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8年被抓壯丁,台灣老兵67年後看到當年信物大哭與大陸女兒相認12

成見,是一座大山。

當成見裝填到戰車上時,就有了毀天滅地的力量,讓生靈塗炭,骨肉相離。

1945年,日本投降後,美國五星上将馬歇爾促成了國共兩黨的重慶談判,翌年蔣介石就

公開撕毀了“雙十協定”,将中國共産黨為代表的人民大衆建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富強的新中國的美好願景粗暴踐踏。趕走侵略者,蔣介石沒有選擇第三次國共合作,而是選擇了内戰,掀起史無前例的大厮殺。

1948年被抓壯丁,台灣老兵67年後看到當年信物大哭與大陸女兒相認12

也許,階級鬥争是古老中國走向新時代的曆史宿命,隻是作為旋渦中權力中心如果能夠明白,曆史潮流浩浩蕩蕩,不可違逆,那麼,即為天下蒼生之幸。顯然,蔣政府并沒有明白。

蔣介石縮退至台灣後,自我檢討了很多失敗的原因,諸如黨内分裂、外交失敗、自我原因、軍政經濟失策等等林林總總13條。他怨馬歇爾,怨斯大林,怨李宗仁,最後還怨自己當年“剿共”不夠狠,就是沒有意識到最核心的原因:共産黨有信仰,得民心者的天下。他憑什麼得天下,就憑他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棄之敝履?憑他代表大地主大資産階級利益?憑他“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的軍隊?憑他熱衷“五子登科”,四處争搶金子、票子、房子、車子、女子的官員們?

在蔣家王朝越來越不得民心的時候,國民黨中不少曾浴血抗日的軍官,為國家計,為蒼生計,選擇了通電起義,擁抱光明。他們或曾受蔣氏恩澤寵幸,或受中央軍嫡系排擠,如傅作義和曾澤生将軍,紛紛為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甚至曾澤生将軍在後來的北韓戰場殊立戰功。

1927年的形式上統一,給了蔣介石自封“正統”的烙印。他為了一已政治私欲,逆曆史潮流,脅裹萬民走向同族相戮的深淵。其敗退台灣後,無數的士兵被迫離開故土,妻離子散,自此,兩岸就有了無數的悲歡離合的故事。台灣老兵王成松,沒有職權,沒有名氣,他的故事,卻是台灣老兵們心酸曆史的縮影。

1948年被抓壯丁,台灣老兵67年後看到當年信物大哭與大陸女兒相認12

2014年,足足時隔67年,王成松終于在兩岸部分人員的努力下,才得以與女兒王秀蘭相見。經過自己“嚴苛”地相認詢問,最後還是已經69歲的女兒拿出了當年他留下的2塊銀元,他才瞬間“破防”,與女兒相擁放聲大哭:“閨女啊!我要補償你,我對不起你,我沒養到你!”

王成松早年的經曆,真的是曲折離奇,不得不讓人感歎造化弄人,後來面對親生女兒相認時的謹慎與隔閡,都是源于彼時的創傷。

1948年,江蘇海安王垛村,一天王成松到街上買鹽,突然不遠處“砰!砰!”響起了一陣槍聲,老鄉們聞聲四處逃散,一群人持槍沖過來大喊:“不要跑,我們是解放軍!”王成松一聽是解放軍,就沒跑,結果一愣神的功夫,就被那些人給摁住了。

那些兵把他領到鄉公所駐地,拿出了一件黃軍服,王成松一看軍服馬上明白了:被國民黨軍隊抓了壯丁!可是家裡有妻子,還有剛剛兩歲的女兒,想到才會叫爸爸的女兒他心如刀割,隻好苦苦哀求:“長官,我家裡女兒才兩歲,放過我吧!”

1948年被抓壯丁,台灣老兵67年後看到當年信物大哭與大陸女兒相認12

國民黨抓壯丁

他話音未落,就被國民黨軍官的槍口抵在了頭上,“你是要命還是要女兒?”王成松知道此一去可能再也見不到面了。趁着軍隊開拔時,遇見路過的同村鄉親,他把身上的兩塊銀元用布片細細的包好,托付鄉親一定轉交給他的女兒。世事難料,正是這兩塊銀元,曆經67年後,成了他們父女相認的信物。

王成松所在的部隊是國民黨21軍,時任軍長王克俊,該軍在1949年4月被解放軍發動的渡江戰役中橫掃,剩餘一部分殘部逃到了上海。最終在上海,國民黨21軍被解放軍打垮,大部被殲滅,一部投誠。命大不死的王成松,被俘虜了。解放軍優待俘虜,年齡大的發了路費回老家,王成松年輕力壯,就被要求加入了解放軍。

