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是忘不掉的過去,影像留住了平凡生活的每一個瞬間。
2021年攝影師姜建《走着瞧》3 的出版,帶我們回到香港的街頭,跟随攝影師的腳步一起感受香港人平凡的每一天。同時,讓我們一起回顧前兩冊的精彩故事。

2019年《走着瞧》第一冊,攝影師用手機記錄下他生活的城市——香港,記錄繁華都市的街頭,每天發生的精彩故事,以黑白紀實影像形式來反映普通百姓的生活。
黑白影像以它獨特的表現形式,用單純的色彩能更好地突出拍攝主體,把我們認知裡繁華熱鬧的大都市香港,放在了安靜的黑白灰裡,讀者通過單純的色調,來觀察這個五彩缤紛的魔幻都市。
九龍尖沙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的地。
港島鲗魚湧,幸福就是,尋常人兒依舊,在晚餐的燈下,一樣的人坐在一樣的位子上,講一樣的話題。
九龍尖沙咀,萬家燈火繁若星,相知相遇最動情。
港島中環,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以往香港這個城市給我們内地人最初的認識,來自港産影視劇的燈紅酒綠與刀光劍影,而攝影師的鏡頭裡卻是市井百姓忙碌的身影。
那擁擠不堪地鐵裡的上班族;街道上形色匆匆的人們,巨大廣告牌襯托出的模糊影像;赤柱廣場那随性歌唱的馬路歌手;九龍尖沙嘴,夜色裡推杯換盞的食客;港島中環繁華商業街上,咖啡館裡的時髦女郎。
港島鲗魚湧,奔忙中你來我往,遇見都是緣分。
港島鲗魚湧,我們都形色匆匆,因為我們都有夢。
新界西貢,每一個漆黑的夜晚,都有一次等待黎明的機會。
香港這個多元文化交織的大都市,在真實世界裡這就是平凡生活的真谛。最讓讀者感慨的是攝影師對作品的解讀,他在其中一幅作品的解說裡寫道:“希望每個人的每一天,都有各自的精彩。”這正是攝影師拿起手機真實記錄這座城市的初衷,讓精彩留在每個日升日落間。
時間來到了2020 年,《走着瞧》2 以彩色影像的形式出版了,用鮮豔的色彩表達這座紛繁現代的魔幻都市。
“或許,隻有曆經世事,才會明白眼前擁有的,才是真正應該珍惜的。” ——攝影師語錄。
港島鲗魚湧蘭華路,人生的腳步常常走的太匆忙,是以我們要學會停看風雲,靜賞花開。
港島龍觀塘apm商場,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新界将軍澳,将軍澳廣場,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
香港這個以金融、旅遊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的國際大都市,在這一年中的跌宕起伏中頑強的穩健運作着,人們各司其職,在忙綠中适應着這突然而來的變化。攝影師沒有因為這變化而放下手機,一如往常行走在街頭巷尾,用鏡頭記錄下港人面對困難、堅強生活的每一天。
港島中環些利街,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常照金樽裡——李白
新界将軍澳彩明商場,願你眼中有光芒,活成你想要的模樣。
港島中環伊利近街,我們在年少時不明白,有些樂章在一開始,唱的就是曲終人散。
新界西貢敬民街,夜闌風靜欲歸時,唯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蘇轼
港島金鐘地鐵出口, 人生百年,歲月忽已暮。人之渺小,如蜉蝣于天地。想通後心若明鏡,此生且行且歌。
九龍紅磡差館裡觀音廟,人生一場随緣,無求便是豁達。
新界将軍澳天晉商場外,我們生活在一個擷取資訊最廉價,而甄别真假卻最昂貴的時代。
紅磡觀音廟,人們在菩薩面前為家人燒香祈福;港島中環些利街,酒吧門口一群金發碧眼的老外在滔滔不絕的談論;港島鰂魚湧華蘭路,機器隆隆作響,一條贊新的道路在勞工們的忙碌中鋪就而成。
就像現在的香港、香港人,無論任何艱難險阻也擋不住港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
是的,生活還在繼續着,這座城市會繼續迎來平靜而忙碌的又一個黎明。
2021年“罩”樣生活,《走着瞧》3沒有因為疫情而停下腳步。在全球因為疫情停擺的情況下,攝影師冒着染疫的風險走上街頭,記錄疫情肆虐下港人的普通生活。
