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蟹養殖中苔藓、水花和藍藻的正常水質環境處理

作者:水産研究社
河蟹養殖中苔藓、水花和藍藻的正常水質環境處理

編輯|水産研究所

最新首映|了解最新的水産養殖知識并關注:水産研究所

河蟹養殖中苔藓、水花和藍藻的正常水質環境處理

水産研究學會水産養殖,疾病預防和控制,水質調節,技術交流,生态魚類養殖,對蝦養殖,螃蟹養殖,健康漁業,您值得信賴的水産助手。286 原創内容

公衆号

苔藓的處理

苔藓是絲質藻類的一種,是絲質藻類的一種,如水、雙星藻類和橫向藻類等絲質藻類。

當春季溫度上升到10C以上時,苔藓開始繁殖。

早期,頭發狀,附着在淺水池的底部,随着溫度的升高,它會繁殖并長成一縷直立在水中的綠色細絲;

1. 苔藓的危害

當苔藓大量繁殖時,它從水體中吸收了大量的養分,使水變薄,當蟹種爬入苔藓時,它也纏繞着蟹種,嚴重影響河蟹的正常攝食和活動。

當苔藓覆寫或吸附在水和草上時,它會阻礙水和草的光合作用,導緻其收縮和死亡,進而影響水質。

大量死亡時,分解釋放出大量毒素,導緻水質變黑、發臭,氨氮含量超過标準,水體溶解氧含量低,對河蟹造成危害。

2.苔藓産生的主要原因

(1)青塘不徹底。

如果前一年出現嚴重的苔藓問題,蟹塘冬季有積水,次年春初沒有排水,蟹前沒有清除池塘或陽光池,這類蟹塘苔藓的發生率非常高,危害程度也較大。

(2)泳池水太稀疏。

預放養池内沒有施肥或施肥不足,導緻池水太稀薄,造成苔藓滋生。

(3)前期肥水沒有變肥或水草生長階段沒有及時捕獲肥料,水和草在池塘中消耗養分後,有益藻類無法獲得營養。

是以,植草後一定要密切關注池塘内水色的變化,一旦發現水草生長得很快,水體的透明度要提高,應及時施肥,使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

(4)一次性釋放蝸牛的量過大,導緻水質稀薄,肥水困難,苔藓滋生。蝸牛一般在清明前後放養,放養蝸牛前必須注意水質的肥力。

最好在放養蝸牛之前大量施肥。

(5)過量施用磷肥和未發酵的有機肥,使水生态受到破壞,或在種植水草時,蝸牛、苔藓進入蟹塘,造成苔藓泛濫。

3. 預防和控制苔藓的措施

(1)完全清除池塘

從池塘底部清除過多的淤泥,池塘底部淤泥的厚度不超過15厘米,然後池塘超過20天。

在青塘用每畝溶解1.5公斤硫酸銅的水澆築池底和池邊,5天後在池塘注水約10厘米,用每畝150公斤以上的原石灰均勻地灑入池中。

重要的是要注意,生石灰應該均勻地撒在整個池中,例如在灰燼太多而無法溶解的地方,使用鐵鎬打開它。

用這種方法處理的蟹塘,隻要管理得當,一般很少出現苔藓。

(2) 适量脂肪水

苔藓需要陽光才能生長,苔藓生活在水底,這可以增加水的肥力,降低透明度,減少光線。

由于前期水溫低,藻類不易生長,水分不易養肥。

首先,清塘後,要施用池塘底部的基肥,一般施用100~150公斤/畝的有機肥。

根據水質的不同,施肥量原則上取決于池塘的底質、水質,一般在3月至5月保持池塘水質的透明度在30~35厘米,透明度過高,說明池水稀薄,需要增加施肥量和施肥次數。

進入6月後,養殖池中水的透明度應控制在40至45厘米。

是以,控制泳池水的透明度的原理是:水溫低,透明度也低,水溫高,透明度應控制大一點。

施用的有機肥必須充分煮熟發酵,施用的無機肥主要是複合肥。

施肥時,要注意苔藓是否大量出現,不能大量施肥換水,因為施肥後營養較多,加速苔藓的生長。

也就是說,施肥越多,苔藓就越多。

(1)脂肪水效果差的原因

水溫低;光線不足;水體溶解氧過低;水體藻類太小;水浮遊生物過多;水體藥物殘留較多;水體pH值過高或過低;水體風浪過大,上遊對流較為嚴重;使用肥料産品不溶于水或溶解性差。

