮,但我沒有意識到生意正在走下坡路,2015年底,生意出現問題,轉過年就徹底結束了。”生意失敗後,一直喜歡文玩并且在經濟“寬頭”時期收藏了很多寶貝的譚靜2016年夏天在辛莊街開了個文玩珠寶店。

這一次,譚靜記着做中介公司沒有察覺大時代趨勢導緻生意失敗的教訓,敏銳地捕捉着點滴的資訊和時代的變化。“珠寶店開了三年半遭遇疫情,不能開門,宅在家裡我突然感覺到實體店以後的趨勢可能不會太好。”于是,疫情期間,譚靜花了3000多塊錢專門學習了直播帶貨,接着又花了9000塊錢學習短視訊制作、短視訊營運,“一天學習十多個小時,筆記寫了十多本。”譚靜一邊學習,一邊用學到的知識做自己的賬号,每天堅持拍好多視訊。“拍的過程中我越來越覺得這件事情挺有意思,慢慢就找到了感覺,一邊拍一邊發,沒想到我這個賬号還給做起來了,作品經常上熱門。”這個賬号在譚靜的努力下,一個月就做到了11000多粉絲。

朋友屢屢求教促使她開啟了人生第一次直播

譚靜的朋友、同學刷到她的抖音都很驚奇、好奇,“你現在視訊做得這麼好?怎麼做的呀?教教我呗。”譚靜幾乎每天都要告訴不止一個朋友如何拍攝制作視訊,如何營運抖音号,因為疫情不能相聚,隻能線上教授,譚靜靈機一動,與其一個一個重複教,何不開直播一次性教大家呢?

譚靜于是在自己的抖音号釋出了通知,想學習的朋友就在2020年3月7日晚上到了譚靜的直播間,譚靜人生的第一次直播就這樣開啟了。“說實話,第一次做直播時我有點傻傻的,之前理論知識積累得是不少,但紙上談兵跟實踐操作是不一樣的。”譚靜坦言自己人生的第一次直播實際上是失敗的,“沒有經驗,欠缺互動,人家跟我說話、問好,我都沒理,當時滿腦子光想着去教給人家,巴拉巴拉說了一大堆,自己覺得是一氣呵成地把我要教給别人的都說了,但好些朋友在我下播以後給我打電話,問這裡怎麼回事?那裡怎麼回事?”譚靜馬上意識到自己的直播是有缺陷的,她跑到别人的直播間進行了對比,發現自己欠缺好多東西,于是在别人的直播間呆了整整一天進行學習。

聚焦煙台新職業|美女主播孵化686位“網紅”

第二次直播就被mcn機構相中簽約

第二天晚上八點鐘,譚靜開啟了第二次直播,這一次效果非常好,譚靜成功了。當天,直播生動精彩的譚靜就被mcn機構相中,一個月給她3500塊錢基本工資,外加帶貨提成,每天播夠兩個小時就可以。譚靜跟mcn機構簽約,在直播間裡賣耳機、聲霸卡、直播支架等。

譚靜的直播間越來越火爆,第四次直播下播後發現消息、評論爆滿,這以後,爆滿已經是常态。疫情期間,珠寶店沒有收入還要賠上房租,但譚靜開辟了另一條賺錢的通道,她開始在直播間賺錢了。就這樣,疫情期間,大家都宅在家裡百無聊賴的時候,譚靜卻在直播間愉快地當着主播。疫情緩和,店面重新開放,譚靜又開始經營自己的珠寶店,每天的直播也沒有放棄。

協助市區兩級婦聯展開公益教育訓練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實體經濟受到沖擊,線上新型消費方式不斷湧現,“直播帶貨”成為消費熱詞。但很多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特别是女性從業者“有想法卻少辦法”。為幫助創業女性纾困解難,本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市婦聯和芝罘區婦聯創新開展“婦聯教你做直播”——“孵化”主播活動。經過尋找“小白”主播、官方稽核等環節,時任萬達商圈婦聯副主席、擁有豐富直播經驗的譚靜成為婦聯選任的教育訓練講師,她對創業女大學生、失業女性、全職媽媽、女攤主等10名“小白”女性創業者進行了為期15天的公益教育訓練孵化,從賬号營運、直播帶貨到線上線下導流、市區兩級婦聯微信公衆号推廣,10位直播“小白”成功更新為帶貨“主播”。

聚焦煙台新職業|美女主播孵化686位“網紅”

