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半小時看完,半輩子回味,《造化》——育兒書?心理學?哲學書?

《造化》這本書的顔值,啧啧啧。。。。。。反正一看就不值當學霸悉心研讀的。

半小時看完,半輩子回味,《造化》——育兒書?心理學?哲學書?

圖檔來自網絡

首先整本書太小了!太輕了!同樣是正面管教體系的書籍,同樣是講低齡問題的書籍,看看《造化》與《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一書的對比!面積隻有人家的2/3,厚度還不沒到人家的1/2!

半小時看完,半輩子回味,《造化》——育兒書?心理學?哲學書?
半小時看完,半輩子回味,《造化》——育兒書?心理學?哲學書?

然後看看内容,天啦,這樣的排版,也太不環保了吧有木有?兩頁書上有幾個字?好像全身的指頭都能數的過來。

半小時看完,半輩子回味,《造化》——育兒書?心理學?哲學書?

這麼地廣人疏的排版,當然看得很快,隻需要簡單翻一翻,三分鐘以後,咦?!居然後半部分是英文版?也就是說,這本書比我預期的還要縮水一半?

半小時看完,半輩子回味,《造化》——育兒書?心理學?哲學書?

當媽媽的聽了建議花了二十多塊錢買這本書,拿到手上難道不會産生一種“坑媽”的感覺?!

半小時看完,半輩子回味,《造化》——育兒書?心理學?哲學書?

我開始懷疑張宏武導師要求我們寫書評,是為了賣她翻譯的這本書了。。。

但是,反正我買了,正好沒時間寫長篇書評,這個短小精幹,嗯,很适合我偷懶,就寫它吧。

于是拿到兒子的羽毛球課上,準備半小時搞定它,回去就開工。

呃呃,曆史上最簡短的育兒書,沒有一個育兒方法的育兒書,确實在課上半小時看完了!

可是,莫非是應了那句話: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半小時看完,半輩子回味,《造化》——育兒書?心理學?哲學書?

為什麼這麼極簡的一本書,卻讓我的大腦從看完那一刻開始就瘋狂地運轉和計算,快退和快進,好像有點不正常了?

我一邊看,一邊在回憶,一邊在歎氣,一邊在疑惑,一邊在感恩;就這麼每頁的寥寥數語,讓我想起了自己童年記憶中那些不輕易言說的不堪和傷痛;想起了我每一個挫折中 “扶我起來”給我巨大鼓勵的好人;想起了我後來又是如何加倍地把童年那些傷痛還給了兒子;又是如何有點魔怔地做義工,加倍地把自己的鼓勵和支援給了很多素昧平生的人。。。。。。

然後當兒子在球場上照例出盡百寶,一會兒嫌熱嫌累,一會兒讓我看他誇他,一會兒沒接好球就發脾氣,一會兒尿遁屎遁喝水遁吃零食遁時,我突然一改平日的就事論事或者虛假聯接,而是帶着好奇心靜靜地看着他,開始琢磨:他這樣的個性和行為,是什麼時候開始,在誰的影響下,怎麼樣一點點形成的?

這本書造成的清醒和暈眩,到現在48小時過去了,還在持續。而且我覺得從中能探尋的關于自己過去的四十年和未來的若幹年,還會持續受到它的影響,讓我時刻覺察自己,關注自己,并且覺察孩子,關注孩子。

此書一定是抹了隐形的迷幻藥水。。。。。一定是。

嗯,這本書的内容就是這樣,不能劇透太多,否則就太對不起出版人了,呵呵。但是可以八一八這本書的背景。

本書作者,美國的柏蒂璐教授

半小時看完,半輩子回味,《造化》——育兒書?心理學?哲學書?

她在中國并不知名。但是,你如果知道:幫助過千千萬萬美國和全世界家庭解決家庭教育問題、正面管教的創始人簡 尼爾森女士,也會以參加柏蒂璐教授的課程為珍貴的機會,你就會立刻對她産生強烈的好奇心。

柏蒂璐何許人也?她是臨床心學博士,阿德勒研究會執行董事,從事心理學教學以及家庭心理咨詢30多年。

阿德勒又是何許人也?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創始人,與弗洛伊德齊名的心理學大師,正面管教的心理學基礎奠基者。

阿德勒認為人追求優越的目标總要通過各種行為方式來實作。所謂生活風格,就是指—個人在早期社會生活道路上已定型化的行為模式。他強調人的生活風格約在四五歲時已往家庭環境中形成,以後幾乎一生不變。

阿德勒還提出“創造性自我”的概念。在他看來生活風格對人格的影響是潛意識的或被動的,而創造性自我則是按照自己的創造性建構起來的獨特的生活風格,是主動有意識的行為。即人格直接參與自己的命運井決定自己和外界的關系。

嗯,我啰嗦這麼多,就是為了引出這幾個字——

創造性自我

這是

creative force

的直譯,而這個詞最“信達雅”的傳神意譯,就是三川玲為柏蒂璐博士的這本著作的譯名

《造化》

而“創造性自我”又是如何創造演化了你?我相信,看完《造化》,每個人的答案還都是各不相同的,那就是你自己的私人邏輯——你的創造性自我——造化出的屬于你自己的人生答案了。

總之,一開始以為買了本育兒書,後來發現這明顯是一本心理學繪本,最後覺得,這像是哲學書籍,給了我很多人生啟示錄。

慶幸遇見,感恩擁有!

這——也是我的造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