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ETF深訪|指數女神梁杏:少數幸運兒自己長大,ETF要會生更要會養

作者:ETF之王

編者按:

在公募基金大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近些年規模突飛猛進,使用者大幅增加,部分行業問題也有所顯現。站在ETF行業發展的新起點,ETF之王深訪行業領袖,通過專業視角,剖析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為投資者答疑解惑。

本期嘉賓金句

1、做投資你不需要每個機會都抓住,你也很難每個機會都抓住,你隻要抓住你能抓住的機會就夠了。

2、國泰ETF這些年發展取得成績的歸因來看,就是天時、地利與人和的結果。

3、ETF業務不排除有“幸運兒”存在。比如,你撒了粒種子,什麼都沒幹,它自己就起來了,但絕大多數都需要基金公司去投入大量的資源來培育。而且一旦ETF制度和流程沒有建設好,是很容易出營運管理的風險事件的,對很多基金公司來說是一種風險收益不對等的業務類型。

ETF深訪|指數女神梁杏:少數幸運兒自己長大,ETF要會生更要會養

2004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出國内市場第一隻ETF——上證50ETF,彼時起,ETF投資憑借其透明度更高、交易便捷性好的優勢,在這17年間獲得了巨大的發展,ETF全市場規模從零到破萬億,類型也從寬基指數ETF到行業主題ETF,在不斷被拓寬和創新。

國泰基金是公募基金業中較早在ETF領域布局的公司之一,自2011年發行全市場第一隻行業ETF産品(國泰上證180金融ETF)以來,2013年國泰基金先後發行了國内首批跟蹤國債市場、貴金屬市場、海外市場的ETF産品。

之後,國泰基金又陸續推出了國内首隻軍工行業ETF、首隻證券行業ETF等。近10年間,國泰基金ETF規模不斷壯大,從2011年僅有一隻5.66億元規模的ETF,到如今國泰非貨币ETF共計34隻,規模突破900億元,全市場排名第三。

縱觀多年來的表現,國泰ETF業務堪稱行業現象級的發展速度。

ETF深訪|指數女神梁杏:少數幸運兒自己長大,ETF要會生更要會養

▲國泰基金量化投資事業部總監梁杏

作為國泰ETF狂飙之路的見證者、參與者,梁杏也被認為是國泰ETF業務的發動機。2007年梁杏進入公募基金行業,2011年加入國泰基金,從産品品牌經理做起,逐漸到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2016年梁杏開始正式負責國泰基金量化投資事業部。

“就是忙!”下午兩點接受采訪前,她随便吃了點炒面,算是把中飯解決了。一大早從上海飛到北京,采訪完她又要帶着行李箱去趕下一班飛機前往青島參加論壇。彈指一揮間,近十年青春揮灑在ETF行業。

ETF深訪|指數女神梁杏:少數幸運兒自己長大,ETF要會生更要會養

撒下一顆種子,要用心培育

會“生”更要會“養”

在梁杏看來,國泰ETF發展迅速,一大密碼就是養成機制,ETF既要會生,更要會養。

回顧國泰ETF産品成長路徑就會發現,和市場上很多“熱門”ETF産品最大的不同在于,國泰基金旗下的許多産品首發規模都不算大,而是在之後的不斷培育與養成中,慢慢壯大,會“生”更會“養”成了國泰ETF業務的标簽。

最典型的例子是今年剛剛獲得第十八屆“三年期開放式指數金牛獎”的國泰證券ETF,這隻ETF在2017年初的規模隻有1.47億元,到2017年底就達到了7億元,2018年底達到25.84億元,2019年底增長到139.68億,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末已經達到338.49億元,幾乎是指數級的增長規模。這隻證券ETF也成為目前流動性最好、規模最大的ETF之一。

(圖一)

ETF深訪|指數女神梁杏:少數幸運兒自己長大,ETF要會生更要會養

資料來源:wind,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曆年規模變化,統計區間:截止2021.6.30.

