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職場學習

大概想了想,我覺得有以下幾點,是這些年深有體會的經驗和教訓,值得今後再發揚.

一、 “從小事做起,學會吃虧,與他人合作”,這是研究所學生畢業前最後一堂課,電子電路的老師最後送給我們幾句話,雖然我忘了這位老師的名字,但這幾句話卻至今銘記.在華為的工作實踐,越發感受到這簡單的幾條的道理深刻.從小事做起不是一直滿足于做小事,也不是誇誇其談好高骛遠.學會吃虧不是忍受吃虧,是不斤斤計較于一時一地的是非得失,是有勇氣關鍵時候的放棄.

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們很多的成功,來自于敢想,敢做,就象我第一次接到問題單,根本不懂,但敢去試,敢去解決,還真的解決了;就像我們做 spes,即使沒人、沒技術、沒積累,還有cisco等大公司也在做,我們也敢做,敢推行,不盲目崇拜或畏懼權威,也取得了成功.當然,這不隻是盲目的膽大,心大還意味着積極地關注廣大的外部世界,開闊寬容的心胸接受種種新鮮事物.

三、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這句話用來形容對it人的要求,最貼切不過了.真正的成功者和專家都是“最不怕學習”的人,啥東西不懂,拿過來學呗.我們 it 現在有個技術大牛譚博,其實他不是天生大牛,也是從外行通過學習成為超級專家的,他自己有一次跟我說,當年一開始做unix系統管理者時,看到#提示符大 吃一驚,因為自己用過多年在unix下搞開發都是%提示符,從未有過管理者權限.看看專家的當初就這水準!當年跟我做備份項目時,我讓他研究一下 oralce資料庫時點回退的備份和恢複方法,他望文生義,以為資料庫的回退是象人倒退走路一樣的,這很有點幽默的味道了,但他天天早上起來,上班前先看 一小時書,多年積累下來,現在在系統、資料庫、開發等多個領域已成為沒人挑戰的超級專家了.但是,學習絕對不是光從書本學習,其實更重要的是從實踐工作中學習,向周邊學習.比如說我在華為覺得學到最重要的一個理念是“要善于利用逆境”,華為在冬天的時候沒有天天強調困難,而是提出“利用冬天的機會扭轉全球競争格局”并真的取得成功,如果沒有這個冬天,華為可能還要落後業界大腕更多年份;華為在被cisco起訴時沒有慌亂,而是積極應對,利用了這次起訴達到了花幾億美金可能達不到的提高知名度的效果.等等這些,把幾乎是滅頂之災的境遇反而轉化為成功的有利條件,對我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也對公司高層十分佩服.

四、勇于實踐,勇于犯錯,善于反思.很多事情知易行難,關鍵是要有行動,特别是管理類的一些理論、方法、觀念.空談、空規劃一點用處都沒有,不如實際把它做出來,做出來後不斷反思改進,實實在在最有說服力.沒有實踐中的反複演練和反思,即使是人人皆知的東西要做好都其實不容易,舉個小例子,比如做管理者要會傾聽,我想華為99.9%的管理者都很懂這一點,但實際做的如何呢?華為有多少管理者做到了不打斷别人講話?不急于下結論給定義?不急于提供解決方案?有多少管理者能夠做到自然地引導對方表達?問問對方感受?确認自己明白對方?

五、要有方法、有套路,對問題系統思考、對解決方案有戰略性的設計.在前幾年的工作中,由于取得了一點成功,技術上也有了一點研究,就開始夜郎自大起來了,後來公司化重金請來了大批顧問,一開始對有些顧問還真不怎麼感冒.後來幾年公司規模越來越大、it的複雜性越來越增加的情況下,逐漸了解了很多.西方公司職業化的專家,做任何事情都有方法論、有套路,甚至于如何開一個會都有很多套路,後來我對這些套路的研究有了興趣,自己總結出了不少套路并給部門的骨 幹教育訓練和讨論.在一個複雜的環境下,很多問題已經不能就事論事來研究和解決,非常需要系統性的方法和戰略性的眼光.對于一個組織的運作來講,制度和流程的設計尤其需要這一點.愛恩斯坦說過: we can't solve problems by using the same kind of thinking we used when we created them.

