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懸棺是如何放到懸崖峭壁上的?專家研究多年:古人太聰明了!

大陸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都有各自獨特的文化傳統。其中,喪葬形式是最能展現核心文化觀念,既反映了當地人對死亡的看法,又反映了信仰和道德觀。特别是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其獨特的喪葬文化引起了許多民俗學專家的研究興趣。

懸棺是如何放到懸崖峭壁上的?專家研究多年:古人太聰明了!

懸崖墓葬是大陸各種墓葬方式中最特殊,最古老的墓葬形式之一。在今天的四川和雲南交界處,可以在南部地區看到這種古墓,例如福建的武夷山和江西的鷹潭。曆史學家證明,懸崖墓葬是南方古越人和僚人的傑作,最早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擡頭看着牆上的懸棺,不禁想知道古人如何将這些重達數百斤的棺木和墓葬送入欠發達的古代懸崖洞穴中的?

懸棺是如何放到懸崖峭壁上的?專家研究多年:古人太聰明了!

尤其是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的懸棺遺址更加令人困惑。數百個棺材鑲嵌在海拔數十米甚至數百米的懸崖上,旁邊是是陡峭和多岩石的山峰,地表也非常光滑,更讓人感覺驚歎的是岩石腳下就是深不見底的泸溪河。從河上的船上向上看,這些洞穴星羅棋布,高高低低,大小不一,現在太多的學者想知道古代人是如何做到的, 1997年,龍虎山旅遊集團還懸賞30萬元人民币,作為收集民間智慧的懸賞金,以求能夠解開謎團。

懸棺是如何放到懸崖峭壁上的?專家研究多年:古人太聰明了!

英雄帖一經釋出,便立即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解密者和科學家。龍虎山旅遊局還收到了數千份手稿和信件。關于如何将棺材送入山洞,每個人都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異想天開的想法,并形成了各種意見,例如“架天梯法”,“棧道法”,“懸吊法”和“後山挖隧道法”。但是,對每種論點的解釋都未能說服人們,盡管相關部門最終将獎金提高到了40萬,但這個謎團卻始終沒有得到破解。

懸棺是如何放到懸崖峭壁上的?專家研究多年:古人太聰明了!

為了找到答案,一些高校的學者和專家還成立了相關的研究小組,觀察遍了中國所有的棺木遺址。後來,同濟大學的謝建根教授受到當地農民使用的“天車”的啟發,老人說,他很小的時候就聽說懸棺是用起天車吊起上去的,謝教授想到了現代所謂的滑輪裝置。

懸棺是如何放到懸崖峭壁上的?專家研究多年:古人太聰明了!

古人稱滑輪為轱辘。考古發現,商周時期的人們已經掌握了這種技術,盡管古代越人居住在蠻族地區,但并不排除他們會在春秋戰國時期使用它。專家推斷,古人可能首先在懸崖上安裝了一個固定滑輪,在棺材的一端綁了一根繩子,然後通過滑輪将棺材吊到洞穴的開口處,然後讓那些事先進入洞穴的人抓住棺材上的繩索,然後将其拉到洞穴的入口,最後将棺材送入洞穴。由于在當地仍然有一些擅長攀岩的采藥人,是以在古代,攀登懸崖以固定滑輪應該是可以做到的事情。

懸棺是如何放到懸崖峭壁上的?專家研究多年:古人太聰明了!

為了證明這一理論,研究小組随後進行了大膽的模拟實驗。通過實驗,棺材确實被成功地拉入山洞,測試的人們頓時大為歡呼。現在在龍虎山風景區,半懸式棺材已成為一項特殊的表演節目,非常的精彩,似乎也在向世界證明了懸棺式的奧秘已經被揭開了。

懸棺是如何放到懸崖峭壁上的?專家研究多年:古人太聰明了!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提出了這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在懸崖上找不到能固定滑輪的手動鑽孔痕迹,是以他們認為“千古懸棺的奧秘”一直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一些相關專家隻能無奈地說:随着科學的發展,剩下的問題肯定會在後代那裡得到解決,不過我們也必須承認,古人太聰明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