沒想到,好巧不巧,王成松的解放軍連長不僅是老鄉,還是他的遠房親戚。王成松一見面打聽自己的女兒怎麼樣,戎馬倥偬的連長也多年沒回家了,哪裡知道家鄉的事情,隻好說:快了,等徹底勝利了,一起回家。

1949年10月,王成松的部隊,打到廈門,接下來參加了金門戰役。這場戰役的慘烈程度,自不必說,登陸後的後續部隊沒有續上,激戰三晝夜,沒犧牲的也被俘虜了。當時王成松負責在機炮連運送彈藥,最終腿部中槍,國民黨的士兵沖過來時,他靈機一動大喊:我也是國軍,我也是國軍!這才保住了性命。

而對岸的解放軍,以為王成松犧牲成了烈士,他心心念念的女兒,還領到了烈士的撫恤金。曆史的巨浪滔天,王成松的命運成了一葉小船,根本沒有選擇。他又被編入了在台灣的國民黨18軍,長官竟然也是自己的江蘇老鄉,命運真像一杯苦酒,王成松雖然沒有文化,骨肉分離,老鄉相殘,令他厭倦透毫無意義的戰争。

1955年,王成松退役後,由于沒有文化,又無一技之長,操着濃重的鄉音,找不到工作,生活困難。更重要的是,曾經被俘的過往,也讓他備受冷落。那些國民黨軍官,早就搜刮了大量金銀細軟,到了台灣,退役後照樣衣食無憂。王成松的遭遇,代表了很多台灣老兵的處境。無奈之餘,他隻好靠撿廢品度日,饑餐露宿,居無定所。後來與女兒會面時,他也是住在馬路邊勉強算得上房子的小屋。

1948年被抓壯丁,台灣老兵67年後看到當年信物大哭與大陸女兒相認12

王成松台灣住所

1987年,兩岸關系緩和,開放老兵返鄉後,王成松的往老家寫好幾封信,卻都是石沉大海。後來又一次,一個婦女找到他,說可以幫助他聯系到女兒,王成松激動壞了,把自己所有積蓄拿出來給那個婦女“疏通關系”。結果,那個婦女一去不複返,這次被騙的經曆,讓他的熱切的心情沉到了谷底,再也不輕信任何人。

而海峽對岸的女兒王秀蘭,4歲的時候被人告知父親是烈士,以為2歲前承沐的父愛還記不得就永遠失去了。政府還為她家辦了烈士證書,領了撫恤金。後來母親也改嫁了,王秀蘭被交給三伯、三嬸撫養。母親臨走時,給了她那個布片包着的兩塊銀元,那是父親托人送給“寶貝女兒”的。

時間倏忽就轉到了2013年,台灣《聯合報》的一篇報道說,一位叫汪呈松的老兵在尋找他的女兒王秀蘭,老人老家在江蘇省姜堰市曲塘鎮王垛村,妻子叫邵秀貞,女兒叫王秀蘭,大哥叫王成根,二哥叫王成銀,三哥叫王成進。

1948年被抓壯丁,台灣老兵67年後看到當年信物大哭與大陸女兒相認12

這個消息輾轉傳到了國内。兩岸的有心人不斷的努力下,王秀蘭得到消息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多疑點難以解釋。後來經多方查證,才相信這位“汪呈松”所說的家庭人員等資訊就是自己的親人,後來也搞清楚了,由于老人不識字,鄉音也較重,那個多年真實名字王成松被人登記成汪呈松也不知道。

王秀蘭激動地要和父親通電話,沒想到消息傳到王成松居住的台灣宜蘭縣三星鄉尚武村時,村長陳慧琳和王成松卻警惕地拒絕了,以為是詐騙電話。此前,王成松因為找女兒被騙走了50萬台币,是以沒有确鑿的證據,台灣方面是十分謹慎的。

大陸愛心人士也在努力地想打破僵局,不斷地和台灣方面溝通,連機構證明都拿出來了,試圖取得信任,沒想到他們每次都彬彬有禮地接待,卻還是放不下戒備,以為有特殊目的。很顯然,這裡面不僅有防詐騙的考量,台灣人士還有隐約的政治戒心,幾十年的意識形态成見依然留有痕迹。

這場曠日持久的認親,拖得太久了,連王秀蘭也失去了耐心,父親口口聲聲稱自己“寶貝女兒”,為什麼一點不着急?“他愛認不認吧!”

可是,以前每年春節都給父親燒紙的王秀蘭,卻在2014年春節停止了,仿佛心裡有種冥冥的感應。2014年6月,在愛心人士的牽頭下,王秀蘭決定了:到台灣,找父親當面認親!

