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娃娃幾乎是每個小女孩的心愛之物,每個人都夢想成為芭比娃娃,穿漂亮的裙子,可如果真把孩子當成芭比娃娃來養,會是什麼樣子呢?
1.
在俄羅斯就有一個小女孩,名叫安吉莉卡·科諾娃。從6歲開始,父母就給她買很多的芭比娃娃玩偶,把她打扮得像一個芭比娃娃,粉粉嫩嫩,可可愛愛。

如今的她已經33歲了,依然穿得像一個芭比娃娃,金色的頭發,粉色的衣服。
她的眼睛像芭比娃娃一樣天真,因為先天的優勢,16歲的時候,她就靠模仿芭比娃娃出道,開始做模特。
如今十幾年過去了,她的名氣越來越大,各種代言、廣告也是接到手軟。
安吉莉卡擁有一個非常“不切實際”的身材比例,但這種“不切實際”卻正好符合芭比娃娃的比例。她的腰圍隻有20英寸(50.8 厘米),卻有着32e的罩杯,而體重隻有40多公斤。
如果她穿漂亮的公主服,故意擺出僵硬的動作,裝出無辜的眼神,還真分不出是玩具還是真人。
她被稱為“最像芭比的人”,她的生活裡被粉色充斥,全家人都喊她“小公主”。
人們不禁羨慕她的美貌和身材,都認為她一定出自美好、快樂的家庭。
然而這位俄羅斯真人版芭比背後的故事,卻十分心酸。
2.
她從出生開始所有的一切都由父母掌控,不論是吃的、喝的,穿衣、配飾,都需要嚴格按照父母的要求。
可以說安吉莉卡完全被媽媽當成娃娃來撫養,給她最好的教育,但也是以失去了自由。媽媽喜歡什麼衣服,就要求她穿什麼衣服,她根本沒有決定的權利。
從小媽媽就告訴她,芭比娃娃是所有女孩的夢想,讓她認為成為芭比娃娃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上學的時候,她不能和其他同學一起奔跑,打鬧,如果不慎受傷父母将會非常生氣。
一般女孩都會上一些舞蹈、唱歌方面的課,但安吉莉卡要做的就是在鏡子前練習芭比娃娃的動作,當家裡來親戚時,就給他們表演。客人們都覺得特别像,給她起了個“俄羅斯芭比”的綽号。
除此之外,安吉莉卡從小就開始身材管理,很多食物她都不能吃,包括小孩子最喜歡的甜食和冰淇淋。
還找了專門的私人教練給她制定了一份極其嚴格的運動計劃,每周需要鍛煉5天,每次2—3個小時。做各種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早上還要晨跑。
如此嚴格的管理下來,安吉莉卡自然擁有堪稱完美的身材。
好身材有了,造型也不能馬虎。
安吉莉卡每個場合适合穿的衣服,都由媽媽一手安排。買任何衣服,都要經過媽媽的同意。
3.
安吉莉卡從小就被保護在一個“玻璃城堡”裡,不過,這樣的保護也并不見得好……
已經33歲的安吉莉卡從來沒有和男生單獨約會過,如果要出去和男生約會,就必須要定3個位子,媽媽會和她一起去,監視她的一舉一動。
是以她也很苦惱,覺得自己很難适應現實生活,也沒有辦法交朋友,當然更别提男朋友了。
如今她依然和父母住在一起,隻要她提出想要搬出去住,父母就會大發雷霆,并且不讓她搬。
雖然在生活上父母對她管教很嚴,但卻特别支援她的模特事業,即使是拍攝一些半裸的寫真,在社交網絡上傳一些大尺度照片,父母也都非常支援。
可以說父母對安吉莉卡有很強的控制欲,父母允許的都可以做,父母反對的,一件也不能做。
這種教育方法,已經将她馴化,她甚至自我洗腦,認為成為芭比娃娃就是自己應該做的事。
随着年齡越來越大,盡管安吉莉卡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她已經很難脫離父母成為一個獨立的人了。
但她深知自己是被慣壞的公主:我知道讓媽媽陪我約會很不好,我應該獨立,但我做不到。
這麼多年的習慣無法改變,依賴父母已經深入骨髓。
另一方面,她也很怕不聽父母的話,父母會很傷心,不想成為一個不孝順的人。
無法自己做主的人生,即使擁有神仙般的美貌和身材,好像也不是多麼令人羨慕的事了。
盡管如此,安吉莉卡還是很積極向上的,經常鼓勵粉絲要保持微笑,好好愛自己。
她也在有限的自由生活中努力做一些讓自己快樂的事,希望可以永遠保持快樂、美麗。
對于愛情,她始終充滿着幻想,她希望自己可以遇到自己的真愛,也希望這份感情可以得到父母的支援。
“我在等一個偉大的真愛,我可不喜歡那些甜言蜜語的可愛男生,适合我的是那些充滿力量與驕傲的大男子主義!”
安吉莉卡對自己未來的生活也有着一個最終的期待:“現在我完全活在父母的水晶宮殿裡,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打破它。如果能夠獨立開始自己的生活,多晚都不算晚!”
真心希望有一天她能夠真正的擺脫,這種以愛為名的束縛吧......
4.
其實,很多父母在教育過程中,都打着為孩子好的名義對孩子進行管控。
小到穿衣吃飯旅行、大到人際交往、擇校、工作,甚至到後來的擇偶、生孩子、生活方式,父母全都要管。
即使孩子30歲、40歲,還總是放不開手,生怕自己沒有看管好,孩子就會走錯路,跌入各種“陷阱”。
但父母沒有真正想過,這樣真的是為孩子好嗎?孩子會真正的快樂嗎?當你離開ta時,ta還能适應這個社會嗎?
就像安吉莉卡一樣,她已經沒有辦法自己獨立了。
溫室裡的花朵最容易凋零。以“愛”為名的控制,真的是對孩子好嗎?
将自己的想法或者未完成的心願強加在孩子身上,是對孩子不公平的。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需要愛,更需要了解和尊重。他們應該擁有自己選擇的人生。
試着放手,你可能發現孩子比你想象中的要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