同樣發展路徑的,還有國泰CES半導體晶片ETF,首發規模僅2.78億元,短短半年就突破了百億元,目前規模已達120億元;通信ETF首發規模4.76億元,上市第二個交易日規模翻倍,如今規模26.56億元。這些産品的成長爆發力在業内都是很少見的。

(圖二)

ETF深訪|指數女神梁杏:少數幸運兒自己長大,ETF要會生更要會養

(圖三)

ETF深訪|指數女神梁杏:少數幸運兒自己長大,ETF要會生更要會養

資料來源:wind,國泰CES半導體晶片ETF(圖二);國泰中證全指通信裝置ETF(圖三),曆年規模變化,統計區間:截止2021.9.30.

經過多年的深耕與布局,目前國泰基金已成功打造業内首屈一指的ETF品牌——以“大類資産配置+行業配置”,産品覆寫A股、美股、債券、貨币、商品等不同資産,在行業上,充分覆寫衆多領域。

“ETF是一個公司綜合實力的比拼,公司上司給予我們非常大的支援,再加上我們行業布局比較早,并且我們對ETF的培育非常重視,就像撒下一粒小小的種子,通過用心的照料,長成參天大樹。這是我們跟同行相比的不同所在。”

日前,ETF之王啟動了“ETF創新與發展”系列深度訪談,通過一系列頭部ETF公司的深度報道,解密ETF行業發展的密碼。

在和梁杏近三個小時的訪談中,她系統的解密了國泰ETF的發展戰略和未來布局思路。

ETF深訪|指數女神梁杏:少數幸運兒自己長大,ETF要會生更要會養

ETF是綜合實力的比拼

重投入也要控風險

ETF之王:國泰基金ETF業務這幾年爆發式增長,成為行業内現象級公司,快速發展的原因是什麼?抓住了哪些關鍵階段?

梁 杏:國泰ETF這些年的快速發展,我覺得可以總結成幾個詞:天時、地利、人和。

首先,是天時。

回顧國泰ETF的發展是有一個大背景,就是在行業ETF發展之前主要是指數分級基金,但是,分級基金到2015年遭遇到比較大的挫折,我們那時開始謀劃轉型。

2016年,我們發行兩個品種——證券ETF和軍工ETF,這在當時都是最大的分級行業對應的ETF,2017-2018年我們對這兩個ETF連續培育了兩年,都有了比較大的增長。

以證券ETF為例,2016年首發4.3億元,最小的時候萎縮到1億多元,2017年底它的規模是7億,2018年底就到28億,到2019年增長到139億,2020年底已經394億,是以,整體來看2016年是很重要的一個布局開端年。

接下來,2019年也很重要。因為2018年是市場大跌的一年,很多客戶抄底會選擇寬基ETF,那一年規模增長最多的是500ETF,但到了2019年,由于行業的崛起,大家開始把視線轉向了行業ETF,我們的行業ETF趕上了一個天時,一方面資本市場結構化的行情表現越來越明顯,另一方面客戶對行業的需求、訴求的不斷增長,讓我們有了一個客戶願意去投行業ETF的前提。

尤其是2019年證券闆塊的春季行情,引爆了投資者對于證券ETF的熱情,那一年國泰證券ETF是規模淨流入最多的ETF。

其次,是地利。

地利就是來自于公司層面。

在ETF業務上公司上司一直給予戰略上的引導、支援和幫助,包括業務一條龍制度等等,這些都使得我們的決策效率會比較高,跟其他公司競争時有比較大的優勢。

比如,有的公司可能面對一個産品布局還在争論,要不要布局這個産品、布局之後誰來發、發行之後誰來養等等,還沒結論的時候,我們一個部門已經把這些事都做完了,這是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嘛,布局也一樣。

最後,是人和。

人和就是我們部門的人都比較齊心協力。

大家會為了達到一個相同的目标,不太計較個人的得失。大家通常都會先把整體的目标完成,再去考慮其它東西。

是以說,從國泰ETF這些年發展取得成績歸因來看,就是天時、地利與人和。

ETF之王: ETF業務方面,國泰ETF在行業内的核心競争力在哪裡?