“直播帶貨”,螢幕内外皆功夫。在婦聯的努力和譚靜的教育訓練下,直播這一新型營銷方式成為疫情中因各種原因失去經濟收入女性突破困境的法寶。

十位女主播共同帶貨,别樣方式為黨獻上生日禮物

2020年7月1日上午,在建黨99周年之際,煙台市婦聯、芝罘區婦聯與向陽街道黨工委走進萬達商圈,聯合開展“講黨課砥砺初心,助創業孵化直播”主題黨日活動。

這一天,譚靜教育訓練出的十位女主播同時開播,用新的模式迎來新的人生,直播間累計參與人次達5700餘人。相關上司走進直播間為十位女主播加油助力。

萬達商圈擁有業戶2200多家,從業婦女占比達60%以上。芝罘區婦聯依托萬達商圈黨群共享空間,設立全市首家“兩新”組織領域“婦女兒童家園”項目——芝罘區女性成長家園,幫助女企業家、女小微商戶、女性從業者解決婚姻家庭和事業、創業過程中的各種問題。當天,“煙台女性創新創業孵化基地”與“芝罘區女性成長家園”揭牌,譚靜成為芝罘區女性成長家園首批輔導員,之後擔任了家園主任。

累計線上、線下公益教育訓練686人

為了做好教育訓練,譚靜幹脆停掉了自己的直播間。

公益課不止開在煙台,去年國慶節市婦聯到德州扶貧,譚靜的短視訊營運和直播帶貨知識作為技術扶貧内容之一,傳授給了當地中小微企業家。“有80多人前來聽課,時間有限就講了一個多小時,課後大家把我圍起來問這問那,希望我能再去講課。”學員們對知識的渴求深深打動了譚靜。還有一次譚靜到市殘聯給十幾位殘障人士講課,殘障人士身殘志堅、努力學習的熱情也讓譚靜感觸深刻。

聚焦煙台新職業|美女主播孵化686位“網紅”
聚焦煙台新職業|美女主播孵化686位“網紅”

2020年11月,譚靜注冊自己的公司——煙台網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後,我曾花錢購買過南方團隊的技術,專門做抖音快手賬号,雖然這個技術比較快,但沒有可持續性,經過實驗以失敗告終。”之後,譚靜跟杭州、北京一些大的傳媒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陸續接到廣告、剪輯片子等訂單,“這樣我就可以帶着大家尤其是殘障人士學生通過剪輯視訊來賺錢。”

2020年11月,譚靜在東方文化市場成立了青竹網紅拍攝孵化基地。在這裡,譚靜繼續開展公益教育訓練,培養主播、演員,傳授剪輯視訊的知識,并幫助自己培養的主播、演員接單賺錢。“我們基地有各種背景,像東北大炕風、古風、民國風、港風、民族風等等,這些背景會配上不同的服裝道具,讓視訊拍攝愛好者在這裡拍出更優質的視訊,完善提升自己的抖音賬号。”每天下午,受訓主播在基地開播,譚靜一邊指導一邊輔助他們直播。

今年1月份,在芝罘區委統戰部和芝罘區婦聯的指導下,經芝罘區民政局準許,譚靜的煙台網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了煙台市網絡創業人士服務聯盟,服務于有志之士。

截至目前,譚靜已經線上、線下公益教育訓練686位“網紅”,且還在繼續中。“現在網絡市場魚龍混雜,疫情之後大家一擁而上,有很多人花了錢卻無功而返。我希望通過芝罘區婦聯打造的“短視訊營運和直播帶貨”線下公益課,幫到煙台的廣大市民,幫助大家開啟線上創業的第一步,希望青竹網紅拍攝基地可以通過帶大家拍視訊、組團拍段子,發現培養更多的草根演員和主播。”譚靜期望通過煙台市網絡創業人士服務聯盟這個平台幫助更多在網絡上創業的朋友,讓大家在平台上資源共享、抱團取暖,也希望樹立起煙台網絡創業人士的正能量形象。

人物介紹:

聚焦煙台新職業|美女主播孵化686位“網紅”

譚靜,1977年生于煙台,19歲開始賣水果“當老闆”,目前擔任芝罘區企業家服務中心的常務副主任、芝罘區女性成長家園主任、萬達商圈婦聯副主席、煙台市網絡創業人士服務聯盟會長,系青竹網紅拍攝基地、煙台網紅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緻力于助力女性創新創業。

責任編輯:隋珊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