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網上盛傳一則消息:貴州茅台大降價。這讓一瓶難求的茅台神話出現逆轉。據網上資料顯示,飛天茅台的原裝和散裝都出現了大幅下降,每瓶降價幅度200-300元。有專業人士分析,茅台取消拆箱令,允許整箱賣可能是誘因。也有人認為,消費稅預期也對茅台酒構成利空。還有人認為是房地産市場影響,導緻一部分民間存貨變現。總而言之,就是茅台酒價格下降了。這與年底白酒漲價預期相反。
毫無疑問,這個消息會對資本市場産生影響。貴州茅台于周一開盤就跌2個多點,并一路下探到-3.5%。爾後震蕩上行,最後收于-1.21%.可以說,貴州茅台受到利空消息,隻是小幅震蕩了一下。令人意外的是,五糧液卻出現大跌,同一天,五糧液以-7.63%的跌幅開盤,收盤時仍跌5.18%。跌幅遠大于貴州茅台。
原因何在?個人認為,在中國高端白酒市場,貴州茅台與五糧液形成寡頭壟斷,其它品牌難以對其構成挑戰。但這兩者之間,貴州茅台又具有顯著優勢,貴州飛天茅台出廠價1499元,市場零售價達到3000元左右,而五糧液普五出廠價800多元,零售價1300左右。可見市場對于貴州茅台的認可,是顯著高于五糧液的。
由于貴州茅台具有顯著的品牌優勢,當貴州茅台出現價格大跌時,意味其價格更親民,部分五糧液的使用者可能會轉向貴州茅台,導緻貴州茅台市場佔有率繼續上升,而五糧液業績受到擠壓。這是品牌力的表現,也是一個投資的邏輯。
品牌力影響市場流動的另一個案例是華為與蘋果。去年以前,華為高端手機不斷發力,市場佔有率逐漸上升,緣于其本身的品質建設與品牌建設。但由于美帝無恥打壓,華為高端手機無米下鍋,難以繼續向市場釋出高端手機。結果這部分手機使用者并沒有轉向oppo、vivo、小米等國産品牌,而是大部分轉向了蘋果,導緻蘋果銷量大增。也就是說,其它國産品牌所具有的品牌力不足以吸引高端手機客戶,而蘋果則産生了替代華為高端手機使用者的品牌力。
品牌是知名度、美譽度與可信度的統一,市場細分的結果,是差異化競争的結果。不同的品牌,對市場的定位不同,面向的消費者也是有明顯區隔的。多數情況下,高端品牌面向高端消費者,消費者數量較少,但利潤更高。低端品牌利潤較少,但使用者基數大。各自都可以在其定位的市場獲得生存和發展。但是,如果高端品牌與低端市場發力,則可能對低端品牌構成較大壓力。而低端品牌向高端市場發力,則困難重重。原因就在于消費者總是期望自己的生活品質更好,隻要條件具備,就會傾向于購買高端品牌的商品。而習慣于消費高端品牌的使用者,則不願意降低消費層次,向低端品牌靠近。正如俗語所講: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對于茅台五糧液而言,除了醬香濃香的差別,在消費層次上,習慣于喝3000元一瓶酒的消費者,很難向1500元的價位轉化,而習慣于喝1500元價位的消費者,則有可能向2000元以上價位轉化。茅台降價,影響五糧液市場佔有率,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由此邏輯,我們可以看到,國内企業與國外企業相比,在品牌方面具有明顯的競争劣勢。蘋果自誕生之日起就定位為高端手機,手機品質好,價格也貴,不但擷取了大部分高端手機市場佔有率,也擷取了絕大部分手機市場利潤。當其在市場競争中适度降低銷售價格,就會壓縮國産手機市場的份額。特斯拉汽車最初也是定位于高端電動汽車,并成為知名品牌。當其推出面向中高端使用者的model3時,迅速獲得了大量的市場。在20多萬元到50萬元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市場佔有率遠遠大于其它品牌。國内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盡管在汽車制造上具有優勢,但在品牌力上,與特斯拉存在巨大差距,這就制約了比亞迪的市場空間和盈利能力。
是以,從這個角度看,國内企業要成長為偉大企業,除了要實作産品品質上乘外,更需要精心打磨品牌,實作品牌突破。否則,難以擺脫幹活很累、賺錢很少的苦b狀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