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國慈善家”要給80位“幸運兒”每人發80萬元?判刑

作者:環球網

來源:新民晚報

“外國慈善家”

要給80位“幸運兒”

每人發80萬元,

甯某編造“富豪發錢”騙局

騙取年近七旬的徐某12多萬元。

近日,

經上海市闵行區檢察院提起公訴後,

甯某因犯詐騙罪

被闵行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

并處罰金人民币一萬元。

現在,老年人的健康意識和養生意識不斷提高,對保健品的需求也日益旺盛。

2016年下半年,在保健品公司上班的甯某打電話給年近七旬的被害人徐某,向其推銷自己公司的老年保健品,平時比較注重養生的徐某架不住甯某的“溫情攻勢”,一買就買了将近兩年的保健品。

甯某也通過日常點點滴滴的交流取得了老人的信任。通過平時的接觸,他發現徐某經濟條件寬裕,但每次購買他家的保健品并不多,還會去别家店買保健品。甯某便心生歹念,準備把她的錢都卷走。

“‘外國慈善家’要給老年人發錢,有80個名額,每個人可以領取80萬元!”2018年10月份,甯某在電話的另一頭這樣告訴徐某。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口才頗好的甯某把這件事描述得天花亂墜,誘騙徐某說,因為與她關系好才把這件“好事”告訴她,可以給其争取一下名額,并且号稱自己父親已經領取了80萬元,拍胸脯保證這件事情是真實的,不過他父親是交了11萬餘元的稅才拿到了這80萬元。

徐某由于之前購買保健品時的經曆,相信了這位“老朋友”,開始轉賬給甯某。因為一下子拿不出這麼多錢,她和甯某商量着慢慢轉錢給他,其間陸陸續續轉了10多萬元。甯某眼看“魚”已上鈎,變本加厲地開始表演騙術。為了讓老人更為相信這件事情的真實性,他用自己的微信小号及母親的手機号去聯系徐某,分别冒充銀行行長以及其公司财務,再次用第三人視角向徐某陳述“外國富豪”發錢這件事情,以進一步穩住老人。一次次的轉賬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拖延,徐某始終沒有收到“慈善款”。對方還以各種借口讓她繼續交錢,老人最終幡然醒悟,選擇報警。

闵行檢察院指控,被告人甯某以編造“外國慈善家”發錢,需預先交稅為由,冒充公司财務及銀行行長等身份聯系被害人徐某,在擷取徐某信任後,騙取徐某共計12萬餘元,數額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相關規定,涉嫌詐騙罪。鑒于被告人積極賠償,到案後如實供述犯罪事實,并且自願認罪認罰。最終,甯某因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币一萬元。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魯哲 通訊員 姚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