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48年被抓壮丁,台湾老兵67年后看到当年信物大哭与大陆女儿相认12

作者:八零后老夫子

成见,是一座大山。

当成见装填到战车上时,就有了毁天灭地的力量,让生灵涂炭,骨肉相离。

1945年,日本投降后,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促成了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翌年蒋介石就

公开撕毁了“双十协定”,将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大众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的美好愿景粗暴践踏。赶走侵略者,蒋介石没有选择第三次国共合作,而是选择了内战,掀起史无前例的大厮杀。

1948年被抓壮丁,台湾老兵67年后看到当年信物大哭与大陆女儿相认12

也许,阶级斗争是古老中国走向新时代的历史宿命,只是作为旋涡中权力中心如果能够明白,历史潮流浩浩荡荡,不可违逆,那么,即为天下苍生之幸。显然,蒋政府并没有明白。

蒋介石缩退至台湾后,自我反省了很多失败的原因,诸如党内分裂、外交失败、自我原因、军政经济失策等等林林总总13条。他怨马歇尔,怨斯大林,怨李宗仁,最后还怨自己当年“剿共”不够狠,就是没有意识到最核心的原因:共产党有信仰,得民心者的天下。他凭什么得天下,就凭他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弃之敝履?凭他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凭他“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的军队?凭他热衷“五子登科”,四处争抢金子、票子、房子、车子、女子的官员们?

在蒋家王朝越来越不得民心的时候,国民党中不少曾浴血抗日的军官,为国家计,为苍生计,选择了通电起义,拥抱光明。他们或曾受蒋氏恩泽宠幸,或受中央军嫡系排挤,如傅作义和曾泽生将军,纷纷为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甚至曾泽生将军在后来的朝鲜战场殊立战功。

1927年的形式上统一,给了蒋介石自封“正统”的烙印。他为了一已政治私欲,逆历史潮流,胁裹万民走向同族相戮的深渊。其败退台湾后,无数的士兵被迫离开故土,妻离子散,自此,两岸就有了无数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台湾老兵王成松,没有职权,没有名气,他的故事,却是台湾老兵们心酸历史的缩影。

1948年被抓壮丁,台湾老兵67年后看到当年信物大哭与大陆女儿相认12

2014年,足足时隔67年,王成松终于在两岸部分人员的努力下,才得以与女儿王秀兰相见。经过自己“严苛”地相认询问,最后还是已经69岁的女儿拿出了当年他留下的2块银元,他才瞬间“破防”,与女儿相拥放声大哭:“闺女啊!我要补偿你,我对不起你,我没养到你!”

王成松早年的经历,真的是曲折离奇,不得不让人感叹造化弄人,后来面对亲生女儿相认时的谨慎与隔阂,都是源于彼时的创伤。

1948年,江苏海安王垛村,一天王成松到街上买盐,突然不远处“砰!砰!”响起了一阵枪声,老乡们闻声四处逃散,一群人持枪冲过来大喊:“不要跑,我们是解放军!”王成松一听是解放军,就没跑,结果一愣神的功夫,就被那些人给摁住了。

那些兵把他领到乡公所驻地,拿出了一件黄军服,王成松一看军服马上明白了: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可是家里有妻子,还有刚刚两岁的女儿,想到才会叫爸爸的女儿他心如刀割,只好苦苦哀求:“长官,我家里女儿才两岁,放过我吧!”

1948年被抓壮丁,台湾老兵67年后看到当年信物大哭与大陆女儿相认12

国民党抓壮丁

他话音未落,就被国民党军官的枪口抵在了头上,“你是要命还是要女儿?”王成松知道此一去可能再也见不到面了。趁着军队开拔时,遇见路过的同村乡亲,他把身上的两块银元用布片细细的包好,托付乡亲一定转交给他的女儿。世事难料,正是这两块银元,历经67年后,成了他们父女相认的信物。

王成松所在的部队是国民党21军,时任军长王克俊,该军在1949年4月被解放军发动的渡江战役中横扫,剩余一部分残部逃到了上海。最终在上海,国民党21军被解放军打垮,大部被歼灭,一部投诚。命大不死的王成松,被俘虏了。解放军优待俘虏,年龄大的发了路费回老家,王成松年轻力壮,就被要求加入了解放军。

