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新一期的寶博微課堂!今天為大家介紹玉雕精品——西周片雕玉鹿。

這件玉鹿為1974年出土于寶雞市國墓地茹家莊1号墓,通高9厘米,厚0.4厘米。為裝飾用玉,但周身并沒有沒有紋飾裝飾,僅在眼、鼻、吻、蹄、四肢部位用陰線勾勒。那麼你知道它的特别之處在哪裡嗎?
對!其特别之處在于它的造型,玉匠以高超的技藝和敏銳的觀察力,不僅捕捉到受驚的小鹿在奔跑中戛然而止瞬間情态,而且采用高超的琢玉技術和藝術表現手法将其雕刻成了永恒,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給我們展現了三千年前自然界中最為生動的一幕,也使我們真正體會到隻有滲透着時代風格與琢玉者非凡藝術才能及思想的作品,才能稱之為玉雕精品,才具有永恒的藝術魅力。
鹿在古代被視為神物,人們認為鹿能帶來吉祥幸福和長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寓意也十分豐富。鹿天性中溫順、善良、柔美、内斂的氣質,都是被稱道和贊美的對象,因而鹿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美麗善良的化身;同時鹿也是愛情的象征,古人嫁娶,男方要送女方以兩張鹿皮作為聘禮,寓意迎娶美麗的姑娘;還作為權利的标志,古時候鹿是人們生活中捕獵的對象,于是就被借用來比喻統治者對權利的追逐。
從古至今,有很多與鹿相關的典故,大家知道哪些呢?我先來幾個,下面每張圖檔都是一個典故。
指鹿為馬
秦朝二世皇帝的時候,丞相趙高想造反,怕别的臣子不附和,就設下圈套設法試探。他把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馬。”二世笑着說:“丞相錯了吧?把鹿說成馬了。”問旁邊的人,有的沉默不說話,有的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事後趙高就暗中把說是鹿的人殺了。比喻颠倒是非。
鹿死誰手
晉時,北方有五個少數民族紛紛獨立,先後出現了十六個國家,曆史上稱作“五胡十六國”。公元319年,石勒叛趙自立為帝,建立趙國,曆史上稱為後趙。石勒建都襄國,與東晉、成漢形成鼎立局面。有一次,在歡迎高句麗等國使臣的宴會上,石勒很高興,乘着酒興問他的大臣徐光:“我的功績可以和曆史上哪個君王相比?”徐光趁機恭維他,說道:“陛下的智謀、武勇,超過了漢高祖劉邦,超過了曹操。自古以來的帝王,沒有誰能夠比得上你。”石勒笑着說:“你說得太過分了。一個人怎麼能夠自己不了解自己呢。我如果遇到漢高祖劉邦,一定甘心做他的部下,服從他的指揮,和韓信、彭越一樣争先效力;如果遇到漢光武帝劉秀,那就要跟他在中原争個高低,較量較量,可就不知道鹿死誰手,天下落到誰的手中了。”對石勒這番話,群臣都非常佩服。“鹿死誰手”意思是不知政權落在誰的手裡;也指不知誰取得最後勝利。
覆鹿尋蕉
從前有個鄭國人在野外砍柴,看到一隻受傷的鹿跑過來,就把鹿打死,擔心獵人追來,就把死鹿藏在一條小溝裡,順便砍了一些蕉葉覆寫。天黑了,他想找到死鹿扛回家,可惜怎麼也找不到。于是他隻好放棄,就當作自己做了同樣的夢罷了。比喻把真事看作夢幻而一再失誤。
今天的寶博微課堂就講到這裡啦!此刻你的腦海裡是不是還閃現出許多與鹿相關的典故,如果意猶未盡,可以在下方留言交流哦~我們下期再見!
參考文獻:陳亮.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珍品講讀[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21.
圖檔來源:文物照片來自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圖檔來自網絡.
編輯:白 丹
責編:崔睿華
稽核:李 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