(2)脂肪水措施

針對上述情況,建議農民采取以下對策,獲得更滿意的肥料用水效果。

一個。當水溫低且光線不足時:

使用氨基酸如脂肪水糊和低溫孢子或光合作用細菌浸泡後,整個池水溢出,用氧化劑或使用活性氧合器;

使用固體肥料應充分溶解後再使用,一般浸泡6小時以上,如發現肥料泥沙較多,說明肥料水産品品質較差,可替代肥料水産品,以保證肥料用水效果更佳的産品。

b.當水體的溶解氧過低且有更多的動物計劃時:

首先使用殺蟲劑殺死過多的動物(在殺死動物園飛機的過程中,應特别注意在混合池中選擇農藥,以確定混合蝦蟹等不良反應),然後第二天早上用硫酸鉀加含氧片劑全池噴灑,間隔2~3小時, 使用氨基酸脂肪水膏和磷肥和em細菌浸泡後整個池噴灑(晴天使用良好)。

c. 水在渾濁時使用大量藥物:

首先,用果酸有機酸(5~7畝/瓶)灑滿整個池後,再用硫酸鉀灑滿整個池,第二天晴天早晨用氨基酸肥料糊狀物,将藻類和EM菌種浸泡後,将整個池水濺起。

(3) 毛坯細鱗斜鲭魚

到3月底,沐放養規格為6~8厘米的斜鲭魚品種100~200尾。

細鱗斜鲭魚攝食水生藻類,可有效控制水體中苔藓的含量,防止苔藓暴發造成的水質惡化;

鲱魚還可以吃掉河蟹的殘留餌料,可以有效防止餌料腐敗對水質的腐敗影響。

(4)藥物治療

如果苔藓已經大量出現,則需要用殺毒方法進行治療。與濕細土和殺苔草混合,在苔藓密集的地方澆幹,2天後生效。

在苔藓濃度集中的區域,将硫酸銅和鐵氧體硫酸鹽劑5:2灑在苔藓上進行殺滅,3~5天後,将生石灰撒一次。

當使用藥物殺死苔藓時,重要的是要注意,在河蟹的去殼期間不能使用它。

二、水

"水"是淡水中的一種自然現象,是由大量藍藻滋生爆發引起的。随着高溫季節的到來,藍藻将陸續出現,藍藻的治療一直是河蟹養殖過程中的一個難題。

1."水花"的主要原因

(1) 高溫

在室溫下,藍藻不會比其他普通藻類生長得更快,藍藻的生長速度随着水溫的升高而加快。

在一定溫度下,藍藻比其他藻類生長得更快,當進入高溫季節時,藍藻生長的優勢就展現出來了。

(2) 水富營養化

水富營養化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随着水産養殖的發展,水産動物不斷生長,飼料投入量将增加,殘留餌料的積累,養殖動物糞便的增加,導緻養分超過水體的自淨能力;

大量的糞便和殘留誘餌的積累速度遠遠快于微生物降解的速度。

(3)氮磷比失衡

有益藻類營養來源的不平衡導緻藻類繁殖減慢,有益藻類的量減少,藻類中擷取水分的營養物品質會減少,分解後的營養物質不能被藻類利用,積累過多的回報會受到抑制,導緻物質循環受阻。

(4) 人為影響

在養殖過程中頻繁使用農藥和消毒劑,随後未能及時補充有益菌群,導緻水體中缺乏有益微生物,導緻水體降解能力顯著下降。

2.池塘藍藻發生

(1)池塘内無水草或少量水草,養分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導緻後期養殖池有機質含量高。

(2)蝸牛放養量過少,或者放養蝸牛成活率不高,導緻後期池底有機物含量豐富。

(3)前期施肥和有機肥過多,後期微生物少或底部變化少,有機物分解受限,導緻肥料在池塘内積累。

在培養的後期,溫度升高,pH值升高,水形成富營養化,藍藻開始發生。

3.防止藍藻的發生

(1)經常換水,保證水和草的正常生長,使水和草占池塘面積的50%左右。在養殖過程中應注意及時施肥水和草,保持水體在30~40厘米的透明度。

(2)早期如果放養蝸牛量不夠,可以在6月份加入一批蝸牛,一般總放養量在250~300公斤/畝,并保證蝸牛的品質。

(3)河蟹養殖盡量使用生物肥料,減少肥料使用,有機肥通過孢子和酵母發酵;

