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柳永在杭州玩爽了,居然進京趕考都不去了

你說柳永是個學渣吧,他寫的詞在當時北宋娛樂圈家喻戶曉,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你說他是個學霸吧,從北宋的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開始參加進士考試,,複讀複讀又複讀,一直考到景祐元年(1034年),還是在皇帝放水的情況下,終于考上了。

柳永在杭州玩爽了,居然進京趕考都不去了

來源網絡,侵權聯删

太平興國九年(984年),柳永出生于其父柳宜任所費縣。從小喜歡詩詞,也能胡亂寫寫詩詞,1002年,柳永第一次想去參加進士考試,經過杭州,一看這風景,這人文,這煙花氣,這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完犢子了,把柳永給迷住了,無他,先爽起來再說,功名的事情先放一放,人生一開局就進入百花叢中過,片葉都沾身的境地。柳永自顧自的說,好的開始,是人生成功的一半。

後面的五六年,順便把蘇州,揚州,都玩了個遍,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外加一個煙花三月必下的揚州,齊活了,專業人士就是會玩,哪裡好玩一清二楚,有人說他家裡有礦啊,不用上班嗎,天天煙花之地潇灑happy,這你放心,人家怎麼說也是詞人,作詞高手,那些青樓歌女争先恐後求他填詞,寫一首,火一首,一唱他的歌就可以把十八線女藝人變成一線藝人的那種,歌女圈人人唱的都是他寫的歌,稿費賺到手軟,外加感情世界豐盛,寫詞,唱曲,喝酒,談戀愛,人生在世,怎一個爽字了得。

柳永在杭州玩爽了,居然進京趕考都不去了

有一年在杭州,為了拜見當時的杭州知府,寫了一首馬屁詞送給知府,知府一看,不得了,這小子有前途,于是就變成了知府常客,陪他一起遊山玩水,這詞在官方媒體一發表,了不得,廣為傳頌,直接把柳永推向了文化圈頂流。

《望海潮》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玑,戶盈羅绮,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将好景,歸去鳳池誇。

據傳,兩百多年後的南宋政權,當時還有機會苟延殘息,本來已不想再動南宋小朝廷心思的金國老大完顔亮,在讀了柳永的 “三秋桂子,十裡荷花”後,實在受不了那活色生香的誘惑,這麼好的地方,給我拿下,于是南宋涼涼。柳永如果知道這事兒,估計在内心恨恨嘲諷當時皇帝,叫你不讓我中榜,我就讓你滅國。

柳永在杭州玩爽了,居然進京趕考都不去了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看上去玩夠的柳永,終于開始想考取功名了,玩歸玩,學業不能丢,來到汴京開封,邊吃着開封菜,邊喝酒,邊聽曲,邊複習,躊躇滿志,信心滿滿,主考官都是我的粉絲,連皇上都在唱我寫的歌,如果不拿第一,還有天理嗎?第二年,考試那天,當時宋真宗提出了個要求,那些豔麗詞藻堆砌,傳遞靡靡之音的文章一概刷掉,一定要選出符合主流價值觀的文章,這下好了,最擅長寫流行歌,口水歌,情歌的柳永直接落榜。

柳永在杭州玩爽了,居然進京趕考都不去了

火冒三丈的柳永于是大筆一揮,一篇諷刺和藐視功名的文章脫穎而出,堪稱文壇一絕。

《鶴沖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争不恣遊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自比白衣卿相,你不錄取我,我還不想伺候了,風流事,平生暢,反正青春很短,還不如把功名換成喝酒唱歌把妹來的快活。當時想的多麼通透,但是後續真正在他人生實踐中,始終放不下功名,是以開啟了柳永浪蕩不羁,風流快活和功名利祿,加官進爵互相博弈的沖突的一生。