梁 杏:我覺得主要在兩個方面。

一是我們布局的比較早。

目前,國泰在行業ETF的布局裡是最齊全的,它會形成一個品牌标簽——國泰就是“行業ETF大全”。

這樣的結果就是,大家在找行業ETF的時候,可能首先就會想到國泰,這就形成了我們的“護城河”,雖然這個護城河目前挖的還不算很深,但至少我們已經有一個基礎了。

二是,我們在培育ETF方面可能會比同行更好一些,或者說我們更早地意識到ETF是需要培育的。

比如,我們的證券ETF的整體發展,從最小1個多億到300多億的産品規模,就是很好的展現。

是以,我覺得總結起來,一個是“生”,另一個就是“養”。

ETF之王:你提到“ETF做到最後也是公司綜合實力的比拼”,這句話怎麼了解?你覺得要想做好ETF産品需要公司哪些方面的配合呢?

梁 杏:它确實是綜合實力的比拼,因為ETF是多個環節的結果。

首先,你的産品布局、發行,你的系統有沒有,你的銷售團隊的實力如何;其次,發行之後你要去培育它,要做好各環節的溝通銜接。比如你要請做市商,要做很多投資者溝通和交流,以及宣傳等等一系列的工作,這些都需要人員和費用,是一條非常“燒錢”的業務線。

并且,ETF業務你要沒做好的話,它的風險是很大的。尤其是在ETF業務早期的時候,行業裡出過一些風險事件,造成糾紛甚至賠償等等。

為了防止這些風險事件的發生,你就需要一個強大的投研營運體系的支援,需要大量的人才——基金經理、研究員、交易員、IT工程師、營運團隊、風險管理團隊等等,再加上各種風險管理系統等的投入成本非常高,但最後還不一定有一個很好的結果。

是以,ETF業務它作為一個産品線,或者一種業務類型,對很多準備不充分的新進入者來說,是很有可能風險和收益是不對等的。

當然,不排除有運氣的成分在。比如,你撒了粒種子,什麼都沒幹,它自己就起來了,不排除有這樣的“幸運兒”,但不是每一個品種都是這樣的,絕大多數都需要基金公司去投入大量的資源來支撐的,做ETF非常考驗基金公司的整體實力。

ETF深訪|指數女神梁杏:少數幸運兒自己長大,ETF要會生更要會養

明年看好養殖ETF的增長空間

ETF之王:你覺得一隻好的ETF産品需要具備什麼特質?

梁 杏:我覺得分兩方面,一個是基礎性的方面,比如流動性要比較好,要有一定的規模,跟蹤誤差小,不出風險事件等等。

另外,就是基金經理遇到事件時如何處理。比如,遇到各種事件時,基金經理除了考慮自己的風險控制之外,也要綜合考慮我們的持有人或者參與者的感受。這個雖然是非常小的點,但它确實也是存在的。

ETF之王:國泰有哪些比較有代表性的産品?你覺得明年規模等比較有增長空間的是哪些産品?

梁 杏:我認為像國泰的證券ETF、軍工ETF、晶片ETF、生物醫藥ETF、新能源車ETF、通信ETF、鋼鐵ETF、煤炭ETF等等,都是比較不錯的産品。

明年的話,我覺得養殖ETF是比較有增長空間的。

首先,豬周期目前處在一個曆史上的低價,從需求側來看,雖然2019年受價格影響,2020年受疫情影響,豬肉需求量下滑,但總體來看需求還是比較穩定。但季節性對豬肉的需求上漲以及國家收儲可能是導緻目前豬價反彈的原因。

其次,從供給側來看,7、8、9月能繁母豬存欄量都有所下降。從供需關系來看,供給下降同時需求穩定的情況下會導緻價格上漲。從能繁母豬到産出能夠出欄的肉豬大約需要10個月,也就是明年的二、三季度可能見到周期拐點。

再加上,目前我國前五大養殖場集中度僅為百分之十出頭,美國這個資料大約是35%。目前,大廠科學喂養的方式是目前産業的發展趨勢,也是養殖行業的投資邏輯之一。豬價長期上漲則是投資養殖行業的另一條長線邏輯。

目前行業可能處在左側階段,可以做一些養殖ETF或者聯接基金的定投和分批,等待趨勢。肉價關系國計民生,是以養殖ETF和它的聯接基金也會很受資本市場的關注。

ETF之王:未來國泰ETF産品的布局重點是什麼?