没想到,好巧不巧,王成松的解放军连长不仅是老乡,还是他的远房亲戚。王成松一见面打听自己的女儿怎么样,戎马倥偬的连长也多年没回家了,哪里知道家乡的事情,只好说:快了,等彻底胜利了,一起回家。

1949年10月,王成松的部队,打到厦门,接下来参加了金门战役。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自不必说,登陆后的后续部队没有续上,激战三昼夜,没牺牲的也被俘虏了。当时王成松负责在机炮连运送弹药,最终腿部中枪,国民党的士兵冲过来时,他灵机一动大喊:我也是国军,我也是国军!这才保住了性命。

而对岸的解放军,以为王成松牺牲成了烈士,他心心念念的女儿,还领到了烈士的抚恤金。历史的巨浪滔天,王成松的命运成了一叶小船,根本没有选择。他又被编入了在台湾的国民党18军,长官竟然也是自己的江苏老乡,命运真像一杯苦酒,王成松虽然没有文化,骨肉分离,老乡相残,令他厌倦透毫无意义的战争。

1955年,王成松退役后,由于没有文化,又无一技之长,操着浓重的乡音,找不到工作,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曾经被俘的过往,也让他备受冷落。那些国民党军官,早就搜刮了大量金银细软,到了台湾,退役后照样衣食无忧。王成松的遭遇,代表了很多台湾老兵的处境。无奈之余,他只好靠捡废品度日,饥餐露宿,居无定所。后来与女儿会面时,他也是住在马路边勉强算得上房子的小屋。

1948年被抓壮丁,台湾老兵67年后看到当年信物大哭与大陆女儿相认12

王成松台湾住所

1987年,两岸关系缓和,开放老兵返乡后,王成松的往老家写好几封信,却都是石沉大海。后来又一次,一个妇女找到他,说可以帮助他联系到女儿,王成松激动坏了,把自己所有积蓄拿出来给那个妇女“疏通关系”。结果,那个妇女一去不复返,这次被骗的经历,让他的热切的心情沉到了谷底,再也不轻信任何人。

而海峡对岸的女儿王秀兰,4岁的时候被人告知父亲是烈士,以为2岁前承沐的父爱还记不得就永远失去了。政府还为她家办了烈士证书,领了抚恤金。后来母亲也改嫁了,王秀兰被交给三伯、三婶抚养。母亲临走时,给了她那个布片包着的两块银元,那是父亲托人送给“宝贝女儿”的。

时间倏忽就转到了2013年,台湾《联合报》的一篇报道说,一位叫汪呈松的老兵在寻找他的女儿王秀兰,老人老家在江苏省姜堰市曲塘镇王垛村,妻子叫邵秀贞,女儿叫王秀兰,大哥叫王成根,二哥叫王成银,三哥叫王成进。

1948年被抓壮丁,台湾老兵67年后看到当年信物大哭与大陆女儿相认12

这个消息辗转传到了国内。两岸的有心人不断的努力下,王秀兰得到消息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多疑点难以解释。后来经多方查证,才相信这位“汪呈松”所说的家庭人员等信息就是自己的亲人,后来也搞清楚了,由于老人不识字,乡音也较重,那个多年真实名字王成松被人登记成汪呈松也不知道。

王秀兰激动地要和父亲通电话,没想到消息传到王成松居住的台湾宜兰县三星乡尚武村时,村长陈慧琳和王成松却警惕地拒绝了,以为是诈骗电话。此前,王成松因为找女儿被骗走了50万台币,因此没有确凿的证据,台湾方面是十分谨慎的。

大陆爱心人士也在努力地想打破僵局,不断地和台湾方面沟通,连机构证明都拿出来了,试图取得信任,没想到他们每次都彬彬有礼地接待,却还是放不下戒备,以为有特殊目的。很显然,这里面不仅有防诈骗的考量,台湾人士还有隐约的政治戒心,几十年的意识形态成见依然留有痕迹。

这场旷日持久的认亲,拖得太久了,连王秀兰也失去了耐心,父亲口口声声称自己“宝贝女儿”,为什么一点不着急?“他爱认不认吧!”

可是,以前每年春节都给父亲烧纸的王秀兰,却在2014年春节停止了,仿佛心里有种冥冥的感应。2014年6月,在爱心人士的牵头下,王秀兰决定了:到台湾,找父亲当面认亲!