中期(5月以後)要定期使用池塘微生物制劑,後期施肥以氨基酸肥為主,每月用1~2次用死草孢子和抗硝化菌原料粉分解池底有機物。

4.藍藻的危害

(1)當藍藻大量繁殖時,一方面抑制養殖水體中有益浮遊生物的生長繁殖,阻礙其他藻類的光合作用;

另一方面,它還阻斷了空氣氣體進入養殖水體,導緻養殖水體中溶解氧嚴重缺乏,缺氧或缺氧,河蟹等養殖動物發病甚至死亡。

(2)大量藍藻死亡也會損害水質,産生大量的藻類毒素、血清素和硫化氫等有害物質,直接危害河蟹等水産養殖動物的健康。

5.減少池塘中藍藻的含量

藍藻在池塘養殖過程中出現,很難完全去除藍藻,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減少池塘中藍藻的數量。

(1)小面積的池塘,在大風天氣下,可以在小角落用竹竿或塑膠管包圍,然後用密網清除。

(2)降低池水的pH值,并通過有機酸将池水的pH值降低到7~7.5。降低pH值應循序漸進,以防止對河蟹和其他水産養殖動物的傷害。

(3)在陽光池的下風處,将适量的硫酸銅、硫酸鐵或鞣制銅制劑直接噴灑在池塘邊緣的藍藻團塊上,可有效殺滅部分藍藻

(注:溢藥面積不能超過池塘面積的1/4,溢水池當天應注意充氧,同時要密切注意池塘内水質和河蟹的情況,特别是夜間,要定期巡查池塘)。

(4)如果出現大爆發的藍藻,有條件的可以每天換水一次,排除下風藍藻,再殺滅。

藍藻死會産生藍藻毒素,先排毒,能先換水1/3,再用解毒劑除去重金屬和藍藻毒素,同時使用免疫多糖和解毒高穩定性維生素C混合餌料喂養,增強河蟹體質,減少應激反應。

排毒可能不是徹底的,可以連續使用2到3次。

排毒再換底,可連續換底1~2次,可結合底充氧效果更佳。水質穩定後,施肥水退去有益藻類。

(5)放養部分鲭魚,蝸牛可以減少水體的富營養化,進而控制藍藻的繁殖,也可以放養一些羅非魚,羅非魚可以直接以藍藻為食。

(6)雨後對水體施用一定量的水質改良劑,并補充一定量的生物複合肥(500g/μ),可使水體中的有益藻類在短時間内恢複繁殖和生長,抑制藍藻繁殖(注意前3小時将水質改良劑噴至含氧物)。

(7)在養殖水體中移植一定量的水生高等植物,如鳳蓮、滿江紅和水花生,通過較高的水生植物控制水體中的氮磷含量,抑制藍藻的大量繁殖。

(8)在加水或更換新水時,要注意外河的水質,如水源中苔藓較多,應避免随加水帶藍藻。

上述方法難以完全殺滅或控制藍藻,應使用殺毒劑、生物劑水轉移劑和基質改良劑來改善水質和基質。

通過綜合防控措施,可以對蟹塘中的藍藻進行控制和處理,進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三、水體多雲

池塘水濁度是河蟹養殖中常見的問題,短期濁度對産量影響不大。

但長期渾濁,直接影響藻類和水草的光合作用,導緻水體溶氧不足,使水體氨氮、硫化氫、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超标,水草生長發芽不光,容易掉落死亡,腐爛後破壞池塘水質, 進而影響河蟹殼的正常生長。

