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就是一扇門啊,它不意味着生命的結束,而是穿越它,進入下一階段。”這是《入殓師》中的經典台詞。不少觀衆表示,《入殓師》是一部永不過時的經典影片,即便13年過去了,它的豆瓣評分還在上漲。 由泷田洋二郎執導,久石讓配樂,本木雅弘、廣末涼子、山崎努等主演的奧斯卡經典影片《入殓師》4k修複版正在熱映,引發觀衆共鳴,目前該片豆瓣評分高達8.9分。有觀衆表示,看電影時笑着笑着就哭了,“電影前半部分讓你笑得多開心,後半部分就能讓你哭得多傷心!” 《入殓師》在拍攝時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時隔13年,導演有什麼話想與觀衆分享?近日,紅星新聞記者通過電影片方采訪了該片導演泷田洋二郎。導演泷田洋二郎![]()
紅星專訪丨《入殓師》導演泷田洋二郎:為拍好電影,主創去入殓現場兼職
談4k修複版上映
“希望觀衆感受到它的治愈和美好”
《入殓師》4k修複版10月29日上映,目前票房已經突破3700萬,不少觀衆湧入豆瓣為其打高分。《入殓師》曾獲得第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并常年入選豆瓣高分電影top250。影片以一名入殓師新手小林大悟(本木雅弘飾)的視角展開,去觀察各種各樣的死亡,凝視圍繞在逝者周圍的充滿愛意的人們。
面對觀衆的好評,泷田洋二郎表示,“聽說已經有很多人去看了電影的4k修複版,希望你們在影院感受到了它的治愈和美好,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支援這部電影,感謝大家。”
電影上映之際,泷田洋二郎在豆瓣、知乎與中國影迷互動。他直言,《入殓師》凝聚了很多值得尊敬的創作者,比如久石讓為這部作品注入了無與倫比的音樂,“我也還記得本木雅弘為了這個特别的角色,花了很長時間去觀察和學習,甚至每天在拍攝後練習大提琴。《入殓師》這部作品讓各方面的才華在其中碰撞,并産生了最大的化學反應。”
電影在中國上映,泷田洋二郎難掩激動的心情,他說:“這次能夠在影院公映我簡直像做夢一樣,也希望能多多聽到大家的回報,如果可以的話,我真想去中國的影院悄悄地看大家的反應!還請大家多幫我們宣傳哦,非常感謝。”
泷田洋二郎表示, 回想起來,在創作初期,大家完全不知道《入殓師》将會成為一部什麼樣的電影。“但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會更多地經曆與他人的分别,亦會被深深觸動。大家當然對生離死别是敬而遠之的,連想都不願去想,當然也不願去彩排和預演。但人既然生在了這個世上,内心都知道那一天早晚會來臨,是以會有種想偷偷窺視一下的心态。”
泷田洋二郎說,離别,是每個人的人生都無法避免的一課,也成為了這部電影的出發點,“我們以人人終将面對的事為線索,不停地做采訪,甚至親自參與到入殓儀式中,不斷摸索我們為自己設下的課題,《入殓師》就在這樣的摸索和嘗試中誕生了。也是拜它所賜,我們有幸體驗了一些其他人未曾有的經曆。影片最後也赢得了大家的褒獎,13年後還能像這樣,以修複後的面目重新上映,是我作為導演的無上榮譽。”
談拍攝
“全劇組的主創人員都豁出去了,甚至去了入殓現場做兼職”
泷田洋二郎透露,他第一次讀劇本的時候,感覺内容非常親切。“雖然題材很少見,但直覺告訴我,這部電影一定會很有趣。我認為在别人不想碰的主題中找到吸引人的地方,這可能是所有導演的習慣。”泷田洋二郎直言最初的劇本風格與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有一定的差別,他和編劇小山薰堂的在不斷交流中,改變了角色和角色對死亡的認識。在泷田洋二郎看來,死亡不是一個黑暗的事件,是以特意融合了很多喜劇元素在裡面,導演特别提到影片中小林大悟求職面試、錄制入殓師教學錄影帶,還有聖誕夜與同僚吃炸雞的搞笑場景,這些都是他個人非常喜歡的片段。
泷田洋二郎表示,當時為了拍好《入殓師》,全劇組的主創人員都豁出去了,甚至去了入殓現場做兼職,這種經曆也的确成為了《入殓師》的一個根基。“一般沒有人會做這樣的工作吧。本木去了,我也去了……在現場,那種真實感撲面而來。當你置身其中,親眼目睹那些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情感和感受着那份流動在親人之間的感動時,就會意識到,表面的平靜下其實充滿了情感張力。和我非常契合的本木一下子就意識到了這一點。”通過觀察真實的情境,大家會清楚地記住入殓師的動作,然後思考如何将入殓這個儀式以一種真實的、完整的表演傳達給觀衆。