第一次考取進士就這麼落榜了,跟他一直相好的歌姬蟲娘,關系也出現裂痕了,為了挽回這段愛情,寫下了千古名篇。

《蝶戀花》·伫倚危樓風細細

伫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拟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看看人家寫的情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蟲娘立馬又投懷送抱,從歸于好,這就是詩詞的力量。

柳永在杭州玩爽了,居然進京趕考都不去了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柳永第二次參加進士考試,再度落第。宋仁宗一看他名字,這不是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那位嗎,既然你都這麼說了,我再錄用你,那我多沒面子,“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宋仁宗故意将其落榜,小樣,讓你嘚瑟,就這樣,柳永沒辦法,隻能繼續填詞寫歌,因為有了皇帝這句批文,柳永就自封奉旨填詞,把酒續上,把弦接上,咱們接着奏樂,接着舞。

天禧二年(1018年),他默默無聞的大哥柳三複進士及第,而名滿天下的柳永第三次落榜。

天聖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榜,内心一萬匹羊駝奔騰,算了,開封不是我的吉祥地,幹啥啥不行,落榜第一名,這一年他與情人(或為蟲娘,也有可能其他妹子)離别,寫下了納入國文教科書的不朽名篇,而且背誦全文并默寫的那種。

《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往後十年間,柳永開啟了流浪全國的模式,随遇而安,吾心安處是吾鄉,去過江浙滬,西北,西南,成都,回過開封,又過湖南,鄂州等等,反正漂哪是哪。繼續他往日的邊喝酒,邊寫歌,邊談戀愛的放蕩不羁的日子。

柳永在杭州玩爽了,居然進京趕考都不去了

景祐元年(1034年),這一年宋仁宗當政,特開恩科,俗話就是放水,對曆屆科場沉淪之士的錄取放寬尺度,柳永這年終于考中進士,那年柳永50歲,雖然暮年,但也開心不已,功名這個理想,在心裡埋藏了近30年,終于實作了。柳永當了幾年地方官,撫民清淨,深得百姓愛戴。最後最高官至五品屯田員外郎,是以也叫他别号柳屯田。

當了近十幾年的官,60多歲的柳永退休後,還是繼續着之前的花紅酒綠的生活,嘗試了官場,感覺真沒什麼意思,還是繼續幫歌女們寫詞填詞,繼續遊山玩水逛青樓來的痛快,因為為官清廉,外加淡泊錢财,69歲那年,客死在湖北襄陽的一座青樓中,除了拿來謀生混飯吃的一隻秃筆和幾張宣紙,身無分文,雖然有幾段跟青樓女子的愛情,但是都沒有領證,是以也沒有名義上的老婆,身邊也沒有親人,就這樣,一位當時娛樂圈頂流,寫歌填詞的領袖,殿堂級人物,就這樣與世長辭。青樓的老闆不知道怎麼處理柳永,消息一傳開,不僅襄陽城的歌女和青樓女子自發籌錢為他料理後事,連旁省份的一些粉絲和青樓女子都來送葬,堪稱另一種形式的國葬,可見當時柳詞在人民心目中的影響。

柳永在杭州玩爽了,居然進京趕考都不去了

柳永去世幾年後,宋詞的另一位偶像級大咖蘇東坡曾問一個流行歌女:我寫的歌與柳永的比怎麼樣?

那歌女說:柳永的歌,适合十七八歲青樓女子,拿着婉約的紅牙闆,纏綿綿地唱“楊柳岸、曉風殘月”;而您的歌,則要由西北大漢,舉着銅鑄的琵琶,揮舞豪放的鐵綽闆,搖滾着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柳永的人生和實踐告訴我們,“處江湖之遠”比“居廟堂之高”的人生更精彩;傳唱在民間的文化比供奉在圖書館裡的作品更長壽。

作者:今晚吃魚

芸芸裡的衆生,塵中的塵

2021.11.01于滬

轉載請聯系授權,侵權必究

關不關注無所謂,有所感悟就行

繼續閱讀