六、獨立思考,不人雲亦雲.公司大了,人多了,混日子也容易了.人很容易陷入随波逐流、不深入業務的境地,而看不到問題和危險.專家有過一個研究,雪崩發生時,一般受害者都是一批一批的,很少有單個人的受害者,原因很簡單,單個人在雪崩多發地會相當小心和警覺.但一個群體,群體越大,每個個體就會有一種虛幻的安全感和人雲亦雲的判斷,但現實是不管群體的力量有多大,雪崩都是不可抵抗的.是以我覺得在大的機構裡,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尤為重要.

七、少抱怨、少空談、積極主動,多幹實事.我曾經是個抱怨很多的憤青,經常容易陷入抱怨之中.但多年的工作使得我有所轉變,因為知道了抱怨是最無濟于事的.世界上永遠有不完美的事情,永遠有麻煩,唯一的解決之道是面對它,解決它.做實實在在的事情,改變我們不滿的現狀,改變我們不滿的自己.實際上也有很多值得抱怨的事情都是我們自己一手搞出來的,比如社會上很常見的是進階幹部退下來了,抱怨人心不古、感慨世态炎涼,如果好好去探究一下,原因很可能是他權位在手春風得意時不可一世、視他人如糞土造成的.

八、對職業負責、對目标負責,對自己負責,成功者往往自覺自律、信守承諾、心無旁骛.大企業肯定會有績效考核、會有論功行賞、會有kpi、會有上司訓示、甚至會有一點企業政治,但如果我們片面地追求考核成績、片面追求kpi名額、片面追求權錢利益,片面地對上負責、對别人負責,而不對自己負責、不對自己的目标負責,失去工作的使命感、責任心、熱情和好奇心,必将不能達到自己的最佳境界.而一個企業如何能夠成功營造一個環境,讓每個個體盡量發揮到最佳境界,企業也會戰無不勝.

九、多點人文修養和審美情趣,看起來與工作不怎麼相關,其實太相關了.傑出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對美的境界的追求,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往往蘊涵着秩序、簡潔和美.缺乏一點審美的追求,什麼ugly的事情都敢做、不擇手段、凡事湊合,一點都不“高雅”,必将不能長久.

十、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關注人,幫助人,真誠待人,厚道做人.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由于媒體的作用,過分渲染了人與人之間日益冷漠、詭詐的關系,但實際的社會、社群可能真的不是那麼回事,起碼我來華為之前,對一個大企業中工作的人事關系開始還有點未知的恐懼,但實際上在這個集體中的感覺幾乎人人都能開放、真誠相待,關系融洽和諧.是以關鍵是我們自己要能夠真誠對待他人,在與他人互動中将心比心.當然,工作中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實際上沖突也是沒有必要去避免,甚至很多沖突對組織來講,是大有益處的.就象夫妻吵一架後感情往往更好.隻要我們掌握兩大原則:1)對事不對人,2)與人為善.就肯定能把适度的沖突引導到對自己、對組織都有利的方向.

十一、開放和分享的态度,在一個高科技公司工作,如果報着保守和封閉的心态,成長肯定會受阻.

十二、做好時間管理.在華為工作十年,3650天,工作日3000天左右,這些時間是不是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了,有效的、有産出的工作時間究竟有多少,實在值得懷疑.時間管理是我在華為工作當中最大的教訓之一,可能也是公司整體性的問題,工作缺乏計劃,經常是面臨不斷的被打斷;或者是不斷去打斷同僚下屬;或者是不斷的會議、讨論,占去絕大部分的時間;或者是被自己的興趣所牽引,花大量時間搞一些不着邊際的事情;或者是花很多時間在一些細枝末節的事情上,把很難很重要的事情一直拖到非解決不可的地步然後被迫倉促行事.現在回想,如果真的能管理好這十年時間,我覺得成就應該大很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