梁 杏:我覺得還是全方位出擊,我們接下來會繼續挖掘行業ETF,适當做一些主題ETF,然後通過創新的方式進入寬基ETF,對商品ETF和債券ETF方面也會加大力度。

另外,像跨境ETF包括QDIIETF這樣的産品我們也會布局一些。

相比費率競争,做好流動性服務可能更重要。

ETF之王:今年順周期行業大爆發,你覺得鋼鐵、煤炭等順周期行情接下來還有機會嗎?

梁 杏:我覺得接下來還是有機會的,但是它可能不會像之前那樣地直線上去,可能會表現為一些階段性的機會。

這種階段性機會的大前提是“碳中和”,因為在雙碳目标下,碳中和是要持續推進的,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壓降老能源,提升新能源的需求。

這種情況下,煤場或者鋼廠肯定也會感覺到政策的壓力,是以他們會提前降低資本開支,也就是說雖然外界的需求是在降的,但它的供給降的比需求更快,這樣就造成一個供不應求的局面持續存在。是以,在這種供需之間的緊張關系,使得它們的業績還是會比較不錯的。

是以,我覺得在“碳中和”的背景下,它依然還是會存在一個階段性的投資機會。

不過,相對來說它的波動也是相當大的,這個波段你要做好也不是那麼容易,投資者也要考慮是否與自己風險承受能力比對。

ETF之王:在基金投資中,消費闆塊曆來被稱作男神,而半導體、軍工等因為通常大起大落被稱為“渣男”,對于男神與渣男這種反差對比你怎麼看?

梁 杏:我們也會這麼說,不過這種對比我覺得更多地是博大家一笑。

從長期來看的話,雖然消費闆塊我個人也很喜歡。不過,我覺得未來經濟增長更大的驅動力還是來自于科技闆塊。

因為科技闆塊更偏成長一些,拉長來看比消費闆塊波動會更大,消費闆塊主要包含的是食品飲料、醫藥等等很多都屬于必選品消費,和國計民生相關度更高,有這麼一個更強勁的基礎支撐,它的盈利或者增長的穩定性更強,是以它的長期趨勢确實要比科技這些成長闆塊更穩。

是以,從一個配置的角度來看,消費大家确實可以用一個更長的眼光來看待它。

但是,如果你更多是着眼于未來的話,像新能源晶片等科技闆塊的成長性或者未來驅動能力是更強的。因為它的成長性和可能性更高,包括我們國家目前在科技領域的投入,雖然我們還不敢說和國外最先進的技術水準媲美,但我們目前在很多方面都有重大突破,整體進步也是非常神速,這塊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

是以,我覺得這兩個闆塊的選擇,可能就是基于你的投資目标和風險偏好不一樣而做出的。如果你想要更穩,可能選擇消費闆塊會比較好,而如果你想規劃投資一個更好的未來,科技闆塊可能更能勝任這樣一個角色。

當然,如果你想穩定又要成長,你也可以把他們混在一起,各買一個。

ETF之王:目前ETF面臨一個局面,好指數被開發殆盡,國泰ETF未來如何破局?

梁 杏:回首國泰的ETF之路,我們一直在做的就是尋找市場中存在的認知差。比如,當年沒人看好行業ETF的時候,我們進軍行業ETF。别人對ETF沒有太多投入的時候,我們大量投入,并加強與ETF投資者的溝通和交流。科技闆塊興起前,我們率先布局了4個科技類ETF。同行跟随進入行業ETF的時候,我們去做别人看不上的鋼鐵ETF和煤炭ETF。

我們不是整體排名特别靠前的公司,是以那種一擁而上純粹比拼資源能力的項目,我們是難以勝出的。就隻能另辟蹊徑,尋找大家沒有發現的地方,或者盡量比别人更快一點到達這些地方。

未來還是會不斷地尋找存在這種認知差的地方,确實越來越難,難也要找。同時我們還是比很多公司整體實力要強,是以也要整合好資源,盡量精準出擊。

ETF之王:怎麼看ETF産品通過降低費率來争取市場,未來你覺得有可能費率戰越打越熱麼?