这场跨世纪的两岸认亲,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香港航空赞助了所有的旅程费用,媒体和社工人员都到了现场。王秀兰在路上,一提起小时候缺失的父爱,就难过地哭起来。

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王秀兰一行看到尚武村村长陈慧琳、当地议员还有媒体人员早早等候在路旁,却没见到王成松,这与本来想象中的激动人心的父女相认场面大相径庭,王秀兰无法掩饰满脸的失望。

村长说通知过老人了,但是大家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一个佝偻着背,手拿椅子的老人才缓缓地出现了。王秀兰激动了,一眼就看出了这是自己的父亲,因为和三伯王成进太像了,她不禁一下拉住了王成松的手。

没想到的是,王成松抗拒得一下把她的手甩开了:“现在我们话还没讲清楚,还没怎样就要来牵手,不要不要!”王秀兰不由得尴尬的红了脸。

大家就座后,老人“霸气”地说:“我先通知大家一下子,我讲话你们不要在这插嘴,如果哪一个插嘴我就对他不客气!我告诉你哦!”

接下来的对话很有意思,一对父女用同样的家乡土话,进入严肃、生硬的一问一答模式。

“我请问这位女子,你吃的水在什么地方”王成松先问。王秀兰答:“王垛,井水。”

王成松又问井在什么地方,经历67年的沧海桑田,家乡的变化之大可想而知,两人在地上画起了地图,就为了确认井在什么地方。

王成松接下来又问了王秀兰的大伯、二伯、三伯都叫什么名字,还问了家乡建筑、地貌等等,时光久远,变化很大,王秀兰有的答上来了,有的也已记不清。一番问话下来,王成松却迟迟没有认亲,一行人很是着急,难道会认错?

直到王秀兰提到,那个当年由叔伯姐姐王子英转交给她家的银元包,两父女终于一下拥抱在了一起痛哭流涕,王成松说:“闺女啊!我要补偿你,我对不起你,我没养到你!”

感人的场景,让在场的两岸的人们,纷纷热泪盈眶。

1948年被抓壮丁,台湾老兵67年后看到当年信物大哭与大陆女儿相认12

2014年10月,王秀英再次赴台湾,准备接父亲回家。其时,正值台湾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王成松为报答村长的帮助,决定等明年3月选举之后再回故土。

2015年3月28日,王秀兰迫不及待地又赴台湾,准备接父亲回家。她一见到坐在破旧三轮车子旁边佝偻的父亲,百感交集,忍不住抱住了他。而王成松早已在早上7点前收拾好了一切。

马上就要和台湾的邻居分别了,王成松在这里生活了60多年,也是依依不舍。而邻居们也十分不舍这个善良、正直的老人,谁家忘了关门他都会帮助关上,无论生活多么艰苦都一直勤勤恳恳。临走前,老人特地去了寺庙还愿,感激老天爷让他重新见到“宝贝女儿”,可以回到大陆老家落叶归根。

2015年4月1日,是王成松回大陆的日子。村长陈慧琳和一些爱心人士贴心地准备了速效救心丸,还告诉王秀兰急救知识。王秀兰知道,没有这些好心人照顾父亲,也许她不可能有机会见到父亲。村长陈慧琳把老人送到机场,送别时,和王秀兰紧紧地拥抱,哭成了泪人。

香港航空为老人提供了免费的专属贵宾服务,还特地播放了“欢迎老兵回家的”广播。飞机抵达上海浦东机场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为老人举办了温馨的欢迎仪式。

造化弄人,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回到老家,看到哥嫂们的遗像,替他养育女儿的恩情,王成松再也报答不了了。

1948年被抓壮丁,台湾老兵67年后看到当年信物大哭与大陆女儿相认12

父母的祖坟已经找不到确切的地点了,众人并记忆在附近少了纸钱,王成松老人被后人搀扶着,老泪纵横:“娘哎!小儿回来看你来了!爹啊,我的父亲啊!”

听闻老人回来了,附近的老邻居、远房亲戚、村里负责人都来了,大家摆开了酒席,纷纷亲切地向坐在酒席中间的老人叫着各种长辈的称谓。

此时的老人,已不是“汪呈松”,而是真切地变成了王成松。

相比没有落叶归根的老兵,王成松老人算是幸运的,愿两岸永远也不再有类似悲剧上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