1. 蟹池水體渾濁的常見原因

(1)喂食量不足,造成河蟹覓食活動。

(2)寄生蟲使河蟹坐立不安,四處爬行。

(3)浮遊動物是由更多的昆蟲引起的。

(4)有很多小魚。

(5)池底溶氧,河蟹不安地爬行。

(6)缺水草或無水草,水體自淨能力差。

2.應采取措施處理水濁度

(1)如果進食量是由進食不足引起的,則需要逐漸增加進食量,第二天适當時有輕微的盈餘。

(2)檢查河蟹絲和身體表,如果有纖毛寄生蟲,可将整個池中纖維蟲網等藥物灑出,大量寄生,甚至兩次。

(3)如果水色為白色,水體中的浮遊植物較少,而旋翼機較多,則先殺蟲(使用Avigi等),然後加脂水(使用氨基酸脂肪水膏等)。

(4)如果野生魚類造成渾濁,可加入飼料《青塘2008》等進行清除。

(5)水草不足或無水草的池塘,可用消毒水花生移入池塘。

四、水富營養化

養殖水體中營養鹽的增加導緻藻類和水生植物生産力的提高以及水質的下降,進而導緻水體富營養化。

1.水體富營養化的危害

(1)有害藻類暴發

由于糞便和殘留餌料在水體中的積累,微生物降解和轉化能力減弱,許多物質以大分子有機物的形式存在,小藻類不能被吸收和利用,但如裸藻、藻類、藍藻等有害藻類可以被吸收和利用,這種環境為有害, 不需要的藻類提供快速繁殖條件。

(2)影響富營養水體中水體的感官特性,藍藻等大規模繁殖,水色增多,水濁度、透明度降低,并散發出異味。

(3)産生有害物質 富營養化水體中的許多藻類會分泌和釋放有毒有害物質,進而降低水質。

(4)影響水體生态環境 富營養化水體中,水的氮源積累過多,微生物轉化能力不足,導緻有機物積累、厭氧分解和毒性。

大多數有害微生物都是厭氧菌,如果水體長期缺氧,厭氧菌會迅速大量繁殖,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有毒有害物質大量沉積。

水富營養化導緻水中缺氧,缺乏有益的浮遊生物,有毒有害物質增加,水生生物的穩定性和多樣性降低,如雨天、水體溫度、酸度和堿度等快速變化,水體将發生劇烈變化——倒置藻類,導緻養殖生物的應激反應增加, 導緻疾病暴發,導緻大量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死亡。

此外,它還影響漁業等生物資源的利用,進而降低了水體的經濟價值。

2. 常用檢測方法

生産可以直接在現場使用更簡單的儀器,也可以通過視覺方法對水體的富營養化程度做出一般判斷。

(1) 透明度測量方法

使用直徑30厘米的白色瓷闆(也可以塗成白色而不是鐵闆或其他材料)來使用在水中可見的深度作為透明度。

是以,測量時間應确定在每天9點至16點。

透明度可以大緻反映水體富營養化程度,透明度越低,水體富營養化程度越高。

有時雖然水體富營養化程度較高,但實測的透明度更大,因為:大型細絲和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浮遊植物爆炸性死亡,雨天浮遊生物藻類沉降,水污染受重金屬污染不利于藻類生長。

(2) 目視檢查

通過肉眼觀察水的顔色,我們判斷水的品質和富營養化的程度。

水色是整個由浮遊生物(包括浮遊植物和類蟲)、有機物和懸浮物組成,主要在池塘水中的顔色。

識别池塘的水色并及時調節是水産養殖中的一項重要技術。

(3)典型的水質差

(1)綠水體:水中氮含量大。

(2)黑褐色或醬油水:殘留餌料、殘餌、變質底、水體鞭狀藻類、裸藻、褐藻等為主,養殖動物易患病。

(3)黃水:大量的有機物被細菌分解在池中積累,池水pH值降低時容易産生這種顔色,不利于養殖動物的生長。

(4)白色渾濁水:主要含有纖毛蟲、輪蟲病、莢狀浮遊生物、粘土顆粒或有機碎片。

(5)澄清彩水:水質貧乏或重金屬污染水,不利于養殖。

3. 減少危害的建議措施

(1)光合作用菌(30億/毫升)和硝化菌(30億/克),一容積,每立方米水體為3~4毫升和2~3克,整個池水溢出,15天使用一次,甚至2~4次。

(2)高效孢子(50億/克)和乳酸菌(30億/克),一容,每立方米水體為0.3~0.4克和3~4毫升,整個池水溢出,10~15天使用一次,甚至2~4次。應用微生态制劑後,應注意氧化。