梁 杏:這個問題兩年前就存在了,尤其在2018、2019年的時候,基金公司都在積極降費,但是現在大家似乎熱情沒那麼高了,說明它可能并不好用。

我覺得原因有兩方面。

首先,相比費率問題,客戶可能更在意ETF的流動性,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流動性很好的話客戶的買單或者賣單就會貼着ETF的IOPV價去成交。舉個例子,如果流動性不好,那我想買就買不進,那我就得“高挂”,這樣才有人賣給我。比如,我高挂2‰買進,賣的時候又低挂2‰,來回一趟就是4‰,一年的管理費才5‰,是以說,ETF投資者對費率并不會很敏感。

是以,這個例子就能看出,對于一個ETF到底是費率重要還是做好流動性維護更重要,明顯是後者。

另外,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是,目前股票ETF的管理費已經很低了,絕大多數都是0.5%,你就算降到同行的最低——0.15%,也就是說你最多能降35個BP。但是要知道,你來做一個ETF産品背後要做很多流動性的維護,要請做市商,還要做投資者交流、做宣傳等一系列成本的投入。假如是一個1億規模的ETF,按照0.15%的管理費,一年才能回收15萬,說實話這些收入不可能支撐基金公司這麼多的投入和整個投研體系,也就提供不了好的流動性環境。

是以,我看今年就很少有公司在主打低費率了,說明它可能并不是一個好方法。

ETF深訪|指數女神梁杏:少數幸運兒自己長大,ETF要會生更要會養

投資要做自己最擅長的領域

ETF之王:巴菲特一直推薦散戶定投指數基金,你覺得在中國市場環境下這個方式優勢大麼?

梁 杏:指數基金有快易廉明的特點,它倉位高漲跌跑得快,非常透明,費率低廉,簡單明了,風格或者主題确定,不容易偏離。

對于市場沒有概念但是對中國前景對中國經濟有信心的投資者可以選擇寬基指數基金,對于市場有一定認知的投資者可以選擇主題或者行業指數基金,對于量化或者市場風格有進一步認知的投資者還可以選擇Smart Beta ETF。有點指數基金萬類霜天競自由而投資者豐儉由人的意思。

我們覺得在中國目前股市長期向上的市場環境下,定投或者長期投資指數是非常有優勢的。長期堅持定投的方式可以使得投資者根據自己的現金流合理安排投資,同時也可以保證在市場處于低位的時候,投資者不缺席,市場長期向上投資者的收益則令人可期。

ETF之王:選行業主題基金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相對比較困難,你覺得應該如何挑選行業ETF?

梁 杏:我覺得分兩個方面:

一是,簡單一點來說就是,不熟不做。

也就是說選擇一些你熟悉的領域,比如,你日常能接觸到的“吃喝玩樂”等。

還有就是和你的工作相關。比如,有的人是科技行業的,有人是教育行業的等等,在“山雨欲來風滿樓”時,可能他會提前有感覺。

二是,對稍微進階一點的投資者,我會建議他關注這個行業的景氣度以及估值的分位等情況。

景氣度的話,你可以去多搜集幾個行業相關重要公司的财報資料,你是可以看出來他的景氣度是不是有延續。還可以搜集一些新聞,新聞上也會有對這個行業景氣度描述。

你還要結合景氣度看下它的估值情況,如果它估值非常高,景氣度往下走,這種行業你可以短期回避;如果他的估值很高,景氣度依舊還在,它有可能出現階段性的調整,後續還會延續下去,這種情況在科技闆塊裡就有很多,像這種“雙高”的行業,建議投資者要有一些耐心,長期持有或者長期定投是比較不錯的方式。包括我們提到的消費行業、醫藥行業等,長期依然還是好的品種。

另外,像周期行業大漲大跌,你要把握不住,也不一定非要參與它。這個市場中有很多機會,作為一個投資者你不需要每個機會都抓住的,你也很難每個機會都抓住,你隻要抓住你能抓住的機會就夠了。

總體來說,用長期的視角來看待和思考問題,你會發現比短期“追漲殺跌”效果要來的好。

ETF之王:如果讓你給投資者推薦幾本投資類的書籍,你會推薦哪幾本?

梁 杏:我推薦三本,第一本是張磊的《價值》,我覺得可以培養投資者的長線思維;第二本是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的《金錢遊戲》,可以去看看大師如何面對市場的大起大落;第三本是拉斯·特維德的《逃不開的經濟周期》,我覺得可以對宏觀的經濟周期有一個更深的了解。

作者:王浩然

-END-

【風險提示】

嘉賓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及承諾。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