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雲: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乃為玺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鹹陽而葬。”書已封,在中車府令趙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

趙高劇照
話說秦始皇在沙丘駕崩後,身邊除了胡亥和便是趙高和一衆宦官人士了。趙高和胡亥拿着始皇遺诏是面面相觑,正當三分尴尬之時,趙高說話了:“公子您就不想做皇帝嗎?”
胡亥聽了這句話吓得臉色都白了,忙說道:“不不不……父皇遺诏中已經立了扶蘇承繼大位,我怎敢違背父命。”
趙高笑了笑說道:“古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且遺诏如今在公子之手,猶如皇座在側,若公子不坐,将來扶蘇承繼了大位又豈能長容公子。”
胡亥電視劇照
胡亥聽了後仍是連連推遲,可趙高沒有放棄,他堅持推銷“皇帝寶座”,業務能力确實優秀,沒多時胡亥就妥協了,他決定簽下這份工作合同。
大家夥可能會有疑問了,為什麼趙高會如此好心地來幫助胡亥呢,這并不是因為他倆友誼深厚。趙高之是以這麼做的目的是有着自己的小算盤。
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蒙毅劇照
是以有了上面兩點不可逆的條件,想必大家也能夠明白趙高如此賣力的原因,總結下來就是:幫助胡亥當皇帝,也就是幫趙高自己續命。
但是趙高畢竟是宦官,遺诏也隻是一張紙而已,要使天下人信服還必須得到朝廷百官的支援,于是趙高把目光轉移到了百官之首丞相李斯身上。
說起李斯也許大家都不會很陌生,這是一位著名的智謀之士,他憑借自己的能言善辯得到了秦始皇的賞識,并且在滅六國的征途中貢獻很大,這其中就以“反間計”最為毒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了解一下。
不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在此次選隊站邊中李斯可真是看走了眼,這也為他後來的人生悲劇埋下了伏筆。
趙高是如何能說動李斯這位大人物的呢,其實主要就是洗腦,本人節選了一小段原文供讀者一閱:長子即位,必用蒙恬為丞相,君候終不懷通候之印歸鄉裡明矣!
于是為了保全丞相大位,李斯選擇了和趙高站在同一條船上。有了百官作為後盾,趙高和胡亥随即公示始皇遺诏,内容無非就是胡亥慈仁笃厚,可以為嗣一類的虛詞;就在遺诏公布于衆的同時,趙高還命人給扶蘇和蒙恬蒙毅也送去了诏書,什麼诏書呢,“賜死诏書”,趙高矯诏害死了秦公子扶蘇和蒙氏一族。
胡亥順利的坐上了皇帝寶坐,自然要享受享受皇帝的權利,話說有一日啊,胡亥對趙高說道:“人生天地間,時光飛逝如流水,是以我不想整天沒日沒夜的工作,我想快活快活,能不能窮奢極欲一輩子,大臣們應該不會指責我吧!”
趙高聽了随即附和道:“做皇帝就應該享受,您應該大建宮殿多娶老婆,這樣才能顯示您的尊貴,而且我聽說三皇五帝都這幹,不奢侈就不是好皇帝!”
胡亥聽了後心裡的石頭終于落地了:三皇五帝都這麼幹,那我也能這麼幹。就在胡亥得意之際,趙高又給他出了個馊主意:做皇帝盡量和大臣少見面,見多了就沒有威嚴了,是以以後大臣有事可以先說給我聽,然後由我在傳達到您老人家這裡。
毋庸置疑,這個意見也被二世皇帝采納了。接下來胡亥和趙高開始了清洗行動,把所有對自己不利大臣貴族統統處死并滅族,即“誅滅大臣及宗室。”
砍完了大臣胡亥仍意猶未盡,在趙高的蠱惑下他又把大刀揮向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于是公子十二人僇死鹹陽市,十公主矺死于杜,相連逮者不可勝數。”
煮豆燃豆萁,萁在釡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胡亥啊胡亥,你文武不及曹丕,無道更勝商纣啊。
鹹陽城裡的血雨腥風使得百姓和大臣們都人心惶惶恐不自安。而當初的同謀者李斯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開始懷疑起自己當初的決定是不是做錯了,但事已至此複有何為,無奈之下李斯給胡亥上了道折子,大意就是要宮室有度不可勞民傷财,更不要擅殺無辜;同時李斯還在折子的末尾斥責趙高是小人,是禍國亂民之徒。
但是李斯還是太高看了胡亥的為人,這是一位得順毛捋的仁兄,他怎麼會聽逆耳之言呢。果不其然,胡亥不僅沒有處置趙高,還把李斯上的折子拿給了趙高看。
趙高看過了書中之言後,立刻倒打一耙污告李斯謀反,但是口所無憑,你得拿出證據。于是趙高就借當時反秦的陳勝吳廣給李斯戴了個“帽子”,說李斯和陳吳二人都是一夥的。
陳勝吳廣起義
大家夥可能會說了,這罪名按的未免太強求了吧,這幾位擱着十萬八千裡,又怎能串通一氣呢!