為了把電影拍好,泷田洋二郎進行了大量前期采訪工作,在采訪中學習到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比如知道了入殓師是一個非常需要體力的工作,每一次入殓儀式至少要有30分鐘到一個小時,是以會累得腰酸背痛,會肚子餓。
談演員
“半夜都能聽到本木雅弘拉大提琴的聲音”
片中,入殓師小林大悟扮演者本木雅弘對人物細節的刻畫拿捏到位,特别是為逝者整理儀容的過程有條不紊,表達出對逝者的尊重。
談起與演員的合作過程,在泷田洋二郎看來,導演和演員的合作是互相啟發的關系,“與其說是我在引導演員表演,不如說是我們共同在體驗,共同去感受了情感,再以此為靈感去雕琢表達”。泷田洋二郎透露,《入殓師》最初的策劃源自本木雅弘的一次經曆:他去印度的時候,在恒河邊上目睹過當地的葬禮,受到了很大觸動。也是以,他對這部講述生死的電影有很深的感情。
本木雅弘細膩表演的背後是他長時間的付出。泷田洋二郎透露,當初,本木雅弘會半夜拉住從業人員,讓從業人員扮演一個多小時的屍體,他來練習。後來還找來自己的經紀人繼續練習。本木雅弘是一個癡迷于工作的人,是以他所下的功夫都很好地展現在了電影中,他給觀衆呈現出了超乎想象的入殓師的儀态與内心世界。
音樂大師久石讓為這部電影創作的音樂令人印象深刻,悠揚的大提琴曲帶給觀衆溫暖的力量。泷田洋二郎表示,為了表演那些優美的大提琴曲,本木雅弘真的曾經非常刻苦地學習了大提琴。“當時在外景拍攝地,我們都住在酒店,每天晚上到後半夜都能聽到大提琴的聲音。雖然我們有提出到12點以後就不要再拉了,但是無濟于事。”本木雅弘為了拉提琴的戲份真的非常努力,減少了很多休息時間來練習。“後來我們劇組幹脆就把那一層(房間)整個包了下來,跟他說随便你練到什麼時候,練到早上都無所謂。得益于本木的認真,電影中的拉琴場景都盡很真實地展現出來了。”
談自己
“即使到了這個年紀,也還要不斷去磨煉自己的電影感”
泷田洋二郎1955年出生于日本富山縣高岡市,是日本著名導演、編劇,1976年進入電影制作公司擔任導演助理。2008年是泷田洋二郎導演生涯的一個高峰,他憑借《入殓師》獲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也憑借此片獲得了第32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獎,并在世界範圍内獲得了超過100個獎項。值得一提的是,在該片獲得奧斯卡之前,《入殓師》曾在第17屆金雞百花電影節上一舉獲得“觀衆最喜愛的外國影片”、“觀衆最喜愛的外國導演”和“觀衆最喜愛的外國男演員”三項獎項。
問及斬獲奧斯卡獎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什麼變化?泷田洋二郎表示,這是一份至高無上的榮譽,也成了他的一張名片,他心存感激。泷田洋二郎透露,其實《入殓師》從企劃之初一直無人問津,電影完成後甚至被擱置了一年,“這一年我都長期處于絕望的狀态,我自身也沒能參與電影宣傳,當時我們正在制作另一部新電影,在山裡拍攝的時候,突然很多人祝賀我,說我在蒙特利爾電影節上獲得了大獎,後來不久又通知我拿到了金雞百花獎,這是最初的一個轉折點。電影是有生命的,《入殓師》也一樣,它在瀕死的狀态下得到了一股力量,靠着影迷們的支援起死回生,最終獲得了奧斯卡獎。”泷田洋二郎直言,電影是能夠傳達思想的,可以打開世界大門,“雖然語言不同,習慣不同,于我而言,獲獎後真正留在心裡的就是這種切實感受,這直接賦予了我一種力量,我心存感激,感激所有選擇了這部電影的影迷們。也是以,我更深刻地感覺到,即使是到了我現在這個年紀,也還要不斷去磨煉自己的電影感。雖然我不知道這部電影在中國是如何廣為人知的,是誰給大家推薦的,我完全不清楚,但是非常感謝中國的影迷們。”
泷田洋二郎擅長在作品中将幽默與動人情感巧妙地融合,提到自己新的電影計劃,泷田洋二郎表示,“有拍新電影的計劃,但是我現在還不能說,可以說的時候,我會告訴大家的。首先我還是想請中國的觀衆們去觀看《入殓師》這部影片;另外,我還有一部在中國拍攝的電影《聞煙》(張國立、韓庚主演),也陸續接觸到一些企劃項目。我現在很想知道中國觀衆是如何看待我拍的電影的,我覺得通過電影,能讓我和中國觀衆有更多的價值觀上的共鳴,電影就是要如此。”
紅星新聞記者 張世豪 實習生 王祖曦
編輯 李學莉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