在這場突然到來的“戰役”中,我們一同經曆着新冠肺炎和死亡帶來的恐懼、無助、失落、與彷徨,但我們還是要“罩”樣生活。——攝影師語錄
港島北角港鐵站,時光裡,我們都是趕路人。
中環荷李活道,在這場突然的“戰疫”中,我們一同經曆着新冠肺炎帶來的諸多困難。但我們還是要“罩樣生活”
港鐵銅鑼灣站,當你決定要出發的時候,最困難的那部分其實就已經完成了。
疫情籠罩下的城市,無形中有莫名的緊張感,鏡頭裡最普遍的畫面就是,往來的人們腳步更加匆忙。地鐵裡人們的口罩遮不住焦慮的眼神,賣宵夜檔口因為疫情改成了外賣,商場門口有了排隊等待測體溫的隊伍。
九龍觀塘瑞和街,人們願用五味雜陳形容人生,應該懂得味道才是每個人心中固守的情懷。
港島鲗魚湧基利路休息處,快樂不取決于成敗,來自知足。
新界将軍澳厚德商場,用一雙慈悲的眼睛看世界,你會看見不同的風景。
新界西貢海傍廣場,把平常的事做到盡善盡美,就是一種不平凡了。
九龍油麻地果欄,我喜歡雨,因為它帶來天空的味道。
即使在這樣的非常時刻,港人樂觀面對生活的一面也被攝影師留下來了。港島鰂魚湧基利路,幾位老人正楚河漢界的殺在一處;九龍西九文化區,孩子們腳踩踏闆車嬉笑着滑向遠處,旁邊是自彈自唱的年輕人;新界西貢海旁邊廣場上,玩雜耍的人以微薄之力,為人們帶來歡樂。
港島英皇道人生就是一個過程,不必太執着于趕路,走累了,就停下來歇歇吧!
港島中環德已立街,夜晚來了我還依然睜着眼睛,是因為我看見了你留在月光下的痕迹。
港島銅鑼灣利園山道,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願。
這就是生活,生活的本質充滿了挑戰與不确定性,香港人頑強的性格戰勝了這充滿挑戰的一年,我們中國人同樣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戰勝了可怕的病毒,回歸到平凡的生活中。
港島中環砵典乍街,如果我們戴着面具照鏡子,當然不會看到真實的自己。
九龍尖沙咀諾士佛台,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北島
曾經熙熙攘攘的世界,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安靜了下來,時間好像要停止了一樣,每個人在這不平凡的一年中,體會到了那些平日裡的司空見慣與習以為常,卻在這個特殊的年份裡顯得那麼的彌足珍貴! 同時也學會了“珍惜”,珍惜每一天的不平凡。
港鐵将軍澳線,生活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地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于不斷地增加更多的知識。
港島北角書局街,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等待的過程,人總是在一個個等待實作之後,擷取力量繼續下一個等待。
生活中會經曆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挺過來,前面會是豁然開朗的曙光。我們相信,艱難的日子會過去,香港明天會更好!期待下一次的街頭相遇!
文|王小平
攝影師簡介:1994年進入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現任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總經理。醉心于攝影,并緻力促進兩岸四地攝影師之間的創作與交流。多年來參與策劃組織并參加了香港中國旅遊出版社舉辦的各項攝影活動,包括《香港回歸日》、《澳門回歸日》、《世紀之交》、《香港回歸十年》、《澳門回歸十年》、“兩岸四地攝影家合拍—中國大地24小時”以及“世界華人攝影家—印象系列攝影活動”,先後與兩岸四地的攝影師們拍攝了台灣、澳門、北京、上海、貴州、西藏、新疆、雲南、青海、湖南、浙江、山東、吉林以及三亞、長沙、懷仁、倫敦、悉尼、長崎、洛杉矶及紐約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