其實謀反之罪固然是莫須有,但是罪名卻按的天衣無縫,李斯雖然遠在京城,可李斯的兒子李由卻駐守三川,三川離陳勝吳廣起義的地方并不遠,是以趙高借着這個緣由說李由故意不擊敵軍,以及文書往來之類的罪狀。
胡亥聽後是大怒,畢竟趙高是他最信任的人,趙高說李斯謀反那李斯肯定謀反了,趙高說地球是方的那地球就是方的。
很快,李斯和他的二兒子被逮捕入獄,這位曾經能言善辯的丞相成了階下囚,是百口莫辯了。
二世二年七月,李斯及其兒子被腰斬鬧市中,這位昔日的風雲人物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便是對往日時光的美好回憶:吾欲與若複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免,豈可得乎!
本人在史書中讀到此處,不禁想起了紅樓夢的好了歌:因嫌紗帽小,緻使鎖枷杠,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趙高送走了李斯,朝堂上唱大戲的主角隻有自己跟胡亥了。于是趙中書又把陰謀詭計用到了胡亥身上,可憐年少的胡亥被吓得是魂不守舍。
一日早朝,趙高牽了一頭鹿走了進來,他對胡亥說道:“老奴今天得了一匹汗血寶馬,臣位卑不敢騎,是以獻給陛下您。”
胡亥一聽是看得眼睛都直了:“這不就是個鹿嘛,你看還有兩個小角角。”
趙高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是馬。
胡亥随即向身旁的王公大臣詢問了起來。
大臣可不糊塗,他們知道趙老闆此舉何意,于是都意見比較一緻的說道:“是馬是馬就是馬。”
胡亥聽了是吓得不得了,他認為這肯定是妖魔作怪,迷住了自己的雙眼,是以立刻開始跳大繩。
趙高如此忤逆,這胡亥卻依舊是當局者迷,不僅沒有有所行動,反而将自己給封閉了起來,如此行為是更加助長了趙高嚣張的氣陷。
終于在一個萬裡晴空的日子,趙高為胡亥演了一場電影,一場有關胡老兄落幕的電影。
話說不問世事的胡亥兄正在屋裡拿着桃花劍是一陣揮舞,突然聽到外面很是喧鬧,登高望遠一看隻見城下密密麻麻的站滿了起義農民軍;當然這些都是趙高請的群衆演員。
胡亥畢竟沒見過大場面,看到拿兵器的戴頭巾就以為是叛軍打來了,離刻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回屋裡,并關上了房門。
不多時,趙高的女婿閻樂帶着一批人走了進來,閻樂對胡亥說道:敵軍打進城了,皇帝陛下您就自盡吧,以免被生擒。
可這時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一向糊塗的胡亥此很清醒,他知道外面的亂軍不是起義軍,而是趙高造反了。
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胡亥跟閻樂砍起價來,隻聽閻樂先說道:足下驕恣,誅殺無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為計!
望夷宮之變
胡亥說道:你放了我吧,我願做一郡王就可以了。
閻樂搖了搖頭。
胡亥又說道:那我願做一老百姓,皇帝位讓給你們。
胡亥繼續準備要優惠,閻樂不耐煩了,他正色道:“為天下誅足下,足下雖多言,臣不敢報。”
胡亥無奈不得已了結了自己,走完了他短暫而荒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