這場跨世紀的兩岸認親,牽動着社會各界的心,香港航空贊助了所有的旅程費用,媒體和社勞工員都到了現場。王秀蘭在路上,一提起小時候缺失的父愛,就難過地哭起來。

離目的地越來越近了,王秀蘭一行看到尚武村村長陳慧琳、當地議員還有媒體人員早早等候在路旁,卻沒見到王成松,這與本來想象中的激動人心的父女相認場面大相徑庭,王秀蘭無法掩飾滿臉的失望。

村長說通知過老人了,但是大家足足等了半個多小時,一個佝偻着背,手拿椅子的老人才緩緩地出現了。王秀蘭激動了,一眼就看出了這是自己的父親,因為和三伯王成進太像了,她不禁一下拉住了王成松的手。

沒想到的是,王成松抗拒得一下把她的手甩開了:“現在我們話還沒講清楚,還沒怎樣就要來牽手,不要不要!”王秀蘭不由得尴尬的紅了臉。

大家就座後,老人“霸氣”地說:“我先通知大家一下子,我講話你們不要在這插嘴,如果哪一個插嘴我就對他不客氣!我告訴你哦!”

接下來的對話很有意思,一對父女用同樣的家鄉土話,進入嚴肅、生硬的一問一答模式。

“我請問這位女子,你吃的水在什麼地方”王成松先問。王秀蘭答:“王垛,井水。”

王成松又問井在什麼地方,經曆67年的滄海桑田,家鄉的變化之大可想而知,兩人在地上畫起了地圖,就為了确認井在什麼地方。

王成松接下來又問了王秀蘭的大伯、二伯、三伯都叫什麼名字,還問了家鄉建築、地貌等等,時光久遠,變化很大,王秀蘭有的答上來了,有的也已記不清。一番問話下來,王成松卻遲遲沒有認親,一行人很是着急,難道會認錯?

直到王秀蘭提到,那個當年由叔伯姐姐王子英轉交給她家的銀元包,兩父女終于一下擁抱在了一起痛哭流涕,王成松說:“閨女啊!我要補償你,我對不起你,我沒養到你!”

感人的場景,讓在場的兩岸的人們,紛紛熱淚盈眶。

1948年被抓壯丁,台灣老兵67年後看到當年信物大哭與大陸女兒相認12

2014年10月,王秀英再次赴台灣,準備接父親回家。其時,正值台灣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王成松為報答村長的幫助,決定等明年3月選舉之後再回故土。

2015年3月28日,王秀蘭迫不及待地又赴台灣,準備接父親回家。她一見到坐在破舊三輪車子旁邊佝偻的父親,百感交集,忍不住抱住了他。而王成松早已在早上7點前收拾好了一切。

馬上就要和台灣的鄰居分别了,王成松在這裡生活了60多年,也是依依不舍。而鄰居們也十分不舍這個善良、正直的老人,誰家忘了關門他都會幫助關上,無論生活多麼艱苦都一直勤勤懇懇。臨走前,老人特地去了寺廟還願,感激老天爺讓他重新見到“寶貝女兒”,可以回到大陸老家落葉歸根。

2015年4月1日,是王成松回大陸的日子。村長陳慧琳和一些愛心人士貼心地準備了速效救心丸,還告訴王秀蘭急救知識。王秀蘭知道,沒有這些好心人照顧父親,也許她不可能有機會見到父親。村長陳慧琳把老人送到機場,送别時,和王秀蘭緊緊地擁抱,哭成了淚人。

香港航空為老人提供了免費的專屬貴賓服務,還特地播放了“歡迎老兵回家的”廣播。飛機抵達上海浦東機場後,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為老人舉辦了溫馨的歡迎儀式。

造化弄人,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回到老家,看到哥嫂們的遺像,替他養育女兒的恩情,王成松再也報答不了了。

1948年被抓壯丁,台灣老兵67年後看到當年信物大哭與大陸女兒相認12

父母的祖墳已經找不到确切的地點了,衆人并記憶在附近少了紙錢,王成松老人被後人攙扶着,老淚縱橫:“娘哎!小兒回來看你來了!爹啊,我的父親啊!”

聽聞老人回來了,附近的老鄰居、遠房親戚、村裡負責人都來了,大家擺開了酒席,紛紛親切地向坐在酒席中間的老人叫着各種長輩的稱謂。

此時的老人,已不是“汪呈松”,而是真切地變成了王成松。

相比沒有落葉歸根的老兵,王成松老人算是幸運的,願兩岸永遠也不再有類似悲劇上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