(3)根據富營養水體的不同條件,按每立方米水體50~80克,放鲭魚、鲭魚、柔性抓取的比例。

(4)常加新水,10~15天加水一次,一次加20厘米左右。

(5)使用良好的增氧劑(除水體缺氧外,魚浮頭按電源開啟,陽光明媚的白天中午,下午電源開啟2~3小時),向水體充氧,攪拌水體并在池塘内種水和草。

五、硫化氫含水量高

硫化氫是一種劇毒的可溶性氣體,對生物有嚴重的毒性作用。

當鐵鹽不足和溶解氧過低時,H2S含量非常高,特别是當水位和pH值降低時。

水中硫化氫的來源主要是飼料餌料、水生生物屍體和淤泥,這些都是缺氧溶解時厭氧微生物分解引起的。

當水中硫化氫含量高時,主要防控措施如下。

(1)有機酸排毒,一定量,每立方米水體用0.75~1.0克,整個池水溢出,每天一次,甚至連2天。

(2)孢子用氧片,一容積,每畝水體為333~400克和167克,灑滿整個池子。

(3)促進水的垂直流動混合,打破分層停滞,避免底泥,特别是避免底水發展進入恢複狀态。

增加池中的溶解氧通常通過機械氧化或化學氧化法,促進硫化氫轉化為硫酸鹽。

(4)盡量保持底部,底部水為中性,微堿性(pH 7.5~8.5),為此可施用石灰,盡量避免底部,底部水呈酸性。

(5)塗鐵劑提高基材含量,使底水中Fe2、Fe3加,一旦有硫化物生成,可轉化為FeS,單鈉硫固定在底泥中,不會在水中積聚造成危害。

(6)避免大量硫酸鹽進入養殖水體。

六、水體水色白色

1.池塘水體顔色為白色的原因

(1)在繁殖前期通常是由于浮遊動物過多或浮遊植物突然大規模死亡,單細胞藻類不能正常生長造成的。

(2)由于天氣變化突然、溶氧不足、毒素增加、喂養喂養、消毒處理不當等原因導緻繁殖晚,也可造成單細胞藻類異常大量死亡,進而造成有害微生物大量或蟲草素繁殖過剩。

2.水體水彩美白主要防控措施

(1)打開增氧器,然後排出一些下面的水,并引入一些新的水。

(2)使用氨淨水器、增氧劑、光合細菌。

(3)引進新的藻類種類,并适量施用肥料。

(4)白水體如氨氮或亞硝酸鹽含量過高,應先使用氨淨水器(如沸石粉、氯化鋁),同時減少或停止進料。

在大多數動物園被吃掉或殺死後,引入一些新的水并進行脂肪水。

(5)對于輪蟲等引起的水變白,可連續增加氧氣,清晨在池塘周圍噴灑殺蟲劑,早晨增加磷肥。

(6)灑上維生素C等,減少水生動物的應激反應。

七、水體水色較薄

隻有保持一定程度的肥力,水體才能保持良好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對于瘦養殖水體,通常的措施是施肥,但應注意施肥方法。

(1)在池塘養殖中,經常使用施用足夠的有機肥和追求無機肥的方法。

在春季多施氮肥,在夏季多施磷肥,促進氮磷,進而滿足浮遊植物對氮和磷的吸收比例,同時又不使氨氮過度富集。

(2)在施肥時應充分打開無機肥料,選擇陽光明媚的早晨均勻灑出,避免在氧氣機打開後立即溢出,使養分被浮遊植物充分吸收。

八、中亞水體硝酸鹽含量高

正常養殖亞硝酸鹽一般适宜不超過0.1毫克/升,中亞水體硝酸鹽過高會導緻水生動物攝入減少,鰓組織病變,呼吸困難,煩躁不安或發育遲緩,嚴重出現爆炸性死亡,蝦類養殖過程中"偷死"往往也造成高亞硝酸鹽。

在養殖的中後期,池塘硝酸鹽高是極為普遍的現象,這與養殖中後期投飼量增加、生物和氮儲量增加有關,而硝化菌本身繁殖相對較慢,容易受到其他菌群的抑制。

對于亞硝酸鹽過高,通常的防控措施如下。

(1)啟動制氧器或整個池中噴灑化學增氧劑,促進亞硝酸鹽轉化為硝酸鹽。

(2)利用氨離子螯合劑、活性炭、吸附劑、腐植酸聚合物等水質吸附劑(如亞硝酸鹽降解劑),通過離子交換、吸附或降解亞硝酸鹽。

(3)利用孢子菌、硝基菌、光合作用菌等微生物制劑,利用活菌制劑加速亞硝酸鹽的分解、轉化。

(4)薄水體增加施磷肥,以磷化二氫鈣為最佳,促進浮遊植物對氮的吸收,部分肥水體用沸石粉或明礬鹽灑滿整個池中。

(5)及時排污和補水,特别是底水和污水,及時清理池塘内的土壤。

(6)消毒殺滅厭氧菌後,用沸石粉進行吸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